?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應用探討

2021-11-18 14:58唐家康談成訪胡曉巖吳孝銀楊小瑩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應用

唐家康 談成訪 胡曉巖 吳孝銀 楊小瑩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我國迎來了高速發展的全新時代,高校計算機教學中依愈來愈趨向于信息化。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升學生計算機綜合素養和知識,計算機老師開展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這一教育手段,這一遠程教育模式大大的增加了學生和教師的視野,滿足了教師的教課需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剛開始,教師開展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所以,為了循序漸進推進計算機學習,準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良好的運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這一手段,是當下計算機教師必須要做的事情。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應用

引言

隨著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推廣與落實,構建智慧校園已經成為現代學校發展與升級的關鍵方向,而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是實現智慧校園的前置條件與要求,因此學校必須通過構建信息化資源庫,以輔助專業課程的教學發展與改革。

1信息化教學的意義

信息化教學是教師將信息技術和裝備應用與教育教學過程充分結合,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形態。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組織開展教學,為學生建立融合式學習環境,使教學關系由單向變為交互,促進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由權威變為平等,促進知識構建在主體間的交流,豐富課程教學形式以及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通過信息化手段,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更快更好地掌握計算機上機實訓技能,引導學生規范上機,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其計算機的操作水平,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對于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教育教學效果與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2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應用

2.1明確學生定位

學生定位是信息化資源建設的核心依據,其資源建設的功能需求,必須圍繞學生的定位展開,因此高校學校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調研與剖析,一方面要從學生的能力入手,考察學生的思維基礎、操作能力、交際水平、創新意識等,并以此為基本標準對信息化資源進行篩選與優化,保證學生在應用相應資源展開學習時,可以達到最近發展區的訓練成效。另一方面則要從學生的興趣、性格等方面切入,找到學生共性的興趣需求,比如他們喜歡的運動、綜藝、書籍、作家、音樂、電影等,進而在資源建設中融入,以此進一步提升資源的激趣功能。

2.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入,高校課堂教育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將會有更多教與學的方式,促進了教學方法的創新,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Flash引導動畫的知識點,通過“海底世界實例”的制作,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在學習中思考問題,強化知識點,明確學習任務和操作要求,使學生既學習理論知識,又掌握實操技能。課中提醒學生注意操作事項,要求他們規范操作,確保每個學生對于操作要點、關鍵內容充分理解。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生在自主操作的過程中學習、思考、想象,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和創作力。課后通過測試活動模塊設計了八個選擇題。學生完成后,利用藍墨云班課的數據分析,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各題的正確率中發現問題,為下節課的答疑環節提供數據支持。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主導下主動建立的。課堂中學生通過觀看微課進行Flash軟件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動畫制作的技巧,進而創作出豐富多彩的動畫作品。

2.3調整和優化課程體系

實施教學改革工作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便是構建起合理的課程體系。根據筆者的調查和了解,絕大多數高校計算機專業之前所使用的課程體系結構都是比較簡單統一的,其普遍偏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以及綜合素質提升則有所忽略,這樣的課程體系已經越來越不適合新時代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傳統課程體系的弊端暴露得越來越明顯。因此,高校計算機專業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緊跟時代發展的新形勢,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課程體系。

2.4完善計算機教學條件,豐富計算機課程實踐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為了進一步完善高校院校的計算機教學工作,學校方面要完善教學條件,通過完善硬件和軟件設施的方式,不斷更新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設備,計算機設備和系統的更新速度非???,對于硬件設施的完善,學校需要邀請專業的維護人員對計算機設備進行維修和升級,以此來滿足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需求,學校還要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及時更新系統,保障計算機系統的穩定運行。同時,高校院校要加強師資力量,根據研究發現,我國的高校教育人員中有一部門是來自應屆師范畢業生,授課實踐能力還比較欠缺,需要進一步提升,而一些資深的教師,則對于信息化教學方式難以勝任,因此為了提高高校院校計算機教師的平均師資水平,高校院校需要創設交流平臺,讓年輕教師和資深教師互相交流,彌補各自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學校通過培訓、講座、交流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以及專業素養,使教師全面的掌握計算機技術及其相關知識,進一步豐富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為提升高校院校的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發揮作用。

結語

信息技術教學為當前職業教育教學提供了新思路。而作為教師,我們要及時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站在時代與教學的前沿,創新教學方式,有效將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在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教學中,提升學生整體的計算機水平。另外,我們也要積極審視這一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利弊,揚長避短,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付彥麗.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探究[J].下一代,2020(5):1.

[2]楊明霞.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混合教學模式研究———評《信息化教育基礎:自構建學習理論》[J].中國科技論文,2020(5):I0017.

[3]曹亞楠,潘志勇,康衛東.簡談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標準化教學模式創新方向[J].大眾標準化,2020.

[4]陳冠華.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與實踐分析[J].神州旬刊,2020(11):163.

[5]周蓉.信息化背景下高?!白C券投資”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

猜你喜歡
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應用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淺論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與發展策略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