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

2021-11-27 12:42李安然
魅力中國 2021年30期
關鍵詞:核心科學素養

李安然

(河北省唐山市果園邊各寨小學,河北 唐山 063000)

當前我國的教育教學創新,在不斷地實施和開展中,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越來越明確,真正與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合起來,為學生整體素養和水平的提高,帶來新的契機和方向。從傳統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實踐來看,由于應試教育的弊端并沒有全面消除,課堂教學形式相對比較陳舊,知識的結構性不夠清晰,教學思路不夠完整,而學生在接受和掌握知識中尤為被動,無法深刻的感知和體驗課程。針對這一情況,小學科學教師全面創新課程內容,科學化的進行課程的創造,幫助學生梳理學習科學的脈絡,并把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思想,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層面中,促使整體的課堂教學煥發出強大的力量,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的內涵,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和水平。下面就結合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實踐,就核心素養視域下的改革和創新,進行如下闡述和說明。

一、運用新技術導入新課,開發學生的科學思維

課堂教學在運轉中,更加需要通過現代化的技術進行更新,這樣才能開啟學生主動學習的大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準備好充足的條件。作為小學科學教師,要認識到學科教學開展的重要性,并善于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優化導入方式,以形象生動的內容,為學生展現新的知識,鼓勵學生進行親自地參與,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更加全面地挖掘出信息技術的優勢,促使學生在導入中感受到學習科學知識的快樂,并順利地實現素質教育的轉軌,真正啟發學生的科學思維,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真正引領學生不斷的前行,凸顯出小學科學課程的獨特之處,能夠不斷地提高整體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水平。比如在進行《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設計一段水在加熱或者冷凍的狀態下所發生變化的視頻,以此進行課堂的導入,很好地引發學生對液體熱脹冷縮的關注,讓學生內心的科學意識得以持續的發展,以更好地研究出整體課堂教學的內容,為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做好鋪墊。與此同時,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把握知識學習的方向,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發展學生的科學能力和水平。

二、滲透德育教育引出問題,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

課堂教學問題是整體教育教學得以推進的重要條件,只有把握教學的契機,牢牢地抓住課程的本質,才能更好地設計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實現學生科學素養的不斷提升。作為小學科學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問題研究出與之相關的德育教育資源,把學生帶入到特定的場景中,讓學生陷入到深度的思考之中,從而開闊學生學習科學的領域,讓學生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斷地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對問題的掌握和理解,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科學的思路,更加全面的展現問題的本質,讓學生真正進行深刻的研究,成功的幫助學生找到解決科學問題的瓶頸,以全面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比如在進行維持生態平衡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提問方式,并與德育教育融合起來,讓學生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怎樣維持動物世界的生態平衡,你對這一問題有什么樣的看法?草原上各種動物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食物關系?如果某一食物鏈條發生了變化,那么其他動物的生命是否會受到威脅?在這樣層次低進的問題,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不斷地進行課程的尋找,這樣才能成功地進入到本節課的主題之中,讓學生內心維持生態平衡的德育意識,得以持續的上升,相應的也會促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以順利的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

三、利用合作優化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探究素養

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是整體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形式,只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才能確保學生整體核心素養的不斷提高。作為小學科學教師,需要根據教學思路,全面利用小組合作的具體形式,并與學生進行協商,引導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高度的交流和探索,鼓勵學生在小組中暢所欲言地進行知識的表達,優化學生的探究過程,更加深刻地把握合作的規律,加深小組成員之間的了解,形成良好的合作環境,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以更好的促使學生探究素養的不斷提升。比如在進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的進行課程的創設,要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實際性的演練中,挖掘出聲音形成的原因,在小組交流中認真的總結和比較,發聲體和不發聲體的特征和形狀,并進行本節課知識的研究,得出聲音是振動產生的道理,以凝聚學生的合作智慧,讓學生在科學的認知中,對聲音進行綜合性的判斷,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學習,而是更加全面的了解聲音產生的規律,真正為學生的深度學習服務。

四、通過創造布置豐富的作業,增強學生的科學素質

學生自主創作能力的提升來源于課堂教學的完善,只有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科學化的滲透,才能確保學生內心感知意識的不斷增強,這樣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才會成為必然趨勢。在實際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不斷地創造作業內容并改善整體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識的內涵,從中找到解答作業的具體方式,制定出符合自己實際的學習規律,把核心素養融合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促使整體的課堂教學結構得以全面的更新和轉化,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水平。比如在進行《我們關心天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本節課作業的設計,讓學生明白天氣的內涵,從中進行感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一星期天氣的觀察和分析,并整理出與之相關的數據,要讓學生感悟到天氣的變化,增強學生對科學現象的認知和了解,利用作業的完成,既提高了學生主人翁的精神,也可在活動中放手讓學生去創新,更提高了每個家庭的生活質量,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是為人的生活服務的,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科學。這樣才能順利的達成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也能很好的實現課程的創新。

五、組織生活化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加強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才能為學生提供熟悉的場景和氛圍,以施展學生的個人魅力,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并從中感悟出知識學習的樂趣。作為小學科學教師,需要全面進行課程的改革,不再局限于課堂內,而是加強與生活化之間的聯系,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進行細致性的觀察和分析,不斷的開發學生的學科意識,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識運用的規律,加深學生的認知,幫助學生從中進行客觀的分析和總結,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水平,促使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和進步。比如在進行《這是誰的葉》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先從猜葉到畫葉,再由畫葉到找葉,帶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校園中開展小葉子找植物的實踐活動,仔細地對葉子進行觀察分析,通過葉的形狀、大小、顏色,葉脈、葉邊緣等特征去判斷它們都是誰的葉。在此過程中加深學生的認知,同時要讓學生認識到樹木作為生命體的特征,不同植物的葉,特征也是不同的,要讓學生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分析樹木在成長中的不同之處,挖掘出他們各自的成長特點。這樣一來才能很好地增強學生的體驗和感悟,促使學生真正進行生活常識的探索,引發學生對生命的關注,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強烈情感,順利的實現課程內容與生活實踐的有機統一,確保實踐性的活動得以升華。

總的來說,課堂教學在全面的更新之中,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思想得以全面的轉變,真正為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創造條件。作為小學科學教師,要全面研究上述方法,并借助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觀念,深層次的進行課程的調整,制定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讓學生能夠清楚地看到知識學習的目的,不斷地進行課程的優化,要確保各個層面更具時代特色,能夠真正圍繞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改變,這樣一來才能從整體上掌控教學的進程,促使科學課堂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水平。

猜你喜歡
核心科學素養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集合學習中的數學素養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以問題為核心上好初中幾何復習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