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電網的同期線損管理及降損對策

2021-11-18 17:12劉春偉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線損管理配電網

劉春偉

摘要:配電網的線損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反映了電力營銷的經濟效果和供電管理水平。隨著國家電網對農網發展的日益重視,地方電力企業也要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借助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做好對線損的控制,才能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配電網線損在電網線損中占有很大比重。降低線損也是電力企業面臨的難題。在電力系統中,如何有效降低線損是供電企業長期關注的問題。如何降低網損,提高用電效率一直是配電網技術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為了研究降低配電網技術損失的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降低配電網技術損失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了降低配電網技術損失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配電網;線損管理;降損對策

引言

一般來說,每月和每年都會對電氣系統進行導線損耗分析,該指標實際上可以反映導線損耗。同期線損主要是指線損計算中的供電量和銷售量同時采用電量計算方法。在某些技術手段的影響下,不可能同時實現配電,造成線路損耗月間時差電量的部分影響,掩蓋了線路損耗管理中的問題,無法在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分析同期配電網線損問題,同時有必要加強線損管理,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降低線損率,這是進一步提高網損管理水平的現實。

1線損概念及線損管理

變壓器輸出電壓與電氣設備終端電壓之間的電壓損失或功率損失稱為線損,線路上損失的電能占線路第一端輸出電能的百分比稱為線損率。所謂線損管理,就是通過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操作上方便的各種方式,達到降低輸電過程中的電耗,提高電能利用率的目的,從而在此基礎上以最小的電耗達到最有效的效果,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最終目標,促進電力企業的長遠發展,順應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2線損的分類

線損類型多樣,主要分三大類。固定線損。指電力系統在進行傳輸和分配電能的過程中元件等部件出現損耗,主要是因電力設備質量等方面的原因所導致的。要想有效的控制電能損耗問題的出現,就必須對電力系統進行有效管理,不斷完善電力設備等,構建出良好的建設方案,并根據方案設計內容去選取真正恰當的基礎設施等。在對線損進行控制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固定線損主要有變壓器損耗等。以變壓器損耗為例,嚴重時會造成線損問題,影響著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轉??勺兙€損。主要指電力系統中的各個部件在運輸電流時會受到負荷電流的影響而發生電流損耗,從本質上講與固定線損最根本的差別在于電力系統中各個部件是否收到了負荷電流的影響,經常出現的主要有設施線圈銅損等。電流損耗的大小是由電力系統運轉過程中的電流所決定的。其他線損。這種類型的線損相對罕見,在超出固定線損和可變線損這兩種類型的線損范圍之外的都統稱為其他線損。從整體角度來說,要想有效控制線損就必須要從根本上判斷出線損類型,進而了解供電所中所應當解決和重視的問題,再對其進行有效管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提升供電所管理水平目的。

3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3.1對線損管理缺乏綜合系統性認識

在進行規劃時,事先沒有進行詳細地勘測和采集數據,導致供電企業線損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在電力結構進行規劃時,沒有進行長遠地考慮,以至于在后期電力需求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對電力結構優化和維護工作沒有辦法正常進行;或是在結構的建設過程中,使用不合理不先進的設備。有些電力公司在進行線損管理時,由于事先沒有進行詳細地勘測和采集數據,導致線路連接完成后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例如:有些偏僻地區還在用單電源形式,導致負荷過大,故障頻出;線損指標完成狀況能夠展現出線損管理的具體水平,當線損指標出現分解時,具體的指標對應舉措、物質保障與技術支持便都會被擱置在一旁。

3.2網格線布置不當

我國人口多,聚落相對分散。對于偏遠山區來說,高標準規劃輸電線路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在目前的自然技術條件下,難以有效改善供電過程中的資源流失現象。隨著電力需求的逐年增長,而相應的電網建設卻沒有發展起來,經濟增長已經超過正常水平。在許多地區,特別是偏遠農村地區,電網布局不合理問題尤為突出。

3.3線損指標層層分解不合理

因為總體用電量以及耗能提升,導致當下一些未進行線改的線路承載能力降低。當用電高峰出現時,線路將過載。當過載達到一定極限時,線路將出現發熱,嚴重時可能引發火災。對一些供電所來講,用戶提升時對應用電負荷也在提升,但是其并未及時優化設備與設施,由此便造成了線路承載壓力的進一步增大。線路三相負荷的具體設置科學性水平較低,無法保障設備的運轉,而技術人員方面的線路安裝不符合標準,也會造成線路連接處的松動或是其它問題的出現。我國電網建設中的電路結構建設非常復雜、相互交錯纏繞在一起,這會給優化和維修電路造成很大的困擾。由于道路建設不斷,經常會發生因為施工問題電纜和高壓線路被破壞的情況。除此之外,線損指標分解之后,對應的線損管理工作會直接與各個縣級供電企業掛鉤,若其中沒有明確出具體職責劃分,各個單位便可能只重視主營業務,將線損管理看作是“不重要的內容”,對于管理水平也無法提升。

4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路徑分析

4.1實施線損異常性排查

電力公司應確保線路和平臺區域的全面覆蓋,同時確保生產地理信息系統和配電網自動化主站系統能夠緊密相連,以查明相關問題,包括變壓器負荷低、電力故障與此同時,它終于可以確定故障的原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

4.2明確線損管理方向

線損率屬于衡量供電企業發展狀況的一類技術經濟指標,關于線損管理方面的內容,主要涉及生產技術、規劃計劃、電力營銷等多個部門。為了明確規劃線損管理的方向,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一定要保證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用電量大小、最大承受量、設備運行情況等數據信息,這些數據信息的分析一定要使用數據挖掘技術,使其能夠為方案的制定提供最準確的數據。另外使用最先進的規劃方法和模型,然后根據用電需求制定電網構建的最優規劃,并系統梳理線損管理領域,明確各項工作的內部情況,明確線損管理的中心方向。

4.3科學安排電網線路

在供電所出現電網線路布局不合理狀況時,必須對線路進行合理布局,重新調整原有的線路布局方案,避免線路分支過多,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控制線損。線損情況的出現與線路分支等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為此在對線路進行布局時就必須盡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線路分支,精簡線路系統。此外在具體對輸電站進行選址過程中,也應合理規劃輸電站間的距離,避免因輸電站布局不合理造成電流損耗。同時,在建設電網過程當中選擇劣質導線也會增加線損。為此必須選擇優質導線對劣質導線進行替換,確保線損率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保障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結束語

目前我國電網線損大多處于較高水平,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因此,電力企業要順應節能潮流,落實國家電網等相關部門提出的要求,借助有效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達到降低線損的目的。線損是反映供電企業電力管理水平和經濟運行水平的重要指標。降低電網的線損和農民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有必要探索電網失電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損耗,降低電價,維護電網安全運行,推進新建設。

參考文獻

[1]孟冰.電網低壓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9(33):121.

[2]徐成.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的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33):4.

[3]曾楚云.10kV配電線路線損管理分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04):104.

[4]潘波.電力營銷線損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2):59.

[5]嚴金花.供電所線損管理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1):77.

猜你喜歡
線損管理配電網
可視化技術在配電網故障搶修和管理中的應用
論10kv配電網運行及自動化系統的管理
基于Tabu算法的配電網無功補償研究
縣級供電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和線損管理工作強化摭談
基于啟發式規則與和聲搜索的配電網重構算法
淺析配電網自動化系統
10kV配電網現狀及智能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