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控制探析②

2021-11-22 00:44劉炳和
裝備維修技術 2021年40期
關鍵詞:施工技術建筑工程

劉炳和

摘 ?要:為保障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本文通過探析施工前建筑材料的準備過程、混凝土攪拌技術、運輸質量控制、混凝土澆筑振搗以及后期養護等方面,為施工人員了解混凝土特質特性、在施工過程中掌握混凝土加工程序做出技術借鑒,從而提高水泥混凝土建筑工程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前言:

在水泥混凝土工程中,具體施工手段分為現澆水泥混凝土工程和預制水泥混凝土工程。如果無法做好水泥混凝土澆筑工作,將會對后續鋼筋水泥混凝土的強度質量、使用壽命和耐久性產生嚴重影響,威脅工程質量。因此在水泥混凝土的準備、攪拌、澆筑等環節要進行謹慎的監督管理,做好技術控制與質量檢查,避免出現不合格的混凝土施工材料。

1 水泥混凝土工程配料控制

在施工的一般條件下,建筑用水泥混凝土由水、水泥、外加劑、骨料等材料混合而成,混合過程中應掌控好相應的科學比例,若比例不達標,將會嚴重影響混合料的質量,從而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產生影響[1]。在進行配料準備過程中,應結合施工工程具體情況,掌握工程施工方式以及施工材料的具體質量要求,進行實驗得出合理計算結果后,確定科學合理的配料比控制,隨后進行再次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到施工作業當中去。另外,明確后的配料比調配出來的水泥混凝土應確保達到了施工結構設計中要求的強度等級,和易性也需要符合施工標準,同時實現使用材料和水泥原材料的成本節約。在確定配合比的過程中,在實驗室進行測驗計算所得出的初步結果被稱為實驗室配合比,此階段同樣要保證嚴謹性,提前確認實驗室配合比所使用的砂石、骨料都是干燥的。在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中,所使用的砂石等材料往往受季節氣候氣象所影響,具有一定量的水分,且受氣候變化而隨之發生變化,這對實驗室配合比的準確性帶來了挑戰,若是在施工時還按照實驗室配合比照本宣科進行調配,忽視現場砂石材料含水情況的話,會導致各種不合理情況的發生。所以為了保障水泥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應在配料階段結合施工現場的原材料含水量對比實驗室配合比進行調整。

2 攪拌水泥混凝土技術分析

作為整個施工環節的重中之重,混凝土攪拌的成功與否決定了施工質量的基礎。在準備階段,應根據配合比標準,進行原材料準備。同時對材料計量計算器進行科學檢測,保證不會出現因計算器誤差導致的施工問題出現,在攪拌設備安裝后,要求相關政府部門進行計量認證[2]。實際攪拌過程中,減少不同材料的投入量誤差,保證其符合配合比要求,同時在投放過程中,對投料的投放順序進行控制,盡量縮減攪拌時間。在卸料完成后,對水泥混凝土溫度進行控制,嚴格檢測確保其和易性和均勻性,和易性比較好的混凝土振實起來相對來說更加容易,并且流動性和可塑性都很強,有利于接下來進行的澆筑振實工作。若混凝土攪拌出現不達標情況,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及時進行返工,只有把好攪拌質量關口,才能提高工程質量,有助于企業繼續發展。在攪拌過程中的投料階段,一般采用一次投料法,將水、砂、石、水泥等材料同時投入攪拌筒內進行處理,提前把石子置入料斗中,然后再加入砂和水泥,為保證配合效果,水泥的位置應該是砂和石子之間,這樣做的話,還能減少攪拌過程水泥飛揚、沙子水泥粘住攪拌筒等棘手問題。另一種手段為二次投料法,先將攪拌機中的砂石水泥充分攪拌之后得到水泥砂漿,隨后加入石子,使其發生變化形成水泥混凝土。這種二次投料法多使用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水泥混凝土。在進行攪拌時,要結合施工現場情況計算單次投料量,根據重量進行投料,保證水泥混凝土攪拌后的成品材料質量。

3 有效控制水泥混凝土運輸質量

在水泥混凝土運輸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運輸方式,來合理選擇運輸工具。通常有三種運輸方式,其一是水平運輸,主要使用運輸工具為手握車、攪拌車、機動翻斗車、自卸汽車等,如果運輸路線較長,優先使用水泥攪拌車進行運輸,因為攪拌車的攪拌筒可以在運輸過程中緩慢轉動,并結合拌合操作,能夠有效避免水泥在運輸路途中的分成離析等問題。其二的運輸方式是垂直運輸,常用設備為井架、塔式起重機或龍門架等。龍門架與井架通常利用在多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在使用龍門架時,施工人員可以將手推車置于龍門架的升降平臺上,通過龍門架完成垂直方向運輸任務,借助手推車完成水平方向運輸任務,兩種工具相互配合,大大節省了水泥混凝土運輸時間,提高了施工效率。也可在使用具有升降平臺的井架時,將水泥混凝土傾倒在翻斗內,隨后利用龍門架進行垂直運輸。而塔式起重機往往裝配有料斗,通常料斗容積為0.4m3,上部設置了可用于混凝土填料的開口,下部安裝了扇形閘門,有利于快速將混凝土卸入模板,從而提升了效率。其三是采用泵送混凝土方式,這種方式運輸效果簡單直接,可一次完成從垂直到水平的運輸作業,效率極高,但缺點是成本較高。其運輸距離可達800m左右,垂直運輸高度最高能達到300余米,因其運輸效率高、連續運輸能力強、人力損耗小等優點,受到施工人員的廣泛好評。

另外需要注意的點是,在處理運輸工具容器時,要求容器緊實嚴密,表面光滑不吸水,防止漏漿問題的出現,并需要對容器壁表面的水泥混凝土殘渣進行頻繁清理,保障運輸質量,若水泥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處理不當,則很容易產生分成離析等問題,若水泥發生分成離析還需進行二次攪拌處理,不利于后續施工工作的盡快進行。所以在運輸水泥混凝土的過程中,要盡可能保證水泥混凝土的均勻性,堅持遵循運轉次數最少的原則,結合實際路況,將運輸路程與時間縮短至最少,以保障施工材料質量。在水泥混凝土運抵后,及時對其塌落度進行觀測,確保符合施工標準后可以投入到施工作業當中。

4 澆筑與振搗混凝土的技術應用

水泥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前提基礎,就是是否做到了將水泥混凝土澆筑到模板內并振搗密實。在進行澆筑前,要做好埋件、支架、鋼筋等材料的檢查工作,并進行記錄,當符合施工設計標準后,及時對模板、施工管件、鋼筋等區域進行縝密的清理,堵死所有縫隙和孔洞,才能為振搗質量做出保障。為防止出現離析問題,在澆筑過程中水泥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需要控制在兩米范圍之內,若無法有效控制下落高度,需使用串筒或溜槽,防止水泥混凝土離析。工具制作方面,串筒通常使用薄鋼板制作,每節長度在700mm左右,并在筒內安裝有緩沖擋板。溜槽制作材料通常選擇木板包裹上一層薄鋼板,在使用時保證水平傾斜角小于30°。在選擇施工縫位置時,應優選便于施工且結構受剪力較小的位置,單向板可放置在平行位置的短邊處,通??闪粼诳缰?/3的跨度范圍內。在澆筑主、次梁的肋形樓板時,澆筑方向應順著次梁方向,并將施工縫底留在次梁跨度中間1/3的位置。

5 養護水泥混凝土的應用控制

水泥混凝土的養護就是指創造一個溫度和濕度科學合理的環境,使水泥混凝土凝結硬化,使其達到設計要求標準。其中較為常用的有對水泥混凝土試塊的標準條件養護,以及對現澆鋼筋水泥混凝土結構的自然養護。水泥混凝土的自然養護是指在平均氣溫不低于5攝氏度的氣溫下,使用合適的材料,例如草簾,覆蓋水泥混凝土,并適當澆水,在規定的時間下保持水泥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并在養護過程中,遵循以下準則,其一,在澆筑水泥混凝土工作完成后,覆蓋和澆水工作應在十二小時之內完成;其二,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水泥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七天。摻加緩釋性外加劑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水泥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十四天;其三,澆水次數應進行合理化控制,以保持水泥混凝土保持足夠濕潤性即可,在養護初始階段,水泥水化作用進行較快,需水量較多,澆水次數要多,在氣溫較高時,也應及時補充水分;最后,養護水泥混凝土所用水的水質應與攪拌時使用的水相統一。

結論:

影響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在施工過程中,建筑人員需要按照相關技術規定進行操作,謹慎把好質量關,充分發揮水泥混凝土剛度大、強度高、耐久性強、穩定性好等優點,做好準備工作,有效控制各個環節施工質:量,以提高工程質量為最高目標,努力提升自身施工技術,積極學習先進施工經驗,堅持建設符合國家標準的高質量工程。

參考文獻

[1] 李玉亮.淺談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控制[J].技術分析,2018(10):53.

[2] 鄧光順.建筑工程水泥與混凝土施工材料檢測方法探究[J].建筑與裝飾,2019(11):198.

[3] 杜青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20,04(12):56-57.

猜你喜歡
施工技術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預結算方面常見問題的分析
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監測應用與研究
弱電智能化系統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
建筑工程審計難點探析
試論建筑工程預算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論檔案管理對建筑工程產生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