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建設研究
——以宿松縣為例

2021-11-27 12:42石亞軍
魅力中國 2021年30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應急防控

石亞軍

(中共宿松縣委黨校,安徽 安慶 246500)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2020 年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是對我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檢驗我們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的一次試金石。加強對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建設的研究,對我們基層政府如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高群眾滿意度和幸福度有著密切關系。

一、宿松縣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面臨的現狀

經過脫貧攻堅決勝決戰之后,我縣實現了脫貧整縣摘帽,正在向著鄉村振興的宏大愿景不斷前進。這幾年國家在扶貧上不遺余力的投入,我縣的公共衛生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基層公共衛生軟硬件方面,可以說是實現的質的飛躍。宿松縣依托縣疾控中心建成了基本覆蓋全縣的公共衛生防控體系。硬件上目前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06 個,醫院10 個,衛生院22 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9 個。其中專責公共衛生機構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 個,血防站1 個,婦幼保健院1 個,衛生監督所1 個。軟件上,全縣醫院衛生技術人員2452 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737 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290 張。

圍繞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建設,緊緊依托“一體兩翼”發展思路,以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為目標,推動公共衛生應急常態化管理,不斷完善以縣委政府主導、縣鄉村分級負責、多方協作和社會參與的基礎公共衛生防控體系。一是衛生應急聯防聯控機制得到完善。建立了政府領導、衛健委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做到信息資源共享、應急舉措聯動;二是縣鄉村公共衛生應急組織不斷健全??h級成立由縣衛健委、縣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等組成的公共衛生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建立相關工作責任制、指導、督查全縣各級公共衛生機構。成立衛生應急辦公室,做到;“四有”(機構、場所、人員、職責);三是公共衛生應急預案管理不斷規范。遵循“風險管理”理念,規范應急預案管理,加強應急預案宣傳演練。

二、宿松縣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建設的不足

這幾年來,宿松縣在基層公共衛生防控方面的投入是看得見的,群眾是切實體會到的,各項建設都邁上新臺階。但是,我縣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方面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凸顯的短板依然是制約我縣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發展的瓶頸。

(一)體制機制不健全。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應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公共衛生防控作為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運行機制體制上存在割裂,不能良性循環?;鶎庸残l生防控能力的建設存在問題,很大一部分就是體制機制不健全方面,過去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幾十年只可能發生一次或者根本就沒有想到會有,所以在體制機制上只是把建設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當做整個衛生事業的一方面,沒有引起真正的重視,沒有建立相對應的應急公共衛生工作機制。只有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才疲于應對,沒有在公共衛生防控能力建設的日?;?、常規化上下功夫,導致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的建設只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二)公共衛生人才短缺。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一個好的公共衛生防控能力形成,起最大影響的無疑是人才,人才培養使用是關鍵。宿松縣地處安徽西南部大別山區。自古交通不便,經濟社會發展相較于東部沿海乃至省內發達地區存在明顯的差距,這就導致無法吸引人才留下來,而公共衛生方面的人才屬于專業性很強的人才,沒有好的條件招才引才,就無法做到長期培養使用。當前,作為我縣公共衛生防控主力縣疾控中心實有人員24 人,無論是技術人員數量、技術水平等方面都難以滿足我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衛生需求,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明顯不足。作為鄉鎮、村級公共衛生人才更是奇缺,全縣大多數鄉鎮、村沒有專業公共衛生人員,大量基層公共衛生工作最終落實到寥寥無幾的鄉村醫生身上,疾控體系明顯支撐不足,基層公共衛生網底薄弱。

(三)基層公共衛生投入不足。宿松縣的財政收入主要靠上面的轉移支付,本地沒有強有力的納稅企業,財力有限,整個縣的投入又要考慮方方面面,最終落實到公共衛生方面就顯得捉襟見肘。比如,按要求鄉鎮衛生院設立公共衛生應急機構,增加縣級疾控中心編制,其設置投入基本比為常住人口1.75/萬配置標準。宿松縣有88 萬人口,需要配置50 人左右的編制,我縣縣級疾控中心目前實有人只有20 多人,遠遠不夠。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保人員業務素質不高,一些民營醫療服務機構,防保人員大多數是兼職、臨時聘用,各種信息報表不能及時收集、填報,處置突發事件反應不迅速,能力不強等等客觀原因也制約我縣基層公共衛生防控的整體能力提升?;鶎庸残l生防控能力的提升是要靠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的,面對這樣一種現狀,我縣的公共衛生方面的投入雖逐年加大但是還未完全到位。

(四)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嚴重滯后。當前傳染病報告和監測系統主要是針對已發的傳染病,對新發、突發、不明原因的疾病的監測敏感度、準確度不高,同時又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撐。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滯后,對應對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過程中,不能有效做到信息的互聯互通,導致基層承擔大量重復、繁重的機械化任務,無法抽身及時應對、分析。

(五)全民應急管理思維未完全形成?;鶎庸残l生工作對于絕大多數的老百姓是不知道的,生病看病治病到村衛生室、縣鄉醫院,而公共衛生方面的概念幾乎沒有,這對于當前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考驗我們黨和政府知識普及能力,針對全民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的普及沒有做到針對性,往往是在重要時間節點重大時刻才進行密集型廣撒網式宣傳,沒有在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上想點子,沒有在全社會形成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的氛圍。

(六)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立有待加強。無法做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各種應急物資及時到位。而市場又無法提供,這些矛盾的背后就是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的建立不足,這些不足涉及到應急貯備目錄輪換、期限、供應鏈、產業鏈等一系列問題。

三、當前形勢下如何加強基層公共衛生能力建設

近年來,公共衛生事件突發,在考驗我們黨委政府執政能力的同時,加強基層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勢在必行,加快建設我縣基層公共衛生能力建設也迫在眉睫,通過對我縣基層公共衛生現狀的調研,在機制體制、人才培養、資金投入等方面著力,是破解基層公共衛生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把建設公共衛生防控能力體系作為一項根本性建設來抓。提高基層公共衛生能力建設關鍵在于要把建設公共衛生防控能力作為一項根本性建設來抓。要高度重視能力體系建設,按照“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常備不懈,將預防關口前移,避免小病釀成大疫”,強化公共衛生防控能力建設關鍵在基層,基層處于第一線,是檢驗公共衛生防控能力最有效的試金石,按照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原則,完善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在風險研判、評估、決策和防控協同機制方面的制度機制。將黨委政府治理優勢同專業公共衛生防控部門技術優勢結合起來,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建成為適合宿松縣特色的公共衛生防控能力體系。

(二)加大對基層公共衛生人才的培養。建強基層公共衛生防控能力,關鍵要抓住重點,這個重點就是要建立以縣疾控中心為龍頭,鄉鎮衛生院、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點的全線公共衛生人才體系,讓他們真正成為基層公共衛生的“健康守門人”。一是持續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推動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與能力建設的高效協同、無縫銜接;二是對公共衛生人才的培養要在“招”和“留”上找對策??h級衛生主管部門每年根據工作需要編制招錄衛生人才的需求和條件,同時在招錄重點專業公共衛生人才上可以采取靈活的方式,招錄合適的人才。對于現有公共衛生人才在使用和培養上要創新方式方法,讓人才留得住、用的好;三是建立全縣公共衛生人才庫,設立“首席公共衛生專家”,賦予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中的決策權、資源調配權和公共話語權。

(三)增加政府財政投入。政府的財政收入每年基本是固定的,如何合理投入到公共衛生建設方面,這考驗的是我們的政府,要加強公共衛生能力建設水平,加大財政投入勢在必行,關鍵是在投入的分配上如何做到公平合理,做到效益最大化。一是加強公共衛生應急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建立傳染病醫院和綜合醫院傳染病房、病床投入,提升實驗室能力,指導發熱門診規范化建立;二是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的核心能力和專業化建設。嚴格落實“專業事情專業人員做”要求,嚴格從業人員的準入制度,提高專業人員占比;通過學歷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提升現有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加大臨床及相關專業公共衛生教育的力度,培養既有臨床技能又具有公共衛生視野的復合型人才;建立“首席公共衛生專家”制度,賦予其重大疫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決策、資源調配、公共話語的權利。

(四)推動公共衛生防控信息化建設進程。用好信息化技術,對提高公共衛生防控能力是一個很有必要的手段。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推動公共衛生防控信息化在疫情監測分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發揮更好的支撐作用。明確縣級疾控中心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指導作用,縣、鄉、村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管理職責,細化信息檔案的分類和資料收集范圍。建立縣、鄉、村醫療信息管理的互通機制;建立縣、鄉、村三級疾病監測管理數據庫,實現區域公共衛生服務資源共享;注重培養一批既熟悉疾病預防控制業務又精通信息化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提高信息采集、跟蹤、分析處置能力,實現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風險監測預警信息數據共享。

(五)推動公共衛生工作普及化程度。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在宣傳上著力。全社會已經逐漸形成了加強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的意識,從各級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到每一個普通民眾對于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的提升也有陌生走近熟悉,作為我們政府要在加大宣傳力度上再加壓,發動官方媒體、民間組織等全社會力量,織牢公共衛生防控最嚴密的宣傳網絡,讓普通老百姓及時準確的獲知相關信息,有利于政府部門開展工作。支持專業公共衛生防控部門形成醫防融合。

(六)分類分重點建設縣鄉村組四級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分級分類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要按照中央要求,采取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采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提高應對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除吃能力的物資保障能力。建立縣級公共衛生應急儲備中心,科學調整物資儲備品類、規模、結構,建立應急物資儲備機制,對無法快速生產采購物資,加強實物儲備并建立輪換使用機制。一是全面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充分發揮我縣兩所縣級醫院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的龍頭作用,輻射帶動全縣醫療服務能力整體提升;二是做強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能力,三是提高村組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反應能力。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應急防控
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流學科建設成效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豬常見腹瀉病癥狀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線 靜待春暖花開
防控疫情 從我做起
情景構建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
應急救援要訣“少 快 短”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中國首個P4實驗室:服務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應急預案的編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