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配變終端下的低壓配電網智能運檢體系研究

2021-11-18 20:55龐佩璐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龐佩璐

摘要:智能配變終端下的低壓配電網智能運檢體系,是保證電力正常輸送,電網正常運行的基礎。但是在整個電網運行體系中,低壓配電網處于整個結構的末端,這樣一來,若低壓配電網運行狀態出現問題,就不能及時將有效數據信息進行傳輸。為有效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積極將智能配變終端與智能運檢相結合,將低壓配電網進行智能化數據處理,科學解決低壓配電網運檢效率低的問題,同時提高數據采集與分析的能力,進一步完善低壓配電網智能運檢體系。

關鍵詞:智能配變終端;低壓配電網;智能運檢體系

引言

低壓配電網在電網中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電能質量和服務質量。電力質量保證是低壓配電網運作的主要指標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多地使用電子設備。為用戶提供電力服務,滿足客戶的電力需求,低壓配電網需要保持運行狀態安全穩定。根據供電和服務質量的雙重要求,利用智能換檔終端設備構建智能交通檢測系統,有助于提高配電網的運行能力。

1低壓配電網運檢管理體系現狀

對電力網的短期成本進行比較表明,對電力網的投資遠遠低于對電力網的投資,但對電力網的忽視導致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從而降低了工作場所的能源效率和能源效率此外,由于電力公司不重視員工的培訓,員工的專業水平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需要。此外,電力設施往往維護不善,使它們變得越來越陳舊和負擔過重。此外,由于缺乏數據收集和維護,計算機化智能交通檢查系統無法發揮應用作用,無法有效生成數據。對電力網的短期成本進行比較表明,對電力網的投資遠遠低于對電力網的投資,但對電力網的忽視導致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從而降低了工作場所的能源效率和能源效率此外,電力公司對雇員的培訓缺乏重視,導致他們的專業技能無法滿足當時的發展需要,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電力設施的維護不足,使電力設施越來越陳舊和負擔過重此外,由于缺乏數據收集和維護,計算機化智能交通檢查系統無法發揮應用作用,無法有效生成數據。由于缺乏維護管理,變壓器和JP機柜以及開關節點缺乏內部控制和合規性,從而不可避免地導致電力傳輸風險、設備運行壽命顯著縮短、設備老化缺乏必要和有效的監測工具降低了數據處理能力,并未解決目前的問題,這是我們今天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此外,由于數據處理方面的技術延誤,對設備的數據收集和感知影響更大,對設備的正常運行有許多不可避免的影響。這是當前低壓電網運輸檢查管理系統的主要問題。。

2低壓配電網智能運檢體系的重要性

低壓配電網在電網系統中,通過物理聯接的方式實現電力生產,并幫助電網運行完成電力消費。作為電力商品交付處理的最后環節,電網系統不斷升級,對低壓配電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從供電質量還是從服務質量方面,電網升級穩定運行都離不開低壓配電網的支持,尤其是生活水平的改善、用電需求量增加、停電或者低電壓等都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與工作。特別是電力體制改革發展背景下,為售電側開放創造了更多有利條件,用戶選擇與供電質量之間緊密相連。電力應用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與國計民生,全新電力改革發展對低壓配電網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運行、巡視、搶修、保電以及停電等管理檢查工作都需要在智能運檢體系下完成,因此設置低壓配電網智能運檢體系可以更好的提供供電服務、是完善供電體系的重要內容。

3信息化配電概述

信息分發是指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建立一個配電設備狀態監測平臺和生產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涵蓋配電設備的周期管理和配電檢查。在信息分配系統的應用過程中,電網企業可以合理地利用電壓檢測、在線監測和移動終端等新技術,實現配電設備狀態的高度自動化采集和實時診斷。與傳統的低壓配電系統相比,計算機配電系統的自動化和互動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物品因特網、因特網以及信息和通信技術等技術為該系統的實施和操作提供了許多機會。

4智能配電終端運檢體系構建步驟

4.1智能配電終端

低壓配電網運檢系統在智能配電終端作用下,實現數據信息的科學采集、通信以及智能控制的優化,時刻掌握設備運行狀態,滿足信息監測分析和電能質量控制的要求。信息模型與主站終端的標準化建設,為運檢系統增加拓展遙控功能,并實現分布式電源布置。進一步落實精細化管理方案,運行監測低壓設備的同時,將本地控制信息上傳,便于整合低壓配電網的運檢信息。尤其是新需求的增加,使低壓配電網傳統形式調整為監測終端,涉及功能擴展、接口等功能,并將這些功能整合到硬件中,打破了業務拓展的限制。在虛擬化容器技術的協助下,及時為用戶提供更專業、更貼合的服務,以此實現配變終端到智能化升級的轉變。

4.2配變終端與電能表交互

1)動態低壓拓撲管理。低壓拓撲結構的動態管理方法如下:站向智能交換機終端發出指令,智能交換機終端控制臺更換通用交換機,交換機用于控制低壓分支交換機,出現低壓分支交換機工作故障時,分支箱檢測終端 將低壓分支開關調至穩定狀態,然后控制副分支開關,終端電氣資源進入終端網絡智能偵察終端,終端向用戶提供電氣服務。 2)故障診斷和警告。低壓斷路器對低壓配電網故障進行檢測和報警。如果電路工作正常,智能換檔終端向通用保修開關發出工作指令,控制用戶的電源開關。上述方法出現問題時,GIS和PMS2.0系統采用智能處理措施,確保低壓配電網正常運行。

4.3微網技術

微網絡技術是實現低壓配電系統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關鍵技術之一。微電網技術是一種小型配電系統,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能量轉換裝置、負荷、監測和保護裝置組成。作為一個更全面的電力系統,它具有自律、自我保護和自我管理等多種功能。在多種功能的綜合作用下,微網絡技術可以更好地控制電力系統的功率分配,使其狀態更加平衡。

4.4配變終端

配變終端作為低壓配電網運檢系統的重要組成,是智能配變終端、電能表交互順利完成的基本條件。完善拓撲關系,拓撲關系的具體內容為變電站→饋線→配變→電表箱→用戶。根據低壓拓撲動態管理、故障研判與預警,發揮配變終端的價值。其中寬帶載波通信與智能電表兩模塊之間能夠迅速完成信號的傳遞,有效規避線路復雜化、監測終端多元化等難點,準確識別低壓配電網用電量與用戶信息,精準度達到99.99%。準確預判低壓配電網故障,及時作出故障預警,快速定位并解決故障,縮短停電時間,減少對用戶的影響。

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能配變終端下的低壓配電網智能運檢體系的設計研究,是創新傳統運檢體系的重要手段,及時改善運檢體系中的不足,通過數據分析、數據采集、系統構架模塊等設計,配合智能配電終端、配變終端,提高數據信息分析效率,提高智能運檢系統的性能與服務能力,為保證低壓配電網的正常運行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肖新華,黃明燁,宋志強.基于智能配變終端的低壓配電網智能運檢體系構建研究[J].供用電,2019,36(06):55-61.

[2]鮑現松,吳暉,胡紅霞.基于“人工智能”的變電站智能運檢管控系統[J].通訊世界,2019,26(02):179-180.

[3]陳立新,安光輝,朱毅然,程恭,熊嘉城.基于智能保護器的新型低壓配電網運檢模式的應用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8(11):228.

[4]蔣文武.基于智能保護器的新型低壓配電網運檢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8):8-9.

[5]賀興容,蘇少春,尹德君,張星海,陳纓,涂彥明,范锫,馮權龍.電網智能運檢技術創新及實踐[J].創新世界周刊,2018(03):64-7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