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度控制在建筑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2021-11-22 17:26張澤倫
裝備維修技術 2021年40期
關鍵詞:精度控制測量技術建筑工程

摘 ?要:新時期建筑工程測量已趨于現代化、信息化,信息化技術可在計算機的支持下調研施工現場數據,同時結合物探技術、紅外測量技術的支持校準數據,有利于提高測量數據的精準度。由此可見,工程測量精度控制中,技術人員應凸顯出現代化測量技術的優勢及價值,利用自動化、紅外技術的測量要求進行自動化的工程信息獲取及記錄,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精度控制;建筑工程;測量技術

建筑工程測量當中的精準度控制具體針對的是建筑施工環節,全面分析施工中產生的各項數據,從根源上促進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的全面提升。伴隨國內建筑工程的飛速發展,施工提高了對精準度的控制要求,并開始強化控制精準度控制內容的范圍。為此,在當前控制工程測量精準度的過程中,測量人員需嚴格根據建筑工程設計方案的相關需求,合理控制數據的測量誤差,以此為施工精度準確性提供保障。

1測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意義

1.1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數據支持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應做好施工的準備工作。測量工作提供的數據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使項目管理者能夠準確掌握建筑工程現場的實際狀況,如明確放樣定位數據,了解承臺樁位數據,檢測控制高程數據,確定墻柱鋼筋定位數據,明確土方深度數據等,精準的測量結果對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例如,實施建筑工程墻柱鋼筋的定位作業,應做好定位放線的測量工作,精確的測量數據可確定墻柱鋼筋的準確位置。如果定位放線的測量數據誤差較大,會嚴重影響建筑工程墻柱鋼筋的定位效果,即使僅偏離較小的距離,也會嚴重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所以,施工人員應嚴格依據測量數據開展施工,確保建筑工程的各項作業符合施工標準。

1.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準確性

在建筑工程的各個施工階段,應確保各項施工具有足夠的精確度,尤其是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應滿足建筑工程設計要求。在建筑工程各施工階段的測量工作,能夠對施工作業提供準確的數據參考,引導工程施工人員按設計要求實施建筑工程的作業項目,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準確性,降低數據誤差對建筑工程施工的影響,確保工程按質量要求完工。

1.3降低數據偏差對施工的影響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分項工程的質量會對整體建筑項目造成影響,嚴重情況下會影響后續項目的施工,或使建筑工程難以按項目設計的工期和質量要求順利交付。例如,在施工階段項目管理人員未實施必要的工程測量,或技術人員未按要求開展測量工作,可能會使建筑垂直度偏差過大,使建筑施工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嚴重情況下會導致項目重建,浪費人力和物力資源,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費用,使建筑企業的經營利益受到損失。如果在建筑工程各個施工階段嚴格實施工程測量,并依據測量數據指導建筑工程的正確施工,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符合項目要求。例如,采用建筑物垂直度測量法檢測項目工序施工后的垂直程度情況,對不符合垂直度要求的項目進行及時整改,解決施工中的問題,避免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

2建筑工程測量技術中精度控制措施

2.1加強測量人員的培訓力度

首先,對測量人員的培訓需要使其思想觀念轉變,讓測量人員對測量環節對建筑工程的應用價值充分認知,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詳細詢問測量工作中存在的疑問,針對每個數據來源都要保證心中有數,故此,建筑企業可以進行相應獎罰制度的構建,對工作態度端正與認真的測量人員給予獎勵,對工作態度不認真與敷衍導致測量工作出現偏差的人員給予相應的懲罰,以此對測量人員工作積極性的合理激發,從而使他們都能在工作中端正態度。其次,對測量人員操作技術強化培訓,建筑企業可通過對經驗豐富測量技術講師的聘請,讓其定期集中培訓企業內部的測量人員,使員工認知測量工作中存在的細節性問題,提升自身操作技術,避免工作中發生的失誤,從而促進工程測量精度全面提升。

2.2重視自動化儀器的校準控制

第一,全站儀系統應用中,應當探討旋轉儀的落腳點,依據腳螺旋的平面位置及空間位置狀態進行統計,再采用居中控制模式校準水準器的點位。通過將控制儀器固定并旋轉180°后,促使控制區域的氣泡始終處于居中的模式。待完善數據校正后,應當利用信息化技術監控氣泡的位置狀態。若水準氣泡與標準需求產生出入時,技術人員應對腳螺旋元件進行技術調控,再將氣泡進行調控與水平位移,確保裝置的偏移量可在技術修正、水準器控制、理論校正的過程中提高數據的精準度。第二,在水準指標控制監控中,技術人員應探討裝置居中的控制進展及點位指標,再結合可靠的控制邏輯進行運行修復,有利于解決元件使用的問題。例如內六角扳手校準控制中,應利用自動化監控技術分析氣泡及螺絲的校正原理,再將螺絲進行擰緊處理,最后運用橫軸監控模式進行一體化控制,可提高測量數據的合理性。第三,技術人員還可運用GPS-RTS技術對內業和外業數據指標進行監控,再結合靜態指標數據、控制文件、平面指標坐標控制需求進行基線分析,測試不同點位的高程參數、平高控制空間點位、范圍內控制精準度,以期消除工作、運行、管理方面的問題。其中,在點位控制優化中,技術人員應偵查出適合的控制區域及控制模型,分析各空間的距離特點,以便在分析的過程中進行點位校正。

2.3確立完善的控制測量流程

工程測量過程中,技術人員應根據工程各行項目特點作出全面、科學的統計測試工作,再依據施工圖紙統計工程測量方案,確保所涉及的工程項目可宏觀評級出工程建設與建筑工程標書方面的差異性。所以,技術人員應統計工程勘測特點,再結合信息化技術提升測量數據、控制措施、施工方案的精準性。若測量、評價、設計存在異常問題時,技術人員需根據勘測數據建立起可控的技術控制流程,依據點位放樣測試、控制測量、勘測支持的作用下統計建筑工程的操控需求。例如,技術人員可利用紅外線測控技術分析建筑質量應用方面的問題,具體流程如下:第一,應當運用信息化技術評價建筑質量缺陷,統計由于設計、操作方面的缺損及隱患,消除砼結構的框架模型發生密實性不足、鋼筋外露以及材料變形方面的問題。一旦過程中材料受到外力、腐蝕、凍融方面的問題時,材料表面會出現不規則的裂縫問題,而此類問題會影響建筑的承載指標,應在穩定設計指標的過程中提高建筑本身的安全性。待完成項目驗收、事故分析、安全評定后,技術人員應設立可靠的補強測試、校驗設計方案及設計內容的穩定性,進而解決檢驗項目不合理的消極影響。第二,紅外線熱像儀應用中,技術人員可分析出某一區域建筑構件的特點分析出紅外熱輻射需求。其中,該技術可在軟件中標識出管線、梁柱、元件的色彩異常情況,再結合元件內、外構件傳導特點、色彩表示模式對異常區域進行對比評判,以便更快速地得到元件的位置指標。

3結語

總之,建筑工程對測量精度的控制,可以保證工程測量獲取更可靠、更真實、更準確的控制數據,促進控制可靠性與有效性的有效提升,為工程施工方案以及單位編制實施高效控制與合理指導,從根源上實現我國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的積極改善。

參考文獻

[1] 畢慧田,張新源,歐陽小叢,等.工程測量過程中精度的影響因素及控制[J].居舍,2019(06):160.

[2] 王昆焱.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9(04):229-230.

[3] 嚴崇銀.建筑工程測量對工程質量的效用研究[J].門窗,2019(13):70+73.

[4] 武利平.工程測量中GPS控制測量平面與高程精度[J].中國金屬通報,2020(08):289-290.

作者簡介

張澤倫,男,河北省衡水市人,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猜你喜歡
精度控制測量技術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預結算方面常見問題的分析
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監測應用與研究
弱電智能化系統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
試論建筑工程預算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
公路測量中基于CORS的高精度GPS測量技術探討
GPS高程測量技術航道工程測繪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GPS測量的誤差源及精度控制
礦山測量技術的創新思考
GPS測量誤差及精度控制測量探究
預埋螺栓外架固定法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