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椎病患者使用X線平片和CT影像診斷的價值

2021-11-23 09:25錢娜颯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1年1期
關鍵詞:臨床診斷頸椎病

錢娜颯

【摘要】目的 探究X線平片和CT影像對頸椎病患者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1月2261例頸椎病患者資料,其中2080例患者進行頸椎正側位X線平片掃描,113例患者行頸椎間盤X線平片掃描,68例患者進行頸椎CT掃描。比較X線平片及CT影像診斷結果。結果 X線平片診斷靈敏度為95.30%(2090/2193),CT診斷靈敏度為98.53%(67/68),組間數據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745,P=0.187)。不同類型頸椎病患者影像學圖像不同,神經根型頸椎病適用X線平片,脊髓型頸椎病適用CT掃描。結論 X線平片及CT掃描均對頸椎病患者有一定診斷價值,臨床上可選擇最佳影像學方式提高診斷準確率,有利于患者及時接受治療。

【關鍵詞】頸椎病;X線平片;CT影像;臨床診斷

頸椎病是目前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對患者日常生活、學習有嚴重影響。隨著近年來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如今頸椎病發病率逐年上升,但早期患者常因癥狀不明顯而無法及時確診,因此及時對患者進行診斷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1]。目前,臨床上常使用X線平片及CT掃描進行診斷,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患者展開研究,分析X線平片及CT掃描對患者的診斷價值,具體研究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1月2261例頸椎病患者資料,共包括男性956例,女性1305例;年齡28~78歲,平均(40.37±6.27)歲。本研究經本醫院醫學倫理會批準通過。

納入標準:(1)患者臨床表現包括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肩頸疼痛等癥狀;(2)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2080例患者進行頸椎正側位X線平片掃描,113例患者行頸椎間盤X線平片掃描,68例患者進行頸椎CT掃描?;颊邍栏癜凑諏嶒炇覂x器操作標準進行檢查。X線平片采用日本島津DR系統,CT 檢查選擇西門子 Definition AS 40層螺旋CT掃描儀。

1.3影像學分析

所有患者影像學結果由2名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分析,觀察患者對兩種診斷方式的診斷準確率。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分析,X線平片及CT診斷結果經χ2檢驗,用(%)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種檢查方式靈敏度比較

X線平片診斷靈敏度為95.30%(2090/2193),CT診斷靈敏度為98.53%(67/68),組間數據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745,P=0.187)。

2.2 X線平片檢查結果

行X線平片檢查的患者中,共有1027例出現頸椎生理曲度改變,992例出現雙斜位椎間孔變小或變形,987例出現椎體邊緣和/或小關節突骨質增生,857例出現頸椎變直改變,756例出現椎間隙變窄,182例出現反弓改變,165例出現椎體失穩,148例出現椎管狹窄,129例出現頸韌帶鈣化。

2.3 CT檢查結果

行CT檢查的患者中,有59例出現椎體側后方或小關節突骨質增生,51例出現椎間盤脫出或椎間盤突出,45例出現黃韌帶肥厚,27例出現椎管狹窄,3例出現后縱韌帶鈣化。

3討論

頸椎病是目前常見疾病,患者臨床表現各不相同。該病發病機制主要是患者頸椎長期勞損、椎間盤骨質增生或韌帶增生出現的神經根及頸椎脊髓受壓,導致神經功能或運動功能障礙等,對患者日常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本研究納入的患者平均年齡為(40.37±6.27)歲,提示該年齡段患者可能由于長期從事低頭類工作,導致頸椎嚴重受累。臨床上使用X線平片檢查時,主要通過正側位、雙斜位檢查,有效率較高,備受患者青睞。但X線平片檢查對病變軟組織分辨率較低,可能會影響診斷靈敏度。CT檢查可三維成像,提高診斷過程中圖像分辨率,進而有效判斷患者椎管狹窄程度,分析患者頸椎受壓的具體情況。兩種方式均有利弊,因此分析兩種方式具體效果意義重大。

X線平片檢查是目前常用的診斷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其診斷準確率為95.30%,與王磊[2]研究結果一致?;颊遆線平片檢查結果顯示,X線平片檢查可有效反映頸椎全貌、生理曲度、骨質改變等,直觀觀察患者骨質結構的改變,因此對于神經根型頸椎病診斷價值較大。但是X線平片檢查對于患者椎間盤及韌帶情況有一定局限。CT檢查可有效反映患者頸椎增生鈣化情況、椎管狹窄及后縱韌帶骨化改變程度等,同時,采用螺旋CT可有效顯示椎管形態。此外,CT定位圖像可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頸椎側位情況,有助于治療醫師了解脂間隙狹窄情況等。本研究結果顯示CT診斷靈敏度為98.53%,因此CT檢查可有效觀察患者椎間盤突出情況,同時可準確判斷患者黃韌帶肥厚情況、椎管狹窄程度等。有學者指出,通過對CT診斷結果的客觀分析,可有效了解患者脊髓受壓情況,進而選擇手術入路方式,提高治療效果[3]。因此,CT檢查結果可有效診斷脊髓型頸椎病檢查。本研究結果顯示,CT檢查結果與X線平片檢查結果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種方式診斷準確率均較高,臨床上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同時,本研究未對兩種方式聯合診斷結果進行研究,今后將研究聯合診斷對患者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臨床上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應采用不同的影像學方案進行最佳檢查,進而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有利于及時展開治療。

參考文獻

[1]朱曉青. X線平片,CT及MRI在頸椎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對比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0, 004(004):P.53-55.

[2]王磊.頸椎病患者使用X線平片和CT影像診斷的臨床診斷效果探究[J].中國醫療設備,2019,34(S1):151+167.

[3]段豪, 王小明, 陳廣儒,等. X線平片,MSCT,MRI檢查中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影像學表現及神經根障礙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9, 121(11):46-48.

上海市楊浦區控江醫院 上海 200090

猜你喜歡
臨床診斷頸椎病
頸椎病采用針灸治療的效果分析
X線平片和CT對頸椎病診斷的臨床效果
“四式一運”治療頸型頸椎病30例
CT和磁共振用于頸椎病診斷臨床價值比較
探究內鏡檢查對缺血性結腸病的診斷價值
細小病毒患犬病例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下肢靜脈血栓診斷中D—二聚體定量檢測的應用價值評析
鈦項圈治頸椎病有科學依據嗎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