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磁共振技術在乳腺癌中的應用進展

2021-11-23 09:25楊新生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1年1期
關鍵詞:臨床應用乳腺癌

楊新生

摘要:乳腺癌是臨床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早期診斷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重要途徑。核磁共振作為重要的影像學診斷技術之一,具有多種模態,對乳腺癌有多方面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核磁共振技術;乳腺癌;臨床應用

乳腺癌作為典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近年來隨著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的改變呈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醫療衛生問題,故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備受社會和臨床關注。在乳腺癌的臨床診斷中,核磁共振技術的應用起步相對較晚,但與其他影像學診斷技術相比,優勢明顯且發展迅速。

1.應用范圍

鑒于乳腺癌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具有病死率和發病率高的特點,且近年來發病率持續上升,乳腺癌高風險人群的早期篩查備受社會關注,但目前臨床常用的鉬靶檢查不能識別未鈣化的乳腺微小病灶,不利于具有乳腺癌家族史和攜帶乳腺癌遺傳易感基因的人群的乳腺癌篩查,故臨床廣泛應用核磁共振技術輔助鉬靶檢查對乳腺癌高危人群進行早期診斷,利用其高軟組織分辨率和多模態、多方位成像手段提高檢出率和診斷精準度。針對乳腺癌的淋巴結轉移風險,臨床常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明確乳腺腫塊的位置、數目、大小、形態和邊緣、侵犯情況及淋巴結數目、形態、大小和轉移情況,進而準確評估乳腺癌術前分期,并據此精準選擇手術范圍、方式和化療方案,避免淋巴結轉移漏診或過度清掃,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改善預后[1]。由于三陰性乳腺癌的預后差、復發率高、惡性程度高、病理特殊,其鑒別診斷與療效評估一直是乳腺癌的臨床診治難點,而核磁共振技術可以在檢測三陰性乳腺癌病灶形態學特征的基礎之上,通過動態增強和彌散加權成像等模態識別其環形強化結構特征,對其新輔助化療療效進行定量評估,故臨床常被應用于三陰性乳腺癌的療效監測及其與其他乳腺癌分型的鑒別[2]?;谌橄侔┦中g相關微小病灶遠處播散與其預后的相關性,近年來臨床開始推廣新輔助化療,通過術前系統性全身性化學藥物治療清除絕大多數亞臨床微小病灶并抑制其轉移、擴散,控制乳腺癌病情進展,降低切乳和死亡風險,而核磁共振技術不僅能夠檢測病灶大小和數量,其波譜、彌散加權和動態增強成像模態還分別具有定性、定量評估化療療效和監測病灶血流灌注、形態特征變化的作用,所以臨床常被應用于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評估[3]。

2.應用價值

精確性方面,核磁共振技術能夠準確、直觀地呈現乳腺病灶,進而根據其大小、位置和邊緣、血供情況對乳腺病變進行綜合評估,但檢查時乳腺及其病灶會隨呼吸發生輕微位移,容易造成假陽性結果;敏感性方面,核磁共振技術可以通過三維成像精確定位乳腺病灶,發現高位、深位病灶,但無法識別個別微小鈣化病灶,容易漏診;特異性方面,核磁共振技術具有平掃、增強、加權、灌注、波譜和磁敏感成像等多種檢查手段,在呈現乳腺病灶上各有優勢,聯合應用多種技術手段有助于篩查多中心、多病灶乳腺疾病,但無法區分單純惡性病灶和重疊良惡性病灶,容易誤診;安全性方面,核磁共振技術可以同時檢查雙側乳腺,縮短電離輻射暴露時間,進而減輕影像學檢查對人體的危害[4];實用性方面,核磁共振技術對乳腺病灶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低,不能作為乳腺疾病的獨立診斷依據,必須輔以病理活檢才能確診,而且需要高場設備支持,檢查成本偏高,不利于在臨床推廣。

3.應用技術

在乳腺癌的磁共振檢查中,平掃成像是其常規模態,可以利用乳腺正常組織與癌變病灶在特定磁場下產生信號的差異性診斷乳腺癌,但乳腺內部各區域水、纖維、細胞等成分含量不同,產生的信號強度復雜,出血、壞死、囊性病變等合并癥又會產生混合的不均勻信號,嚴重影響診斷效能。除此之外,用于乳腺癌診療的核磁共振技術還有多種模態,其中彌散加權成像的信號強弱可以反映細胞內水分子擴散速度,進而利用乳腺正常、良性病變和各期癌變細胞內分子運動受限程度的差異性對乳腺癌進行診斷、鑒別和分期,但受容積效應的影響,無法準確識別微小病灶,故需要與其他模態結合運用才能保證診斷精確度;動態增強成像可以同時顯示乳腺組織的結構形態學和血流動力學特征,良惡性病灶的影像在血流灌注、血管外間隙和血管密度、通透性等因素的影響下,經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強化分別表現出離心和非均質向心特點,Ⅰ型和Ⅲ型曲線的診斷特異性高,Ⅱ型曲線則需要結合其他診斷依據進行良惡性鑒別;波譜成像可以根據乳腺組織的膽堿含量評估其生化代謝水平,進而通過代謝物總膽堿峰檢測區分乳腺良惡性病變,診斷準確率于平掃成像,常用于乳腺良性占位性病變的影像學診斷,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和活檢,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但診斷效能受基礎定位缺乏和磁場均勻度等因素的影響,故不能作為乳腺癌的獨立磁共振定性診斷方法;磁敏感成像可以利用不同乳腺組織的磁化率的差異性區分其細微差別,提高乳腺病灶微出血和微鈣化的檢出率,但診斷效能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加之缺乏明確的診斷標準,導致診斷準確率不穩定,軟硬件技術有待完善和改進[5]。

總之,核磁共振技術有平掃、彌散加權、動態增強、波譜和磁敏感成像等多種模態,被廣泛應用于乳腺癌的高風險人群篩查、術前評估分期、三陰性分型診療和新輔助化療療效評估,在精確性、敏感性、特異性、安全性和實用性等方面各有優勢與局限,臨床應靈活運用核磁共振技術的各種模態,實現優勢互補,提高其對乳腺癌的臨床診斷價值。

參考文獻

[1]倪萍,張英魁,王小燕,趙希剛,吳博,陳自謙.多模態磁共振成像技術在乳腺癌早期診斷及分期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10):11-15.

[2]楊蕙嘉,任章霞,李凡,張顯林,何新民.3.0TMRI在診斷三陰性乳腺癌中的應用[J].中國CT和MRI雜志,2019,17(06):79-81+88.

[3]薛珂,李卓琳,孫詩昀,丁瑩瑩.功能MRI在乳腺癌新輔助化療診療過程中的應用[J].腫瘤學雜志,2020,26(01):18-21.

[4]李登華.MRI相比CT在診斷乳腺癌方面的優勢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7):102-104+108+169.

[5]周錦利,張巧云.多模態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21):40-41.

錦州市衛生學校 遼寧錦州 121000

猜你喜歡
臨床應用乳腺癌
不開刀治療乳腺癌
什么是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別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男性也應注意乳腺癌
太干凈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淺析涌泉穴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MCF—7乳腺癌細胞的國內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