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濕地的保護現狀與面臨的威脅

2021-11-18 14:55張永峰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景觀公園人類

摘要:濕地是支撐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生態系統類型。高原濕地作為濕地生態系統的一個獨特類別,在維持生物多樣性和提供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研究圍繞與我國濕地保護與管理密切相關的濕地監測與評估、生態修復實踐、保護與管理體系的建立、跨部門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公共教育項目的發展。在借鑒國內外濕地保護管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分析濕地保護實踐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出了保護和管理中國珍貴濕地的建議。

關鍵詞:中國濕地保護;生態多樣性

一、簡介

濕地在調節全球氣候、維持全球水文循環、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保障人類福祉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濕地生態系統,不僅可以給人類帶來的間接服務,同時也給人類帶來直接的經濟價值。每公頃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位居各類生態系統之首,濕地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占全球生態系統價值的47%。因此,它是最重要和最具生產力的生態系統之一。然而,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人類并不重視濕地,而是將濕地視為蚊子的港灣、疾病的攜帶者和死亡的源頭。因此,定居者和早期政府開始大面積開墾濕地,充分利用濕地。全晶晶研究指出濕地公園景觀不同于城市景觀。它是以自然為本的田園景觀、以農業為本的生產景觀、生活景觀與村民休閑娛樂相結合的景觀。它具有很強的自然屬性和可擴展性。鄒良財發現在中國共產黨提出建設美麗新農村的背景下,農村村民的生活質量和環境不斷得到改善。然而,在建筑中重復再現的重建方法,卻使濕地公園景觀的地域性特征消失。濕地公園濕地作為濕地公園景觀的一部分,一般以小型濕地為主[1]。

鄒良財研究指出與大型濕地公園旅游區相比,顯得精致、田園、質樸。濕地公園濕地規劃對濕地公園景觀的生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者認為,農村濕地的本土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繼承歷史文脈,創新地域文化,注入現代活力。

二、數據和方法

2.1.?數據

根據論文起草時間,數據采集截止日期為2018年4月17日。2303濕地的具體信息來源于中國官網。為了簡單表達數據來源,我們只提供基礎網頁鏈接作為數據來源,因為數據收集和統計過程涉及中國官網各個國家的多個網頁界面。具體詳情需要在此網頁的基礎上訪問各個國家的網頁(詳見參考文獻[?28?])。作者對數據進行了分類,并根據地理位置調整了一些站點。其他數據來源與政府報告和文件有關。

2.2.?濕地影響因子分類

中國濕地保護公約將濕地影響因素分為 12 類,可分為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根據影響對象,人類活動因素主要分為土地面積影響(包括農業和水產養殖用地、自然系統改造、人類住區、交通和服務走廊)、環境影響(包括污染、人類入侵和干擾、能源生產和采礦)、生物多樣性影響(包括過度利用生物資源使用以及入侵和其他有問題的物種和基因)和水資源影響(主要包括水調節)。

三、中國濕地公園建設

人類活動中創造的文化是歷史真理的體現。它體現了當地的人類智慧,是一種重要的旅游資源。文化使古人不斷進步,不斷受到啟發,使現代人發展到今天。地域特征充分體現了各種文化元素的動態和可持續發展。在濕地公園景觀設計中,要銘記歷史,傳承傳統文化,保護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Su(2017)認為傳統文化中的現代創新可以讓各個年齡段的人接受和傳承[3]。為了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參觀者將會得到一個立體的感知。在設計,根據濕地的質地,高、低兩個景觀人行道的添加,在每個池方面做相應的介紹植物文化,文化元素有序地修飾,從“點”到“線”。

同時,在公園入口處、道路交叉口、村落出入口等進行文化介紹,并逐漸滲透到村落改造中。村莊設計盡量保持原有的生態環境和建筑特色,結合濕地公園體驗、科普活動區、文化教育區。鳳潮村委會和古河村尚德小學兩座古建筑將改造為三步文化館和科學展覽館。豐富的親子體驗、生態科學教育、古村落文化展示與現狀有機結合。區域生態水景設計通過相應的植物文化將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引入到每一種植物中,將文化元素有序的裝飾。貫穿“線”的“點”開發,是整個濕地公園的核心。然而,關于濕地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地位的研究很少,結果喜憂參半[?12?]。很少有人關注濕地保護的有效性。尚不清楚這些濕地在被列入中國名錄后是否得到了有效保護。為了獲得中國名錄濕地的基本和綜合信息,對濕地分布進行了系統調查。同時,還對威脅因素進行了分析,找出影響國際重要濕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不同因素的分布,不同濕地類型的主要影響因素,可以間接反映全球濕地的現狀和未來趨勢。濕地。針對人工濕地的不斷擴大,也探討了天然濕地與人工改造濕地的影響差異,可為濕地保護和恢復提供一定的參考。最后根據相關資料對未來濕地管理和保護提出了一些建議。

總結

濕地管理可以分別應對五種對濕地的威脅。對于對濕地面積的影響,為了嚴格控制濕地總面積,可以設置濕地面積限制。由于保護區是保護濕地的最有效方式,在天然濕地分布廣泛、珍稀瀕危物種集中的地區,可設立自然保護區。在需要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的地區,可以建設濕地公園。在濕地要素受保護或面積較少的地區,可設立濕地保護區。此外,還可以通過設置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水利風景區、水源保護區、濱海公園等來保護濕地。對于對濕地環境的影響,可以設置污染限值,嚴格控制排入濕地的污染物總量。這可以通過將濕地管理與流域環境管理相結合來實現。農業、工業、嚴格控制濕地、河流、湖泊和海洋周圍的畜牧業和生活污水等。對于對濕地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可以設定物種多樣性的限度。重要的是確保稀有動物的數量不減少并幫助它們繁殖。對于對濕地水資源的影響,可以設定濕地生態用水的限值。這可以通過將濕地管理與流域水資源管理相結合來實現。通過嚴格控制河流和湖泊取水量,可以保證濕地的生態水量。對于氣候變化對濕地的影響,應提前做好氣候預測研究。針對長期干旱氣候,提前保證濕地生態水量,缺水地區要及時實施生態供水。為避免長期降水對濕地水淹造成二次生態影響,應及時實施濕地排水。

為確保濕地管理的順利實施,應盡快出臺更加科學的濕地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嚴厲打擊和懲治破壞濕地的行為。由于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國情有很大差異,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應根據當地的發展情況制定法律、法規和政策。

參考文獻

[1]全晶晶.城市濕地公園的景觀規劃設計探析——以臨潁黃龍濕地公園為例[J].農業與技術,2017,37(7):141~143.

[2]鄒良財.城市生態濕地公園規劃設計要點分析[J].現代園藝,2017(6):110.

[3]韓小奇.濕地公園景觀設計探索[J].建材與裝飾,2018(13):33~34.

[4]黃金.濕地公園建設中的景觀設計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7(18):231.

[5]魏巍.濕地公園建設中的景觀設計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7(14):140~141.

作者簡介

張永峰,性別:男,民族:漢,出生年月,1978年07月09日,籍貫:陜西西安,工作單位:西安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研究方向:濕地保護,學歷:大專,職稱:中級,單位所在地:未央區東風路001號,郵編:710014

猜你喜歡
景觀公園人類
“可食地景”在校園景觀中的應用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第一殺手
在公園里玩
《景觀平面圖》
創意涂鴉
開車去公園
誰變成了人類?
人類正在消滅自然
一見如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