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導向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研究》

2021-11-21 07:01張淼
中國農業氣象 2021年11期
關鍵詞:集體經濟農民農村

鄉村振興戰略導向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研究》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研究》

作者:周曉東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ISBN:9787513007627

我國鄉村振興工作的主體是農民,要將農民有效組織起來推進經濟建設,就需要依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力量。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研究》一書由知識產權出版社于2011出版,周曉東編著,本書首先梳理了經濟組織的相關理論知識,其次通過對經濟組織的本質與產權安排原則、經濟組織形式、農村社區成員行為方式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進行全面論述,最后,也就是本書亮點之一,通過南街村個案研究證實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詮釋。筆者在實施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2015BY140)過程中認真閱讀該書,認為該書結構嚴密,例證詳實,詳細探究了我國產權安排、組織效率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方向,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農村經濟的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實現必須立足實踐,認清現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有效利用各項農村經濟發展的制度來實現目標。鄉村振興的實現離不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就要依托于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在現有條件內如何最有效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推動作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農村基層經濟組織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不斷分析目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面臨的問題,并提出詳細建議及對策,通過不斷完善和改進來提升服務質量,才能推動農村集體經濟良好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共享,并最終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目標。

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多樣,需要在不斷前進中分析、探究,走出更適合中國實際的發展道路。目前,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兩委會的工作混雜,職能界限模糊不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缺乏優秀的人才資源,其最大原因是因為我國目前城市化發展迅速,城市的發展遠超農村,導致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城市高速發展帶來的經濟效應以及更多的就業機會吸引了許多農民紛紛涌入城市,農村人才流失,導致優秀的領導人員及基層干部配備不足,在工作中交叉處理不同的事物,職責不明確,嚴重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阻礙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工作的落實,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用未能得到高效發揮;其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兩委會的職能缺乏監督,尚未建立明確的責任機制,現代化高效的管理理念較薄弱,導致組織內部的結構不合理,獎罰體系不完善,經營管理人員缺乏工作積極性,嚴重阻礙了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再次,農村集體經濟內部管理不協調,主要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者能力不足,社會服務意識缺乏,內、外部管理的執行能力不夠,缺乏創新意識,不注重通過新興科學技術的使用來提高工作效率,未能對農村集體經濟做出科學、合理、高效的規劃和管理,容易在瞬息萬變的經濟市場中錯失機遇。

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更好地服務于鄉村振興,可從下述路徑切入:

第一,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缺乏人才問題,要重視對農民的培養和優秀人才的引進。農民只懂種地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備更多的理論知識,應加強對他們理論知識的培訓并有效結合實踐,提高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工資待遇、福利等不斷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使更多優秀人才主動投身到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中,從而不斷推進農村集體經濟前進。第二,加強對農民集體經濟的宣傳和教育,轉變農民的意識和觀念。一方面,加強對政策的宣傳,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來增強農民對新時期農村集體經濟的認識,例如,召開宣傳會、組織農民觀看相關視頻、定期組織專家到農村去交流和講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意義等,幫助農民加深對農村集體經濟的認識,信任集體經濟政策的開展。第三,一方面,想要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穩步、健康持續發展就需要建立起科學、合理、完善的農村集體經濟管理制度、組織結構,相關人員各司其職并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把為人民服務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完善規則制度和獎罰制度,保證處理日常問題時有章可循,有理可依,通過精神、物質獎勵等手段來激勵農民積極性和主動性;第四,在網絡信息新時代,各種各樣的APP琳瑯滿目,這不僅可拓展農民學習和接受相關信息的渠道,還能讓農民及時獲取實時相關信息,讓農民真正看到集體經濟且真正做到了解集體經濟。

鄉村振興是我國持續穩步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中之重,鄉村的發展關系著農民的發展,關系著民族平等和經濟發展。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道路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是農民生活的重要保障。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要保證各個環節的有效聯動,調動各積極因素,以此來建設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體制,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增強農民農村集體經濟的宣傳和教育,利用“互聯網+農業”來拓寬教育學習渠道,有效應對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立足實際,堅持黨的領導,及時更新農民的思想觀念,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與方式,以助推鄉村振興的快速發展。

(張淼,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集體經濟農民農村
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和糧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計劃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農民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村集體經濟是如何“無中生有”的?——楊陵區農村集體經濟的成長之道
伊川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探索
破解空殼村,黨建如何引領——以漢濱區壯大集體經濟為例
農民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