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方法探討

2021-11-24 13:12劉英軍王芳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21年9期
關鍵詞:土地資源管理方法

劉英軍 王芳

【摘要】土地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產資源,合理應用土地資源,不僅能緩解土地資源緊張問題,還有利于國家經濟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為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應該強化管理土地資源,深入分析,厘清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轉型之間的關系,并將實際發展現狀作為基礎,科學制定管理措施,保證土地利用工作的開展能相對順利。

【關鍵詞】土地利用轉型;土地資源管理;方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6.013

土地是人們生存的基礎資源,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結?,F階段,雖然我國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土地資源卻日益緊張,利用率相對較低,甚至出現嚴重浪費的現象,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對此,必須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控制,將實際應用現狀作為基礎,及時對土地進行轉型升級,將土地資源的價值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保證在有效帶動城市經濟的前提下,能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之間的關系分析

針對土地資源管理工作而言,具體是將國家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發展現狀作為核心點,對當地地區的土地發展需求加以考量,并結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綜合地對土地資源加以管理和利用。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需要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效果進行充分考量,明確土地資源的使用是否合理,并以此為依據,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辦法,從多個層面管理土地資源,包括法規、政策等,保證土地資源的價值和作用能整體凸顯出來。

自1978年以來,我國土地利用結構一直朝著高產值、高附加值方向轉變,與我國農業結構調整方向相一致。截至1978年到2015年,農林牧漁總產值以及各項產值都得到了穩定提高。其中,針對農林牧漁總產值,在1978年為13970億元,而發展到2015年,已經高達1070564億元。農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11175億元逐漸上升到2015年的576358億美元。并且,在農業經營模式方面,土地流轉等得到良好發展,在2010年,全國耕地流轉比例只有14.6%,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全國承包耕地流轉面積得到了大幅度增長,在2016年底,耕地流轉面積為4.6億畝,與之前相比,超過了承包耕地總面積的1/3,東部沿海地區的流轉比例超過了1/2。

新時期下,國家對可持續發展理念越來越重視,再加上城市建設規模的逐步擴大,土地資源的開發和運用漸漸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結合當前的土地資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轉型效果來看,在2019年,全國土地出讓110684宗,成交86385宗,出讓面積347908.07萬平方米,成交面積為272349.71萬平方米。并且,截至2019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面積62.4萬公頃,全國國有建設工礦倉儲用地供應面積14.7萬公頃,占總體比例的23.56%,房地產用地占22.76%,剩余的53.69%為其他用地和基礎設計。依照《2020~2026年中國土地資源管理產業運營現狀及發布前景分析公告》數據顯示,土地資源在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以及社會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與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土地資源和持續發展思想觀點還存在較強差距,技術的研究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因而,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在依照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轉型現狀的前提下,科學對土地資源進行規劃,合理調整,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生態建設,保證土地資源能得到高效開發,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

對于土地利用轉型,具體是根據土地的實際現狀,再加上經濟發展需求等客觀因素,對土地進行有效利用。開展這一工作,最為主要的目的是要對土地進行高效利用,保證能從中獲得最大經濟效益,讓土地資源的利用效果能整體提升。在對土地資源進行管理過程中,需要在制度以及法規的層面對土地的利用加以約束,以便土地資源不會出現浪費現象[1]。同時,借助政策的制度來對土地資源利用轉型進行引導,讓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轉型對社會經濟發展進程的推動有很大促進作用,有利于城市建設水平的提升,可以為土地資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加快土地資產管理模式的創新速度。因此,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之間相輔相成,只有將二者之間的關系協調好,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才能有效提升,各地土地資源的利用效果才會進一步增強。

2、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方法分析

2.1 強化對土地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為了能從整體的角度上提升土地資源管理效果和質量,讓土地資源能得到有效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問題,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從土地結構層面分析和考量,加大優化和改革力度。一般而言,針對土地結構調整而言,其與農民切身利益和土地資源實際應用效果有著極為緊密地聯系,所以在具體發展期間,應該科學對結構調整方式進行運用,有針對性地制定調整方案,綜合的對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加以考量,依照土地資源的實際情況,本著高效利用的原則,對新型土地管理措施進行編制[2]。在此期間,將廣大農民的權益放在首要位置,保證農民和土地資源管理部門可以在后續土地開發利用等層面保持一致,協調好各個方面的關系,以便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更加高效,降低問題出現幾率。由于考慮到土地資源自身存在巨大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價值,所以在對土地資源利用形式應用和選擇期間,必須要對開發利益和土地資源之間的關系進行平衡,廣大農民群體是土地資源應用和開發的主要群體,只有確保其利益不會受到任何損害,才能對土地資源合理管理,農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才會被調動,可以主動出謀劃策,保證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全面提高,真正實現土地利用轉型的目的。

2.2 強化對土地法律體系的完善和健全

在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為促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讓土地資源能得到高效運用,應該嚴格依照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針對土地使用期間涉及到的各個環節,加大規范力度,保證各項工作能有序開展和進行。但從當前的土地資源利用和管理成效來看,土地資源管理內容存在較強的復雜性,法律體系在落實過程中并不能將所有內容涵蓋其中,土地開發以及審批等方面的制度需要進一步健全。因此,相關部門在今后工作期間,應該依照土地資源利用以及管理現狀,不斷對相關法律機制進行優化,強化對國家土地資源集約化管理效果的提高,有效對土地資源加以利用[3]。同時,對土地有償使用機制進行健全,將當前無償使用的土地轉變為有償使用,并以書面形式對土地有償使用的相關制度條例加以明確,結合市場經濟的具體發展趨勢,制定可行的土地市場價格,確定征收使用費用,以便土地使用流程能得到良好約束和規范,不會出現過多占用土地資源的現象,讓土地能合理流轉,從而促進土地資源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長時間以來,土地資源都是我國經濟建設的主要內容,所以相關部門在工作期間,需要加強對土地資源管理觀念的轉變,加大創新力度,科學地運用先進管理手段和方法,強化對管理措施的制定。同時,政府部門在開展相關工作期間,對市場進行嚴格管理和控制,有效地對土地資源進行整合和運用,保證能為土地交易行為提供一個較為公平且公正的市場環境,對土地價格進行管控和限制。在對土地資源進行分配過程中,應該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將土地政策作為基礎,合理地進行管理,確保土地利用轉型目標能實現?,F階段,部分城市在對土地資源利用和分配期間,因為受到的干擾因素偏多,致使土地資源問題嚴重,管理效率不高,監督和控制力度也亟待提升。對此,要加大對土地交易秩序的規范力度,強化對土地資源的整合,對土地資源監察工作進行深入開展,保證能從根源對土地資源的管理效率進行提高。

2.3 強化對土地資源的整合

為了能讓土地資源科學利用,加快土地利用轉型步伐,相關部門在工作期間,需要做好小規模土地資源的整合,比如:依照耕地資源的使用現狀,切實落實最大限度種植原則,有效對土壤養分流失情況進行減少,以便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加強對土地進行集中管理,不能只側重人員遷移工作,應該積極引入城鎮管理模式,降低土地糾紛事件出現幾率。土地資源利用管理措施在制定期間,必須具有較強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對土地資源的整體進行規劃,高效整合區域土地資源,保證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在此期間,提高思想認識,根據市場規律對土地資源進行利用和管理,不能一味地對經濟效益進行追求,以免土地資源出現嚴重浪費問題[4]。此外,在對土地資源整合期間,應該結合現行法律法規,嚴格按照流程進行,保證生態能得到良好平衡,進而達到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通常情況下,土地資源利用以及管理對國家的發展速度影響非常大,因此,為確保土地資源能得到有效利用,真正意義上達到科學轉型的目標,應該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期發展規劃,保證土地的開發和利用水平能整體提高?,F階段,土地流轉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土地使用權以及土地所有權存在失衡現象,矛盾問題相對較多。對此,土地資源管理部門應該加大重視,采取科學的辦法,嚴格監督和管理,強化對農民合法權益的保護,減少對農民權益的侵害。同時,針對土地資源的使用人員,應該將自身限制解除,對經濟以及社會效益進行平衡。分析得知,合理對土地資源進行利用和管理,對糧食產量的提高有很大促進作用,是農業發展的依據。故而,針對重要耕地,需要強化對相關政策制度的完善和健全,提升利用率,以便糧食產量和質量能整體提升。

2.4 強化全民性土地資源保護教育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人民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缺乏正確認識,部分人思想意識薄弱,錯誤地認為要想提升土地資源保護效果,關鍵在于存儲和審批。這種思想的長時間存在,致使土地資源利用率大大降低,制約了土地轉型進程的良好推進。對此,相關部門在工作期間,應該做好群眾宣傳教育工作,保證人民群眾可以充分意識到土地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對自身專業水平和能力加以提高,從思想層面做出轉變,讓人民群眾可以認識到在人類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土地資源所發揮的作用和價值,從而樹立土地資源保護意識,主動參與到生態環境建設中,以便社會經濟可以朝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和邁進。在土地資源開發過程中,經常出現過度開發的情況,加劇了風沙災害、水土流失等問題的出現幾率,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5]。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工業等行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占用的耕地面積越來越多。為有效改善人類生存環境,讓糧食保持安全,應該積極地對耕地進行保護,對退耕還林政策深入落實,將耕地退還林地,確保原有的生態環境能恢復,促進土地資源以及生態經濟的穩定發展。此外,在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需要對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全面貫徹,通過退耕還林措施,有效地對土地資源加以利用,合理對土地進行轉型。

我國國土面積相對較大,各個地區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經濟水平的不同,所以在土地資源應用情況方面存在的差異也比較明顯,再加上受到氣候以及人為因素等的干擾,使得土地資源的利用價值逐漸減小,土地資源管理問題越來越嚴重,諸如土地荒漠化等。對此,在土地資源管理和利用期間,必須加大重視,積極推進生態建設,強化對種草、種樹等防洪固沙策略的落實,不斷對土地資源的利用途徑加以拓寬,有效對當前的生態環境進行改善,保證土地在良好應用的同時,土地資源管理和應用效率也能提高。從總體層面考量,若想實現土地資源利用轉型,還要給予生態建設高度重視,科學應用管理辦法。

結語:

綜合而言,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對我國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意義重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會經濟水平。因而,在對土地資源進行管理期間,必須加強重視,明確二者之間的關聯,并結合具體特點以及現狀,有針對性地制定工作方案,保證土地能得到科學管理,規范化控制。同時,在具體管理過程中,還要選擇合適的土地資源管理方法,有效對土地資源加以利用,確保我國土地經濟發展能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龍花樓.論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J].地理研究,2019,34(09):1607-1618.

[2]張秀云.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方法探討[J].農家參謀,2019,14(14):138-139.

[3]李韻琪.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方法探討[J].四川水泥,2019,14(07):324-325.

[4]車鑫.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 14(08):120-123.

[5]姜崢嶸,呂振華.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方法探討[J].農家參謀,2021,23(13): 197-198.

猜你喜歡
土地資源管理方法
學習方法
建筑類高校土地資源管理本科生就業情況調查研究
以應用型轉型視角為切入點 增強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生能力
土地資源管理中超規劃開發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城鎮化建設環境下土地資源管理問題之研究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上臺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緊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