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農村基層衛生資源建設不足問題分析

2021-11-23 12:46饒安舉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1年1期
關鍵詞:建議

摘要:我國在新農村建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國農村基層衛生資源建設不足問題依然十分的突出,與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居民的醫療需求不相適應,這成為我國社會可持續和諧快速發展的新阻礙。本文采取了多種方式方法針對性的調查研究我國四川省農村地區的基層衛生資源中所存在的問題,運用規范和實證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四川省農村基層衛生資源中所需要注意和完善的地方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基層衛生資源建設;四川省農村地區;建議

1農村基層衛生資源發展概況

1.1什么是農村基層衛生資源

農村基層衛生資源是指能為農村居民提供公共醫療服務的資源,主要包括農村的基層醫療設施(包括小型衛生室、醫療設備)、醫療設施的建設資金、基層醫療人才。

1.2四川省農村基層衛生資源建設的不足

四川地區地處我國中西部地區,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當地經濟發緩慢,農村經濟發展更是十分滯后,加上政府的不重視等因素,當地農村基層衛生資源十分不健全,醫療衛生條件很差,農民們看病難問題更是突出到難以解決。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四川有大約4/5以上的村莊有著自己的衛生室,但遺憾的是條件都十分的簡陋,僅僅只擁有開展常規檢驗的儀器,缺乏急診急救和一些簡單手術必備的設備,無法完全滿足當地農村居民的基層醫療需求,而另外1/5的村莊則是沒有自己的衛生室,看個感冒發燒都要去鄰村或者更遠的鄉鎮醫院和縣一級的醫院去。這種跑遠路去看病的現象無疑會加大農民的看病成本,在本來“身無長物”的家中雪上加霜。

在四川省農村,每家鄉鎮衛生院在職職工總數和衛技人員數均低于全國農村平均水平,存在著衛生費用不足、醫療設備落后和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

這其中有很大原因在于政府的職責問題,對農村的基層衛生資源沒有做到足夠的重視,基層醫療設施的供給與現實需求脫節,在基層醫療設施資金的投入上嚴重不足,基層醫療人才匱乏,都使得當地農村居民面臨著“看病難”的問題,醫療保障落不到實處。[2011年四川醫療保障制度覆蓋全省城鄉居民[J].現代人才,2009,(05)]

2四川省農村基層衛生資源建設不足問題的原因分析

2.1四川省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的供給存在與需求脫節的現象

四川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的供給一直以來都是“自上而下”的供給方式,即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的建設完全依賴于政府部門的層層決策,“農民自己說不上話、做不了主”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農民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就會引起現實中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的供給與需求不平衡,最終導致完全脫節現象的出現。政府部門認為需要提供的基層醫療設施,尤其是各種表面化的政績類的基層醫療設施建設,會出現供大于求的失衡現象,而農村居民所急需的基層醫療設施卻遠遠未得到滿足。

2.2四川省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的建設資金來源十分單一

四川省本身就是經濟欠發達的省份,政府的財政資金每年出去必要開銷往往不會剩余太多。第二,村基層組織也不會擁有太多的資金,很多地方的農村還都是通過政府下發的補貼過活,也不可能拿出很多錢來支持當地農村進行基層醫療設施的建設。第三,村民自行出資,也許有一些村民能拿出錢來支持基層醫療設施建設,但是在大環境大背景下的這類人也不是很多,相對的資金空洞也一樣是巨大的。因此,完全依靠這三種資金來源模式來徹底解決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的不足問題是十分不現實的,所以我們急需創新基層醫療設施資金的來源渠道。

四川省的農村,在農村醫療基礎設施建設中政府占85%以上的比總,個人占大約9%的比重,而社會各個階層的民間資本卻只有5%不到,其中絕大多數民間資本還只是慈善性質的。由此可以看出,在農村基層醫療設施投資這么一塊,中民間資本的比重過于小,不具有普遍性。根據所收集的資料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針對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的投資具有大風險、低回報的特點,這和商人們的趨利性正好相矛盾。如何吸引民間資本進入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的投資中將是以后長期我國相關研究人員所要探究的話題,同時這也是如何才能突破我國現階段醫療保障“瓶頸”的一個重點問題。

2.3四川省農村基層醫療設施資金投入缺少相應的法律和制度醫療

四川省農村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政府財政的投入和補貼,而國家相關的法案也對這些內容沒有硬性的規定,“有了錢,但錢卻不知道用到哪里去了”的現象屢禁不止,政府也沒有一個對農村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完整的規劃,胡亂挪用專項資金,不按法規辦事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使得本來有其用武之地的財政資金不能發揮它本來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國家財政用于農村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支出比重,改善財政用于基層醫療建設的支出結構,擴大對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的投入。為此,我們必須加快農村基層醫療設施建設法制化的進程,使其制度化、法律化,為農村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投資提供了法律依據,也為懲治違反其法律的組織和個人提供法律指導。

2.4四川省農村基層醫療人才的匱乏

四川省現有農村基層醫療人才數量來看,四川省農村衛生隊伍整體素質偏低,大學生等高學歷人才與專業人才人數稀少,多數為“赤腳醫生”、“半路出家”。地區經濟欠發達,農村生產性基層衛生資源投入不足,加上工程質量監管力度不夠和沒有擁有專業技能和高素質人才的加盟,導致后續管理責任落實不嚴,基層組織管理功能缺失,存在因使用不當導致的基層衛生的嚴重損壞。

2.4.1醫療設施機構配置不夠科學合理

四川省農村現有的基層衛生資源行政隸屬關系復雜,形式多樣,缺乏統一規劃調理,存在屬地化、承包化、私人化等問題。良好的衛生資源過分集中在縣級以上醫院,農村基層醫療機構人才和資源相十分匱乏,服務能力十分低下。

2.4.2農村基層衛生技術人才一缺乏,結構不優,學歷偏低

一是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存在人才不足、工作人員素質低等情況,部分村莊還存在“赤腳醫生”、無執照行醫等現象。二是基層醫療技術人員存在工資待遇等重要的生活保障問題,導致人才引進,留住兩難情況。據調查顯示,在當地村級衛生人員中,有鄉村醫生2798人、村衛生員1569人和村接生員2007人。根據當地政府有關調查報告顯示,村一級醫生多數僅有初中學歷,高中以上學歷者僅占總人數的2.8%,平均培訓時間為6.8個月,絕大多數尚未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而村級衛生員和村級接生員大多數是小學文化水平的程度。

2.4.3四川省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專業人員水平薄弱

四川省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事業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不相適應,醫療體制改革十分落后,各種基層衛生資源更新十分緩慢落后,配置不合理,資金投入十分稀少,基層醫療隊伍建設滯后,就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來講還面臨巨大的難題。由于農村物質基礎十分薄弱,因此,當地的醫療專業人員大多集中在縣一級的醫療單位,這也是導致農村基層醫療人員較少、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直接原因。專業人才的缺失導致基層衛生資源建設向著惡性循環發展,同時醫療人員“出的去,不進來”的現象正嚴重的制約著當地基層衛生建設的腳步。

3完善四川省農村基層衛生資源建設的建議和對策

3.1建立混合型多層次的基層醫療體系

四川省各地農村經濟相對我國東南沿海來說經濟十分落后,積極落后也就意味著各項基層衛生資源建設的不完整。據有關資料顯示,四川省4600多個鄉鎮級行政區中,超過73%的是以十分單一的醫療模式來對超過8700萬的居民進行醫療服務,這樣很難照顧到各個方面的需求。因此,農村的基層衛生資源建設的改革方向應該偏向于多層次混合型的農村基層衛生資源建設方向,構建起政府、社會、農村居民三方共同參與的多層次混合型的基層醫療體系,以滿足農村居民對基層醫療設施日益增長的需求。

(1)在四川省內相對貧困落后的農村地區,繼續長時間的推廣單一的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維持“低水平、高覆蓋”的模式來滿足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的最基本的醫療需求。

(2)在四川省的相對落后地區的中等發達農村推行大病醫保制度,中等發達地區的農村居民手里開始有余錢,能少量的承擔醫療費用,但是因為四川省整體經濟情況不容樂觀,“大病致貧”現象還是時有發生,這時應著重改革如何解決因大病導致貧困的問題。

(3)在四川省相對發達的農村地區,當地旅游業等新型服務產業一般比較發達,全面進行地區農村醫療改革的基本條件已經成熟,應全面的建立健全農村社會醫療的各種系統與各項制度,加大醫療保險的推廣力度,農民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醫療保險的服務項目,以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對不同層次醫療服務的需求。

3.2加大政府對四川農村醫療的投入力度

根據中央政府下發的各類文件,明確完善農村基層醫療設施建設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重視力度,加大對其的財政支持力度。由于四川省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十分不平衡,建議可以考慮由市一級的財政來優先、重點支援一些在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明確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重點,防止多投入少產出現象的發生,切實保障農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擴大政府基層醫療保障的對象,使所有農村村民都能享有基層醫療保障。由于四川省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十分不平衡,建議可以考慮由市一級的財政來優先、重點支援一些在農村基層醫療設施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建立基層醫療所,定時組織市一級或縣一級優秀醫護人員下基層參與到對農村的基層醫療建設服務中來,做好對農村居民的基層醫療保健服務,為農民排憂解難。

3.3加快農村醫療制度的政策和法律的建設

我國長期以來屬于農業人口大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很高;改革開放后個地方政府開始重視經濟發展而忽略了其他的配套設施問題,使得我國的基層衛生資源建設尤為不足,廣大農村地區更是相當嚴重。

在各種農村初級的衛生所、鄉鎮衛生院、農村基曾醫療管理、農村藥品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法律法規至今仍尚未出臺。這使的我國農村基層醫療建設成為了“三不管地帶”,嚴重抑制了農村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進程。因此,政府和相關法律制定部門應加快出臺關于農村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以此來引導和規范農村基層醫療的建立和運行;并且要通過立法的形式對農村的衛生所、衛生院、藥品管理、醫療費用等加以規定,提高農村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效率,穩定農村醫療改革的步伐,實現農村居民生產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促進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和協調發展。

3.4培養專業基層醫療人才

加強農村基層醫療人才的培養,定期開展衛生知識普及活動,對從事醫療行業的人才進行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從業水平。隨著整體從業素質的不斷提高,逐漸提高從業資格的門檻,所有的醫療從業人員都要經過嚴格的考核,才能上崗,優化從業人員的結構。

定期對小型衛生室的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加強職業素養??h級別的醫療單位應定期組織到農村的醫療服務和各種活動,切實的提高農村居民的醫療水平。政府應當提高基層衛生機構人員的待遇,在基層能夠留住更多的人才,切實的為農村居民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巧隆.從新型合作醫療看農村醫保制度的構建[J].中國集體經濟,2011,(31)

[2]周鈺坤.城鎮職工基本醫保中的異地就醫問題——以青海省為例[J].學習月刊,2011,(20)

[3]張繼東.總額預付制改革難度大 回應“醫??傤~預付制改革存隱憂”[J].中國醫療人才, 2011,(11)

[4]井國蘭,李家明,謝軍,孫雪梅.醫保運行中應正確處理好四方面的關系[J].泰山衛生, 2004,(05)

[5]葉苗,張孝群.關于完善農民工醫療保險法律制度研究[J].企業導報,2011,(17)

[6]張冉燃.撐起新農村醫保[J].瞭望,2007,(19)

[7]石金科.新農村醫保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1,(19)

[8]相海泉.誰還能為農民醫療埋單?[J].當代醫學,2007,(06)

[9]李昕.淺談農村醫療保險制度[J].才智,2011,(27)

[10]龐少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融合的契機[J].知識經濟, 2010,(11)

[11]陳文賢,李寧秀,任曉輝.四川農村貧困醫療救助試點項目終期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 2009,(02)

[12]2011年四川醫療保障制度覆蓋全省城鄉居民[J].現代人才,2009,(05)

[13]陳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逐步緩解群眾看病就醫問題[J].時事報告,2011,(03)

[14]鐘起萬.障礙與突破:推進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制度銜接的若干思考[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15]國務院通過醫改五項重點改革的實施方案[J].晚霞,2009,(03)

作者簡介:饒安舉,男(1977.10),四川南充,實驗師,從事預防醫學實驗教學工作。

川北醫學院預防醫學系 四川南充 637000

猜你喜歡
建議
別人打你一拳,為什么不建議你還手
為什么點外賣建議你點湘菜?
我建議,你也想我一下
過剩的建議
建議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三代人的建議
Making Suggestions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