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高專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以“冠心病”為例

2021-11-27 12:42易甜甜
魅力中國 2021年30期
關鍵詞:心電圖冠心病信息化

易甜甜

(仙桃職業學院,湖北 仙桃 433000)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指出:要依托信息技術營造信息化教學環境,促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改革。信息化教學,就是在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采用多種信息化手段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進程,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內科學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的核心課程,教學內容豐富,知識點繁多,有限的課堂時間及單一的教學方法常常無法呈現某一種疾病的臨床特點,最終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知識掌握情況不佳。如何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成了擺在教師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內科學課程中的“冠心病”為例,分別從教學分析、教學過程、教學成效與反思三個方面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一)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高職高專臨床專業大二學生?;诖饲盎A醫學課程的學習,學生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各學科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學習自主性差,加上本課程內容復雜繁多,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作為互聯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對傳統的教師授課模式不感興趣,卻樂于接受各種數字化信息和生動活潑的交流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加入多樣的信息化元素,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二)教材分析

本課程選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郭建新、刑冬杰主編的《內科學》(案例版),為全國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本次課“冠心病”為第二篇第五章內容,主要介紹冠心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教學重點是冠心病的臨床表現,教學難點是冠心病的治療方案。

(三)目標分析

根據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內科學》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學情分析確立了以下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冠心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方案。2.能力目標:能正確診斷與治療冠心病。3.素質目標:初步具備臨床診療思維能力,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

二、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及自主學習

教師課前一周在超星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建立“冠心病”教學課程,導入學生名單,發布“冠心病”章節的PPT、電子教材、教案、Flash 動畫、教學視頻、自制微課及自測題等,同時根據《內科學》課程標準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制定學習任務清單,發布預習任務。學生通過電腦或手機客戶端登錄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認領任務清單后,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理論學習后分小組討論,思考回答教師布置的如下預習題:冠心病患者的常見癥狀及陽性體征有哪些,冠心病的實驗室檢查包括哪些,如何進行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各小組完成討論后由組長上傳討論結果至學習通平臺,取得第一次課程積分。然后學生自覺完成預習自測題,上傳教學平臺。教師實時收集、整理學生的后臺學習數據,綜合分析研判后記錄下學生遇到的知識盲點、難點,針對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改進教案及教學設計,以期做到知識點各個擊破,提升教學效果。

(二)課中深入學習探究

我們以《內科學》課程標準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所劃定的冠心病患者的診療相關知識為突破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傳統的教師課堂講授為基礎,融入了大量信息化教學元素,設置了以下教學環節。

1.視頻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播放電視劇《急診科醫生》中患者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倒地昏迷的片段,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1)急性心梗的患者有什么樣的臨床表現;(2)路遇急性心梗所致心臟驟?;颊?,我們該如何進行搶救。通過視頻導入的方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導入本次課程——冠心病的診療。

2.匯報預習成果,翻轉課堂教學:針對教師課前所提出的冠心病相關的預習問題,各小組派代表上臺以PPT 的形式匯報討論結果,其間其他小組同學可實時提問,由匯報小組代表進行回答。各組匯報結束后,教師對各組優勢及不足進行點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獲得第二次課程積分。此環節通過翻轉課堂教學,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增強了其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顯著。

3.集信息化手段,逐步擊破要點。(1)冠心病的發病機制、病理。冠心病雖為常見病、多發病,但學生普遍對其發病機制知之甚少,且書本內容大多以文字為主,理解起來頗具難度。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演示冠心病發病機制的動畫,根據動畫內容結合課本講授冠心病內膜受損、脂質條紋形成及斑塊生長和炎癥反應形成的具體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我們可以從醫學院病理實驗室圖庫調取冠心病病理改變的相關圖片,讓學生能真切感受到各種高危因素所導致的最終不良后果,增進對疾病的認識。隨后實時推送自測題,考核學生知識掌握情況。

(2)冠心病的問診及查體。為了讓學生對冠心病的癥狀和體征有更加直觀、立體的認識,我們采用符合條件的標準化病人(SP)進行臨床模擬教學。課程中我們請了兩位SP 分別扮演心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對兩人進行問診及查體,然后每人完成一份病例的主訴及現病史上傳學習通網絡平臺。在問診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問診細致,在小組同學的補充下,基本涉及一份完整大病歷的所有內容,但在相對沒那么重要的婚姻史、個人史及月經史等方面花費較多寶貴時間,尚缺乏臨床所需的果斷、緊迫感。為了幫助學生培養臨床思維,教師及時調整改進教學方案,實時在學習通網絡平臺推送了病史采集及問診的教學視頻。隨后教師根據各小組表現及個人作業完成情況進行點評、分析,形成第三次課程積分。

(3)冠心病的輔助檢查。冠心病的常規輔助檢查主要包括心肌損傷標志物、心電圖及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而其中心電圖和冠脈造影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冠心病的心電圖復雜多變,雖然學生曾于診斷學課堂學習心電圖的相關知識,對心電圖的識別具有一定基礎,但時間久遠且普遍缺乏實踐經驗,再次面對冠心病心電圖診斷時難免信心不足。為了攻克這一壁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先詳細講解冠心病各型的心電圖特點,然后在學習通的學習群里發布20 套心電圖診斷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別給出各心電圖的診斷及診斷依據。教師通過學生的答案反饋給出第四次課程積分。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是冠脈造影,但由于涉及患者的隱私,手術難度大等原因不便參觀。我們可以啟用臨床模擬手術室,聘請專業的臨床醫師現場指導學生進行冠脈造影的操作,虛實結合攻克教學難點。

(4)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為了讓學生建立初步的臨床診療思維,我們此次教學單元設置在附屬醫院的臨床示教室。教師在示教室講授冠心病診斷及治療的相關內容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跟隨一位主治醫師進行冠心病的教學查房,主動采集患者病史資料后回教室展開病例匯報及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與臨床醫師實時提問,小組成員回答,最后教師對各小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給出第五次課程積分。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同時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愛患意識和職業責任感。

(三)課后總結評測與拓展

課后教師通過問卷星APP 向學生推送復習題,學生完成在線測試并查看答案。教師使用專業統計軟件,通過教學過程中的五次課程積分和復習題的完成情況,綜合分析學習數據,建立學生的電子學習檔案。對于綜合評分高的學生,可針對性的推送冠心病的最新臨床指南以及前沿科研成果拓展眼界;對于評分稍低的學生,可根據其具體薄弱環節予以單獨指導,推送復習題。再者,教師可組織學生制作冠心病宣傳海報,進入附近社區開展冠心病的宣講工作。此次活動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培養職業素養,為當地的醫療衛生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薄力。

三、教學成效與反思

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了圖片、Flash 動畫及視頻等多種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使課程內容更加直觀立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曾提出,要“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信息化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再是課堂絕對的主導者,除了具備扎實的教學功底之外,教師還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信息化教學與高職教學深度融合已成為一種大勢所趨,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猜你喜歡
心電圖冠心病信息化
冠心病心絞痛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的效果觀察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應用
sST2水平與冠心病預后的相關性分析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義
心電圖機檢定方法分析及簡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思考心電圖之176》
《思考心電圖之17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