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民法中的道德法律化問題研究

2021-11-25 00:19
法制博覽 2021年14期
關鍵詞:道德化法律化民法

唐 琪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北魏鎮人民政府,河北 廊坊 065907)

中西方學者都對道德法律化問題進行了研究,不同學者往往基于不同理論,選取不同切入點進行了不同形式的研究。雖然研究形式和研究結論不同,但都承認了道德法律化的優勢,肯定了道德法律化的基本趨勢。國內民法發展歷程中道德法律化的案例也較為多樣,但也有很多學者表達了對道德法律化的擔憂。多種因素影響下,道德法律化中也存在著一些具體問題。鑒于此,探尋出新時期國內民法道德法律化的具體途徑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民法中的道德法律化概述

民法中的道德法律化是通過國家立法機關立法行為或通過其他途徑,將占統治地位的一定道德規范上升為國家意志,并以國家強制力為保障而實施的法律,使其具有法律效力[1]。法律道德化的目的之一是借助法律來增強道德的規范性功能,從而同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對民法的基本原則與部分條款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道德法律化有很多“先例”,且隨著社會大眾在立法中實際參與感的不斷提升,民法發展與民法不斷成熟的進程中道德法律化的理論基礎越發堅實,道德法律化環境也良好。民法中道德法律化并不簡單,這與法律具有更高的強制力,且對社會公眾認知、行為會產生十分直接的影響,在道德法律化問題上也應當更為“謹慎”,進行更為充分和翔實的論證。

二、我國民法中道德法律化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道德法律化進程相對遲滯

雖然民法中道德法律化的理論基礎堅實,現實條件與環境較為良好,但國內民法中道德法律化進程較為遲滯。改革開放后,國內民法發展速度不斷增加,民法體系也逐漸形成[2]。但現階段,立法機關出于維持法律的嚴肅性、嚴謹性等考量,立法主體的道德法律化意識并不明顯,道德法律化進程自然相對緩慢。從民法發展的角度看,可以促進民法發展的途徑較為多樣,道德法律化也僅僅是眾多促進民法發展的途徑之一。加之道德法律化很容易導致法律被道德裹挾,亦或是會對司法實踐產生一些誤導性影響,弱化民法的公平性,立法機關在法律道德化上的態度并不鮮明,這勢必導致民法發展中法律道德化的進程極為緩慢。

(二)道德法律化局限于民法原則的確定上

對民法中道德法律化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國內民法道德法律化現階段僅僅局限在民法原則的確定上,即道德法律化帶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等都是道德法律化的具體表現?!睹穹ㄍ▌t》中“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民事行為不得違反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這些表述也都可以看作是道德法律化在民法原則確定上的“成果”。而在諸如“無因管理”相關法律規定中,管理主體甚至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與固有的道德認知甚至存在一定沖突。不得不承認的是,道德法律化成果并未較好體現在民法法律條文中,僅僅體現在民法原則確定上,并給道德法律化帶有了很大局限性。

(三)道德法律化的價值取向不明晰

道德法律化的價值取向并不明晰,這也是國內民法發展進程中道德法律化存在的一個具體問題。中西方學者進行的道德法律化相關研究中均不同程度地提及了道德法律化價值取向事宜。道德與法律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道德與法律都能對個體認知以及個體行為產生影響。雖然立法主體在民法完善的進程中對道德法律化事宜進行了深入地思考,同時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法律化嘗試,但道德法律化中應當向道德認知靠攏,還是向法律貫徹和實施靠攏存在一定爭議。民法通常與社會大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道德法律化價值取向無法得到較好明確時,道德與法律之間便容易存在一些沖突,道德法律化也極容易導致司法道德化問題的產生。

三、我國民法中道德法律化的具體途徑

(一)加速推進道德法律化進程

道德法律化具有重要意義,其對于社會大眾民法認同感的提升,以及民法貫徹和實施順利程度的提升都有很大幫助。因此,民法發展中法律道德化極為必要,國家層面也要積極推動道德法律化事宜。具體來說,立法機關應當在民法的修訂與完善中具備更多的道德法律化意識。例如,立法機關可以結合階段時間里社會關注度高的一些民法相關案件,特別是道德法律化相關司法實踐進行道德法律化上的集中論證,聚焦于合同、婚姻、經濟糾紛等民生領域,進行道德法律化上的立法探討,并進行相應試點與論證,這一情形下,道德法律化的進程可以不斷加快,道德法律化也不至于對司法實踐活動的開展產生誤導影響,且道德法律化形成的具體法律規定往往可以更好被公眾接受。

(二)適度擴大道德法律化范圍

在國內民法的道德法律化進程中,道德法律化的范圍應當適度擴大,即道德法律化不能僅僅局限在民法原則的確定上,應更加要注重法律條款確定、完善中的道德法律化事宜[3]。例如,“無因管理”相關法律需要得到進一步完善,立法中也可以結合不同情形下“無因管理”損失產生的原因,聯系“不能讓好人心寒”的道德認知,適度降低“無因管理”狀態下的損失賠償比例。美國1935年尼古特醫生救治鄰居兒童案中,道德與法律之間的沖突極為明顯,最終主審法官基于道德和生命權的視角進行了審判,而這一案件也直接推動了美國道德法律化范圍的擴大化。在國內,道德法律化不僅要體現在民法原則的確定上,其也要體現在民法法律內容的確定上,這也有助于道德法律化價值的更好凸顯。

(三)明確公正和秩序等道德法律化價值取向

明確公正和秩序等道德法律化價值取向十分重要,這也是確保道德法律化方向正確,相應價值能夠充分凸顯的重要途徑。從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功能上看,法律的約束功能和作用更為明顯;從效率的原則看,在道德法律化的進程中自然要注重法律權威性的保證,確保法律相對于道德的“位階”。在公正原則下,法律具有相當嚴格的技術性,但一定情形下,為了追求法律的有效性往往要犧牲公正,且民法領域程序正義的重要性要明顯高于結果正義。這一情形下,道德法律化的進程中也要注重將公正作為一個基本的價值取向。而將秩序作為道德法律化的價值取向時,在道德法律化的進程中法律要盡量地反映道德,同時也要考慮到道德法律化是否會引起公眾的不滿。

四、結語

我國民法中道德法律化取得了一些良好成績,法律發展中的道德法律化也對司法實踐中產生了很大影響??梢灶A見的是,道德法律化是一個基本趨勢,在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的進程中,道德法律化也可以為民法的成熟、發展提供更多幫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道德法律化進程中極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站在民法發展的角度看國家層面需要謹慎看待道德法律化事宜,立法機關同時也要對道德法律化事宜進行更為充分的思考。

猜你喜歡
道德化法律化民法
技法相融:應用監管科技防控金融風險的法治進路
《民法總則》第171條第3款評釋
論習慣作為民法法源——對《民法總則》第10條的反思
民法總則立法的若干問題
論我國高校教師管理道德的重建
對《紅樓夢》戲曲改編的覃思
由“內容法律化”到“政策法治化”——以互聯網行業產業政策法治化優先進路選擇為視角
論魏晉南北朝“禮”與“法”的結合
如何推進我國公共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法律化
品德生活化 生活道德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