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與藝術交織下環境藝術設計研究

2021-11-24 17:08李雪冰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8期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技術藝術

李雪冰

摘要:該文從技術、藝術兩個層面出發,探求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趨勢和兩種核心要素的融合,對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展開創新性研究。

關鍵詞:技術;藝術;環境藝術設計

當前,人們難以在眾多的工科圖紙和工程項目中看到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美術內容,特別是隨著軟件系統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能夠讓人直觀地了解藝術內容的,往往是設計之初的那些草圖。有些人認為環境藝術設計是一種簡單、直白的技術設計,要嚴格控制部件、標準等內容。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有失偏頗,反映了被表面現象掩蓋真實本質的典型現象。當前,環境藝術設計在設計發展過程中更趨向于標準化,常見于房地產的開發與建設工作,這是造成人們忽視環境藝術設計本質要素的主要原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更多的科技手段,更是加深了人們對其的這種認知。但是,即使技術再發展,人們仍然需要回歸原始的草圖,這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再多的技術應用無非是科技加諸于身的外力,功能在于服務藝術的內涵。這些內容需要人們在專業領域內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文章圍繞技術和藝術兩個并非平行獨立的要素展開研究,以期能夠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回歸和認可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

一、環境藝術設計的技術屬性

當人們在網頁上查詢環境藝術設計的內容與相關文獻時會發現,環境藝術設計中增添了較多的關聯技術,如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似乎前沿的技術才是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要內容。人們也發現,一種技術主義思維在不斷呈現,標準化、模式化的內容成為了環境藝術設計的顯著標簽。實際上,環境藝術設計本身就具備技術內涵和技術屬性,換句話說,環境藝術設計本身需要更多科學技術的支撐。重要科技力量的介入與發展,是不斷強化環境藝術設計技術支撐的主要動力,包括電腦軟件環境藝術設計這種高級設計方式等,都是對人們認可環境藝術設計技術屬性的重要佐證。環境藝術設計具有技術屬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環境藝術設計的技術屬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環境藝術設計本身是一種技術,其是一種充分利用環境、創造空間、合理擺布方位的技術,也是一種專業技術,物體如何擺放更為合理、建筑造型如何更加具有特點等,都體現了人們對設計本身內容的一種認可,即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因此,環境藝術設計的技術屬性是毋庸置疑的。二是環境藝術設計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知識。人們在一個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內容,不僅包括工程制圖,而且包括建筑概論,甚至有藝術設計作為技術專業課程的全程滲入,包括預算、照明、電路等,這些具有行業標準的內容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環境藝術設計技術的內涵。三是環境藝術設計需要借助大量的專業技術力量。如,人們掌握的制圖軟件技術,在創作中對VR(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人們在認真學習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時,可以感受到其充斥著技術主義的學科內涵。如基于環境生態學下的設計、具有環境意識的設計、以建筑為背景的空間場所展開和室內外景觀、格局、裝飾等。其主體課程安排不僅包括植物、空間、建筑、景觀、公園、展示、雕塑、圖形工程學等,而且包括規劃、綠化等專業設計領域。因此可以說,環境藝術設計充滿了科學主義,是一種技術美的體現。

二、環境藝術設計的藝術屬性

環境藝術設計是針對空間環境進行設計的一門實用性藝術,從這個層面上,人們可以真實地感受到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無論設計者采用了多少科技手段與技術理念,營造了怎樣的技術氛圍,這些內容不論是專業性的還是理念性的,都需要為藝術本身服務、對藝術本身負責,設計者不能以偏概全地將環境藝術設計視為技術與藝術的共存。從某種程度上說,人們更傾向于認為環境藝術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交織,其本質是藝術性的,這是人們體察環境藝術設計本質屬性的根本出發點。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些內容可以反映出藝術屬性在其的主體地位,具體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一是自然藝術。環境藝術設計在某種程度上尊崇自然藝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是人們最先需要留存的內容,藝術本身也存在于自然界之中,長河落日、大漠孤煙,自然的藝術特征往往是環境藝術設計中尊崇的根本理念。二是美術基礎。任何設計都需要一定的美術基礎,美術基礎不僅存在于藝術學科,而且是藝術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設計如果脫離美術基礎,設計也就成了空中樓閣,再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構想也難以真正落地。因此,美術基礎奠定了環境藝術設計中藝術的基礎地位。三是理念思維。任何設計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論背景,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人們能夠真實地感受到理念的重要性與推動力,不論設計理念還是藝術思潮,都會對環境藝術設計帶來很大的影響,這是人們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四是設計服務對象的需求。設計歸根結底是為人服務,這種需求的存在說明人們理解并認可環境藝術設計的真正內涵,并主要存在于感情層面,這是藝術的歸處。人們對藝術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們對設計的期望。五是環境藝術設計的成果。這種成果應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否則難以被稱為設計,這不是一種悖論,而是邏輯閉環的本身要求。人們只有在全面地感受與認知環境藝術設計的理念時,才能真正體會到這種藝術的本質屬性。

三、藝術與技術的交織融合

首先,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存在的矛盾和假象,在很多情況下誤導了人們的感知,同時也說明藝術與技術之間的匹配程度和融合程度不高。當人們感受到環境藝術設計是在被藝術主導時,這說明藝術與技術實現了巧妙融合。如,人們在諸多的技術組成中看到了設計者對藝術設計的巧妙運用,不論是色彩的搭配,還是結構的調整,不論是大大小小的建筑群體,還是零零散散的場景點綴,都是環境藝術設計反映出的藝術特征。人們在看到技術力量的同時,也能深刻體會藝術的魅力。筆者認為,這是藝術與技術交織的根本體現,二者不是簡單的融合,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關系。從環境的類別看,在大多情況下,人們看到的自然與建筑的交織融合,最終展現出的是人造環境和創作藝術。其次,美術是環境藝術的骨架,能夠展現出造型美和形式美,同時也夾雜著聲音、溫度等技術內容,設計者要充分考慮這些內容并進行整體設計。建筑是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要載體,人們從環境藝術設計內容中能夠感受建筑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絕對性地位。最后,不論藝術還是技術,大部分是在建筑這個藝術與技術的交織體中充分體現出來的。文章以技術與藝術交織下的環境藝術設計為題,目的是突出二者的交織特點,在認可環境技術的同時,指出環境藝術設計具備藝術與技術的屬性。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技術與藝術的交織融合是時代賦予其的獨特屬性,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藝術不是天然就存在的,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彰顯新的藝術內涵。值得人們注意的是,藝術終究是環境藝術設計的根本,設計者應重視交叉學科的發展,認清學科的源頭。

四、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回歸

藝術和技術均是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屬性,人們也因此感知到環境藝術設計存在的多方面內涵。當人們探索環境藝術設計的更多深刻內涵時,不能忽視的是,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依然是藝術,不能脫離藝術的范疇對其進行拓展。不論考慮到建筑的技術屬性,還是融合了自然環境的藝術屬性,不論其中摻雜了多少的圖紙、標準以及工業化內容,人們都不能忘記最終的設計所指依然存在于設計之中,藝術不僅是設計之初的一番構思與落在紙面上的一張草圖,而且是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內容。設計者應認清所有的設計都是依靠藝術的內涵加以創造的,藝術的內涵能凸顯出設計的真諦,同時充分理解環境藝術設計中摻雜的各種技術構成,其往往服務于藝術或者說其本身也是一門藝術。只有在這樣的理解和范式下,人們才能真正看清環境藝術設計帶給人們的真實的一面,才能夠真正理解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參考文獻:

楊聲波.信息時代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改革[J].現代交際,2018(23):168,

猜你喜歡
環境藝術設計技術藝術
紙的藝術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交叉學科發展趨勢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