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特征臨床研究

2021-11-27 12:22覃有利
智慧醫學 2021年6期
關鍵詞:研究價值心電圖心肌梗死

覃有利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臨床應用心電圖診斷的主要特征。方法:在2015年3月-2021年3月期間到本院接受治療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隨機抽選50例,回顧性分析方式分析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心電圖診斷結果,分析患者出現室性心律失常幾率。結果:50例患者當中共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2例,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患者8例。缺血性J波患者發生室性心律失常幾率高于無缺血性J波患者(P<0.05)。結論:診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時心電圖診斷價值相對較高,而且表現具有明顯的特異性,診斷準確性相對較高,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心肌梗死;心電圖;特征;研究價值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臨床常見疾病之一,是冠心病的一種,患者出現此類疾病之后因為冠狀動脈阻塞導致血管供血出現急性減少或者急性中斷等情況,最終導致患者發生持續性心肌缺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發病較急,致死率較高,臨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有效改善預后情況。心電圖的主要優點為操作簡單、無創,在初步診斷心肌梗死疾病時比較常用,診斷率相對較高。當前,心電圖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準確性為80%,有20%的患者因心電圖不典型或無特異性表現而被漏診。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特征,現做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21年3月到本院接受治療的患者5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共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范圍41~83歲,平均年齡(54.04±2.32)歲。入選患者經過診斷均不存在陳舊性心肌梗死、惡性腫瘤、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且均為首次出現該疾病。

1.2方法

患者入院接受治療之后均接受心電圖檢查,挑選專人監測心電圖,電壓設定為10mm/mV,走紙速度25mm/s,TP段為等電位線,在J點0.08s后記錄ST段偏移振幅,ST段抬高可由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臟異常如:LVH、束支阻滯、早期復極、心包炎、室壁瘤引起,需要結合臨床癥狀鑒別肌鈣蛋白。收集多個心動周期心電圖,計算其平均值并進行臨床分析。在進行監測的時候如果患者心跳突然加速,T波和P波出現融合情況則需及時調整等電位線,具體選擇PR段。與此同時,還需對患者心電圖定位進行合理規范,具體如下:前壁:V1~V3,前間壁:V1~V4,廣泛前壁:V1~V5,前側壁:V5~V6,高側壁:I、Av1,后壁V7~V9,下壁:II、III、avF。

1.3觀察指標

(1)分析心電圖診斷結果。

(2)比較缺血性J波、無缺血性J波室性心律失常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結果。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結果,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心電圖診斷結果

共選取50例患者進行研究,其中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共有2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共有12例,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患者共有8例,急性下壁合并右室梗死患者共有4例,分別占比為52.00%、24.00%、16.00%、8.00%。

2.2比較缺血性J波、無缺血性J波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發生率

缺血性J波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發生率高于無缺血性J波患者(P<0.05)。詳見表1。

3.結論

心肌梗死在臨床比較常見,老年患者出現該疾病幾率相對較高,隨著近些年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壓力不斷增加,該疾病逐漸出現年輕化趨勢,是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肌梗死與冠狀動脈血管粥樣硬化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患者冠狀動脈血流受到阻礙甚至出現血流中斷情況后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心肌缺血,最終患者心肌因供血不足而出現壞死。心肌梗死主要特點為發病急、速度快,具有非常高的致死率,患者發病之后極易出現心律失常,情況嚴重還會導致患者出現休克情況,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當前,臨床開始重點關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疾病,相關研究表示使用心電圖監測該疾病后其心電圖具有一定的特異性,診斷準確性較高,具有應用價值。

心電圖的主要優點為費用低廉、操作簡單,診斷過程中并不會對患者造成創傷,臨床多個領域均應用心電圖進行監測,采用心電圖診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能夠準確對其梗死位置、梗死范圍以及梗死心肌周圍的供血情況進行反應,為醫生臨床診斷提供重要依據。雖然使用心電圖監測準確性相對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幾率的誤診、漏診情況,以下4種原因可能會導致出現誤診、漏診情況:(1)患者伴有束支阻滯、預激綜合征或者佩戴起搏器,掩蓋患者心肌梗死征象;(2)檢查過程中并未監測和分析R波前后振幅變化;(3)并未重視導聯ST段壓低臨床診斷價值,導致無法充分評估患者實際情況;(4)臨床鑒別失誤,患者尚處于疾病早期階段,醫生需重點關注急性心包炎、變異性心絞痛、心室壁瘤等疾病。不僅如此,應用心電圖進行診斷的時候還需要重視J點的作用,其主要位于ST段波群和QRS波群交匯位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主要作用為提示心室除極結束,表明復極開始。J點之后出現的頓挫即為J波,主要在ST段和R波降低部分之間相連的位置凸顯,形狀為尖峰或者圓頂,振幅在0.05mv以上。有學者指出,缺血性J波可以對患者是否出現急性嚴重心肌缺血情況做出準確提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心電學基質不穩,所以進行心電圖監測時心電圖中會出現J波,或者原本存在的J波會出現增強和延長情況,這種情況表明患者發生室性心律失常幾率極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極易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及時、準確檢測該疾病非常重要,可幫助患者掌握最佳治療時機。心電圖能夠對心肌梗死患者分型進行辨別,而且可以對患者犯罪血管進行辨別。經過本次研究可知,缺血性J波患者出現室性心律失常幾率更高,而無缺血性J波患者出現室性心律失常幾率相對較小,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所以臨床需要對心電圖監測結果進行重視,盡早發現患者缺血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善和預防,有效降低患者發生心律失常幾率,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心電圖改變仍然是診斷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判斷梗死部位、面積是其他手段所不能取代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于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電圖的表現特征及臨床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6):43-44.

[2]郭金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電圖表現特征及臨床價值[J].當代醫學,2019,25(12):171-172.

[3]張靜.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特征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8,25(08):916-917.

[4]沈麗萍,汪自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電圖表現特征及臨床價值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8,47(05):597-599+603.

猜你喜歡
研究價值心電圖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標準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應用
老年人體檢心電圖異常及相關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診急救護理
急診護理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廣元石窟摩崖題記的資料及其價值
臨床表現為心悸的預激綜合征B型心電圖1例
內蒙古民辦高校教育發展現狀與提升的研究價值
中日文化交流中往來物的研究價值
藏羌地區民族舞蹈的現代價值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