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1-11-22 18:29楊秀川
裝備維修技術 2021年40期
關鍵詞:生態環境水利工程問題

楊秀川

摘 ?要:我國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生態環境的維護之間有著密切聯系,水利工程的建設能夠對生態環境的發展造成較大影響。因此,可以有效利用水利工程建設來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問題;對策

1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1.1對水資源的影響因素

水利工程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減少地區水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狀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自然的水文系統,對工程項目下游的水域資源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些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水域的水流速度產生影響。水利工程的施工主要是通過建設堤壩對自然的水流進行控制,所以在堤壩附近的水流量明顯增多,庫區內的水流速度不斷加急,而在堤壩下游,由于水流的節流再加上河流拓寬,因此水流速度會明顯下降,而這樣的情況會影響到整個下游區域,水域的泄洪量減少,導致枯水期變長,對下游的整體生態環境都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破壞。

(2)工程建設導致了水文條件的變化。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后,在工程上游的水位會被明顯抬高,儲水量增加,但是下游的河流水量則會明顯減少,水位也會總體發生變化,這樣的情況會導致河流流域內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以及周圍一些河流的干涸,從而對周圍的自然環境產生影響。

(3)水利工程的施工也會間接影響河流水質。水利工程的建設離不開機械設備的施工,而在施工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垃圾或者有害物質的排放,而這些廢棄物等排放不可避免的會對河流的水質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排放量過大的話,容易導致水域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壞,從而使河流的水質產生根本性的變化。

1.2水利工程對氣候條件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當地的氣候條件。水產生的動力和熱力與陸地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水域的變化會影響到當地氣候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氣候中氣溫、濕度和降水量的變化。

(1)水利工程建設的當地環境,由于儲水量的增加和水域面積的擴大會導致當地的夏季和冬季溫差變小,冬季氣溫偏高,而夏季氣溫偏低。(2)對工程當地風力的影響。工程施工完畢后,由于工程建設當地比較空曠,因此對風力的摩擦力會明顯減少,從而導致風速的增大。(3)對降水量的影響。由于在工程建設區域有充足的儲水量,因此日間水汽的蒸發也是明顯高于其他地區的,基于這種情況很容易產生大的降水,這種情況會顯著影響到工程的上游和下游的區域。

1.3對當地土質的影響

水利工程中的堤壩建設對天然河流的水流量產生了一定阻隔影響,導致水域水流的變化,也會導致河流中懸浮物的大量沉積,影響了水利工程建設區域水質的變化。而水域中土壤的大量沉積又會對堤壩造成腐蝕,從而導致了自然環境的惡化,嚴重的還有可能造成當地土地發生鹽堿化,降低土壤的質量,引起土地的鹽堿化程度和沼澤化,不僅對生態造成了破壞,而且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業的發展,給人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1.4帶來嚴重的地質災害

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多在地質條件不太穩定的水庫區域,有的甚至在斷裂帶上。工程竣工后,堤壩上游的水位明顯增高,這就導致水庫附近的地質條件發生變化,土地的地質條件變得不穩定。隨著儲水量的不斷增大,很有可能會造成土地的水壓過大,造成巖石破碎,而這樣的情況導致的結果就是地殼結構的變化,從而可能使當地發生土地塌方、地震和山體滑坡等嚴重的自然災害。三峽工程的建設就曾經造成了齊岳山東北地帶的斷裂,為當地地震的發生埋下隱患。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設在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同時也威脅著人們生存的空間。

2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策略

2.1遵循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在制定水利工程建設計劃時,必須要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將自然生態環境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發展結合起來,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水利工程。因地制宜首先在于在改造河道周圍環境時不能以破壞這些環境為代價,在水利工程施工時制備的分布和河道的高度、角度等都可能會被改動,這就導致原來生態環境遭到了改變,使得原本適應這里生態環境的生物無法生存下去,影響生物的多樣性,就破壞了生態食物鏈使得當地的物種變得單一,甚至會出現物種滅絕的嚴重情況。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設時必須要考慮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問題,盡量不大量進行環境改造,在不干涉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開展建設工作,才能真正有利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使水利工程變成一項與民有利的民生工程。

2.2恢復河流生態系統

自然河道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自然河道是最合適當前河流情況發展和四周生態環境發展的,當在河流周圍建設水利工程時,不但會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還會怕破壞原本的河道,對河流生態系統造成很大的影響。為此,盡可能不在原有河道上建設,而是通過少量的施工與改造來達到水利建設的目標,盡量減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積來保護河道及其周期生態環境,這樣施工的成本也降低了而且也獲得較好的生態和社會效益。

2.3結合自然科學、環境科學建設水利工程

在河流整治時,對河流生態造成最大影響的是水陸交錯地帶的岸坡防護結構,岸坡防護結構盡可能采用具有良好反濾作用和墊層結構的堆石,采用多孔混凝土構件與自然材料制作的柔性結構,少使用或不適用不透水的混凝土材料,可以為水生態系統中的動植物生長、繁衍棲息提供良好的環境。在水陸交錯地帶,也是水生植物繁衍茂盛的地方,是許多動物棲息和繁衍的場所,所以加強對水陸交錯地帶的保護非常重要。此外,還要關注河流整治以后原來生物群落的恢復,開展項目經濟技術和生態環境效益評估的工作,改變現有單一的經濟技術指標評估體系。沿著河流生態廊道統一規劃、設計與建設,在防洪工程建設時要明確河流及其上下游、左右連桿的生物群落是否處在完整生態系統中。在建設前要做好實際勘察工作,補充生態系統調查內容,重點開展對當地原有生物群落歷史和現狀的調查,尤其要明確特地生物群落和水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2.4恢復已破壞的環境,制定生態補償政策

在興建水利工程時應該全面考慮當地的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制定完善的遷移補償政策,避免因為要建設水利工程而引起各種社會矛盾問題。同時,對于已經遭到破壞的環境,除了要給予一定的補償外,更重要的是要及時復原原有的自然環境。比如在水域生態系統遭到威脅時需要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整合,充分掌握生態系統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考慮河道水文系統修復的同時還要考慮如何修復整個水域的生態系統,制定整體的綜合的修復河流生態系統的方案。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設能夠給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進步帶來積極影響,但也會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破壞。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應不斷優化和改善施工方案,提升水利工程建設的生態效益,進而促進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軍.對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態工程的環境措施問題的研究[J].內蒙古水利,2019(4):103-104.

[2] 李軍.應用生態工程原理解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環境問題探討[J].珠江水運,2019(9):66-67.

[3] 李寶英.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的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0,49(09):55-56.

[4] 高海耀.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分析[J].農家參謀,2020(19):172.

[5] 鄭維,陳馥芳.生態修復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20,39(26):83-85.

猜你喜歡
生態環境水利工程問題
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創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規范化管理
試論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則
淺談如何加強水利工程管理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如何強化我國生態環境監察工作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