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日章的革命人生

2021-11-24 01:49曾佑橋
湘潮(上半月) 2021年5期
關鍵詞:邵東邵陽革命

★ 曾佑橋

曾日章(1916—1940),名國策,號理之,出生于邵東流澤鎮,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犧牲于福建省崇安縣。

求學路上,接受紅色革命思想的洗禮

曾日章天資聰穎,悟性過人,1930年9月考入當時辦在邵東的“南京三民中學”(現邵陽二中)。但曾日章志不在“讀書及第、光宗耀祖”。在這所學校,曾日章飽讀進步書籍,很早就接受了紅色思想的熏陶,更在學校老師、邵東共產黨地下組織負責人李化之(1940年犧牲)的引領下,由一名有革命思想的進步學生成為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革命者。

由于參與革命活動的原因,曾日章很少與家人聯系。1936年的一天,曾日章突然寫信給家人,告知他要回家結婚,對象是三民中學的同學,叫劉桂淑,是世代商戶家庭,為人謙恭賢淑。家人后來才知道,他倆都是邵陽地區早期的中共地下黨員,是共同的革命理想讓他們結成了紅色伉儷。

新婚才幾日,曾日章就離家外出,奔赴武岡,佯裝去外謀差,實際上是接受組織派遣,跟隨李化之去邵陽籌辦革命刊物——《真報》。這段日子,曾日章跋山涉水,穿村走巷,四處宣傳革命思想,播撒紅色火種,為革命活動四處奔波。

毅然入黨,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陷入民族存亡的危機。這一年,曾日章加入中國共產黨,全身心投入抗日救國運動中。

1938年6月,中共湖南省委和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在邵陽武岡縣塘田寺創辦塘田戰時講學院,招募臨近縣鄉的熱血青年以及從各地流亡到此的青年學子,宣講抗日救國思想,培養革命新生力量。曾日章受中共邵陽縣委的委派,和鄧艾民(后任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等一起前往深造學習。在這個紅色的大熔爐里,曾日章迅速淬煉成了一名堅定成熟的革命者。

中共邵東廉橋區委成立后,曾日章被選為廉橋區委宣傳委員。地處湘中腹地的邵東廉橋,素來是商業重鎮,三教九流會聚,可謂魚龍混雜。曾日章雖出身商貿世家,卻不曾站過一天柜臺。為便于開展地下工作,他與李化之、彭柏林等革命同仁“搭伙”,在鎮上開起了“明月樓”餃面館、書店等店鋪,1939年又在中共邵陽縣委的授意下,租借宋家塘姚家院子,創辦小型紗廠。在這些表面生意的掩護下,曾日章與同志們把地下工作做得風生水起,紗廠的許多普通工人,后來都被他們發展成為共產黨員和農會的積極分子。

臨危受命,為保存革命力量英勇犧牲

1940年,當時辦在邵東地界的中共湖南省委機關報《觀察日報》被國民黨當局查封。中統特務頭子卿國魁坐鎮邵陽,實行白色恐怖,邵陽的革命形勢可謂“黑云壓城城欲摧”。在最困難的時刻,曾日章臨危受命,奔赴邵陽,擔負邵陽黨組織的聯絡工作。他經常喬扮成乞丐、盲人、腳夫、貨郎,使用劉佩佩、金品等化名,輾轉于邵陽各地,傳遞黨組織的工作指示,發展民眾加入抗日民族先鋒隊,機智勇敢地與敵人進行斗爭。

由于參加活動頻繁,露面次數太多,他與一些地下黨的同志,受到了特務的嚴密跟蹤與監視。鑒于斗爭形勢日趨嚴峻,為保存革命力量,中共湖南省委決定將在白區暴露了身份的部分黨員干部轉移,一批遠派陜西延安,一批近遣閩皖兩省,投奔新四軍。

1940年6月,邵陽共產黨組織遭受破壞,曾日章接到黨組織的入閩指令,于是先將妻子送回流澤老家,只身前往福建尋找共產黨組織。9月24日,在進入福建省崇安縣境時,曾日章不幸被捕,不久后慘遭殺害,時年24歲。

猜你喜歡
邵東邵陽革命
Four Folk Customs of the Spring Festival(春節民俗四則)
尋夢
邵東:教師兩天獻血近10萬毫升
中國的出行革命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死里逃生
顏色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