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敏灸腹中下部位配合中醫傳統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觀察

2021-11-27 00:54陳祿蓮
智慧醫學 2021年6期
關鍵詞:慢性盆腔炎

陳祿蓮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熱敏灸腹中下部位配合中醫傳統療法治療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簽的方式將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時間段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治療組各30例,前者采用中醫傳統療法,即中藥口服+中藥灌腸+中藥外敷治療,后者在此基礎上聯合熱敏灸腹中下部位治療,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情況。結果:治療組治療后中醫癥候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及治療前(P<0.05)。結論: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熱敏灸腹中下部位配合中醫傳統療法治療后,其癥狀得以顯著改善,可見該種治療方式的優越性。

關鍵詞:慢性盆腔炎;熱敏灸;中醫傳統療法

慢性盆腔炎具有復發率高、治愈難度大的特點,作為女性常見婦科疾病,患者常見性交痛、白帶增多、下腹疼痛及月經不調的癥狀,甚至引發慢性盆腔疼痛及不孕癥等后遺癥,給其身心帶來巨大痛苦。西醫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療,但由于疾病部位隱秘,血液循環較差,多數藥物難以達到有效難度,使得治療效果不甚理想,且抗生素副作用明顯,易產生耐藥性,導致病情纏綿難愈,延長疾病病程。中醫在治療慢性盆腔炎方面經驗豐富,通過中藥、灌腸及針灸等常見治療方式,起到行氣止痛及活血化瘀的效果,標本兼治,使得患者的機體功能得以調節,提高治療效果[1]。熱敏灸通過熱力效應,可加快盆腔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2]。采用抽簽的方式將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時間段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為兩組進行研究,探討不同治療方式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抽簽的方式將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時間段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治療組各30例?;颊咂渚鶟M足《婦產科學》[3]中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納入的患者年齡在18歲以上,對本次采用的中醫無過敏現象。排除惡性腫瘤、精神類疾病及對本次選用的藥物過敏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對照組:最小患者/最大患者24歲/60歲,平均年齡(39.89±3.04)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病程(3.67±0.24)年;治療組:最小患者/最大患者23歲/62歲,平均年齡(40.03±3.05)歲;病程8個月~8年,平均病程(3.72±0.26)年。對比分析顯示以上基線資料一致性良好(P>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中醫傳統療法,即中藥口服+中藥灌腸+中藥外敷治療,口服中藥配方為:烏藥、炒五靈脂、川穹、桃仁、牡丹皮、延胡索、赤芍、當歸及紅花各10g,香附及枳殼各15g,甘草5g,針對白帶異常者,加用土茯苓、黃柏及薏苡仁各10g;針對心煩口苦者,加用夏枯草及梔子各10g;針對下腹炎性包塊者,加用莪術及三棱各10g,采用水煎服方式,每日1劑,早晚各服200ml,月經期間暫停用藥,10d為一個療程。中藥灌腸配方為:紅藤、蒲公英、蒲黃及五靈脂各30 g,當歸20g,煎煮2次,取100ml,每日上午采用灌腸機灌腸治療,指導患者提前排空大便,取側臥位,將灌腸導管緩慢插入肛門,長度約15cm,然后緩慢推入藥液,溫度約38℃,灌腸后指導患者側臥半小時以上,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月經期間暫停治療,共治療3個療程。中藥外敷藥方為:柴胡、桃仁、紅花、枳殼、丹參、敗醬草、雞血藤、透骨草、水蛭、昆布及大黃等,加入酒后蒸熱,外敷于小腹位置,每日2次,每次半小時,每副藥用4次,10d為一療程。

治療組除采用以上治療方式外,聯合熱敏灸腹中下部位治療,尋找腹中下部位熱敏點,選取關元、中級、大赫、歸來、八髎等穴位,依次進行回旋、雀啄、來回及溫和灸,每次取前后1穴進行。其中回灸約2分鐘,以改善局部氣血,雀啄約1分鐘,使得穴位敏化得以增強,來回灸約2分鐘,激發感染,再施加溫和灸,起到疏通經絡的效果。如患者施灸局部出現酸、麻、脹、痛等感覺,灸至以上感覺消失,則表示完成1次治療,約2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月經期間暫停治療,共治療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中醫癥候積分: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內容,對患者癥狀進行評分,如子宮增厚,出現壓痛感或輸卵管呈條索狀壓痛,則記為5分;如下腹部有下墜疼痛感,則記為3分;如白帶增多,伴隨低熱及疲乏感,經期腹痛加重,則記為1分;患者病程增加1年,則加0.5分,積分超過15分為重度患者,10~14分為中度,9分以下為輕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系統,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中醫癥候積分行t檢驗,當P<0.05表示統計學差異顯著。

2結果

治療組治療后中醫癥候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及治療前(P<0.05),詳見表1。

3討論

從祖國醫學角度看,慢性盆腔炎屬于“婦人腹痛”、“帶下病”、““瘸瘕”等范疇,多由氣滯血瘀、寒濕凝滯及濕熱瘀滯導致,疾病為本虛標實之癥,虛實夾雜。治療以利濕清熱、解毒涼血及化瘀活血為主要原則??诜兴庍x擇十幾味藥材,其中香附、烏藥及枳殼可起到活血養氣及疏通經絡的效果;炒五靈脂及延胡索可起到止痛化瘀的效果,諸藥聯合,可起到化瘀活血及疏通經絡的效果。中藥灌腸采用的紅藤及蒲公英,可起到清熱解毒及消腫散結的效果;蒲黃、五靈脂及當歸可起到活血行氣及化瘀止痛的效果,該種治療方式使得藥物直接被直腸黏膜上皮細胞吸收,使得藥物直達盆腔,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使得炎性物質盡快消除,起到良好的消炎、止痛效果[4]。熱敏灸是一種新型的艾灸療法,采用艾條溫和灸,刺激機體反應點,采用熱敏化穴位,誘導經氣感傳,促進經氣流通,使其到達病灶位置,起到調理沖任、行氣化瘀、活血通絡的作用,提高藥物的通透性,進而提升治療效果[5]。中藥外敷使得藥物通過皮膚直接吸收和滲透,改善盆腔微循環障礙,加快血液流通,使得毛細血管得以擴張,減輕水腫,促進炎癥消散,使得患者疼痛癥狀得以緩解。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中醫癥候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及治療前,可見熱敏灸腹中下部位配合中醫傳統療法治療效果顯著,臨床使用價值高。

綜上所述,熱敏灸聯合(中醫傳統療法針灸推拿、中藥口服、中藥灌腸及中藥外敷等)治療慢性盆腔炎,不僅操作難度低,且治療成本低,臨床效果優于單純中醫傳統療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葉美華,秦淑釧,陳鵬典. 熱敏灸任督脈結合膈下逐瘀湯治療氣滯血瘀型慢性盆腔炎臨床觀察[J]. 光明中醫,2020,35(21):3422-3424.

[2]賴斌,譚學鋒,梁錦貞. 熱敏灸配合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觀察[J]. 廣西中醫藥,2019,42(2):17-19.

[3]陳智穎,黃熙理,洪麗美,等. 熱敏灸結合敗醬湯治療濕熱瘀結型慢性盆腔炎40例[J]. 湖南中醫雜志,2021,37(6):67-70.

[4]楊新鳴,黃金金,彭艷. 中藥口服配合灌腸治療氣滯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19):89-92.

[5]喻淑珍,肖開敏. 熱敏灸聯合超短波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J]. 醫藥論壇雜志,2019,40(2):80-81.

猜你喜歡
慢性盆腔炎
針灸配合理療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50例臨床觀察
護理干預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34例臨床分析
康婦炎膠囊聯合丹紅注射液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臨床效果分析
中藥桂苓慢盆湯加味治療濕熱瘀結型慢性盆腔炎臨床研究
婦潔康洗劑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觀察
鈉離子結合康復消炎栓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金剛藤膠囊與婦科千金膠囊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對比觀察
血沉、血小板、C—反應蛋白與慢性盆腔炎的關系
康婦消炎栓聯合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43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