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貼敷聯合按揉足三里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后腹脹便秘癥狀的改善作用分析

2021-11-27 01:10王小麗閔春明
智慧醫學 2021年6期

王小麗 閔春明

摘要:目的:對穴位貼敷聯合按揉足三里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后腹脹便秘癥狀的改善作用進行探討。方法:選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90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采用奇偶分配法分至2組中,即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前者術后實施常規處理措施,后者術后聯合穴位貼敷聯合按揉足三里,對比兩組產婦胃腸功能恢復情況。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更早(P<0.05)。結論:針對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穴位貼敷聯合按揉足三里可促使其盡早排氣及排便,使其胃腸功能得以盡快恢復。

關鍵詞:穴位貼敷聯合按揉足三里;婦科腹腔鏡手術;腹脹便秘

婦科腹腔鏡手術實施后,雖然該種手術安全性高、創口小,但作為侵入性操作的一種,對患者身體機能產生一定影響,受麻醉、機械刺激及組織損傷等因素影響,再加上患者術后因切口疼痛不敢下床活動,使其胃腸功能下降,腸蠕動速度減慢甚至消失,且無法自主排氣,使其出現嚴重的腹脹及便秘情況,不僅增加其不適感,還影響其切口的愈合,使其下床活動時間延遲,影響其恢復進度,使其住院時間得以延長,增加家庭經濟負擔。據調查,實施婦科手術后出現患者腹脹便秘的機率高達80%以上[1],為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采用穴位貼敷及按揉足三里的中醫特色治療方法,可促進胃腸蠕動,提高胃腸動力[2]。鑒于此,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90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為對象,探討穴位貼敷聯合按揉足三里對患者腹脹便秘的改善作用,具體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90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滿足腹腔鏡手術指征;②積極配合研究及調查;③無嚴重婦科惡性腫瘤。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及認知障礙;②存在多次腹部手術史;③不配合研究,中途退出。將其采用奇偶分配法分至2組中,即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觀察組:年齡區間26~68歲,年齡中位數50.23歲;全子宮切除術10例,子宮次全切除術15例,子宮肌瘤剔除術10例,全子宮切除加雙附件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7例,卵巢腫瘤切除術3例。對照組:年齡區間28~66歲,年齡中位數50.78歲;全子宮切除術9例,子宮次全切除術15例,子宮肌瘤剔除術12例,全子宮切除加雙附件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7例,卵巢腫瘤切除術2例,以上患者選取的基線資料均衡性良好(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處理措施,取合適的體位,對實施全麻的患者取去枕平臥位,將其頭部側向一邊直至其清醒。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給予其24h心電監護,給予氧療,加強管道管理,將其妥善固定,并注意引流液的顏色及量;加強飲食干預,術后6h指導患者進食流質食物(米湯),禁食豆類及牛奶等易產氣的食物,待其肛門排氣后,可進食半流質食物(稀飯、面條),待其排便后可恢復至普食。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并逐漸增加運動量,適當給予心理干預,使其負面情緒得以調節。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穴位貼敷聯合按揉足三里,術后6h,采用大黃、吳茱萸、厚樸各10g,小茴香20g,將其研制成細粉,加入姜汁,制作成餅狀,采用一次性敷貼大小約5cm×5cm,貼敷在患者神闕穴,每日1次,每次6h,3d為一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即可。敷藥后按揉患者足三里,指導其取仰臥位或坐位,采用拇指指腹按壓患者足三里,力道從輕到重,直至患者產生酸、麻、脹、痛感,每日3次,每次10分鐘,連續按壓3d為一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即可。

1.3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如術后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系統,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當P<0.05表示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更早(P<0.05),詳見表1。

3討論

婦科手術實施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患者易出現腹脹及便秘情況,如未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易導致腸源性感染及腸粘連等情況發生,使其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祖國醫學認為,手術損傷患者元氣,使其氣血虧虛,臟腑功能失調,導致其腸道氣機不暢,氣虛影響大腸運轉,而血虛使得津液枯少,導致大腸干燥,進而出現腹脹及便秘情況[3]。中醫治療術后腹脹便秘歷史悠久,采用穴位貼敷的方式,使得藥物通過皮膚及經絡傳至病灶位置,不僅有助于臟腑功能的調節,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本次選取神闕穴,其連接經脈臟腑,有助于胃腸功能的調節。肚臍無皮下脂肪,角質層薄,其與筋膜及腹膜相連,毛細血管廣泛分布,局部用藥后有利于藥物的滲透,采用大黃可起到瀉火解毒的效果;吳茱萸可起到溫中止痛的效果;厚樸可起到行氣散結的效果;小茴香可起到散寒止痛及理氣和胃的效果,以上藥物聯合使用對神闕穴加以刺激,可起到行氣潤腸通便的效果[4-5]。按揉足三里,可提高胃腸動力,促進胃腸蠕動,使得胃腸功能盡快恢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更早,可見穴位貼敷聯合按揉足三里可促使患者術后盡早排氣及排便,加快其康復進度。

綜上可得,針對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穴位貼敷聯合按揉足三里可促使其盡早排氣及排便,使其胃腸功能得以盡快恢復。

參考文獻:

[1]程婧、吳晴晴、魏利娟. 穴位貼敷聯合腹部按摩對預防ICU腸內營養患者便秘的療效觀察[J]. 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12):112-114.

[2]劉鳳彬,廖燕錟,蘭花蘭. 穴位貼敷聯合按揉足三里對婦科手術后腹脹便秘的影響[J]. 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0):17-18.

[3]陳鳳鳴,屈玉華. 經典方大承氣湯穴位貼敷干預混合痔術后便秘的療效觀察[J]. 甘肅醫藥,2020,39(9):44-45+56.

[4]張惠珍,吳冬梅,劉珠,等. 中藥穴位貼敷預防及緩解痔病術后便秘療效觀察[J]. 護理研究,2018,614(18):77-79.

[5]楊帆.穴位按摩聯合艾灸足三里在骨科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脹及便秘護理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9,32(15):179-18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