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整合理念的城市軌道交通綜合體地下空間設計策略探究

2021-11-27 10:13楊曉林
家園·建筑與設計 2021年14期
關鍵詞:中庭綜合體軌道交通

楊曉林

摘要:當今時代的社會發展中,地面的交通太過于擁擠,逐漸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出行,從而引起城市以軌道交通為支撐交通體系,軌道交通的建設也帶動了城市地下空間的充分利用,孕育了大量以軌道+物業的綜合體項目,城市軌道交通綜合體地下空間開發也受到了廣泛關注。整合設計也就應運而生,它主要在五個方面進行綜合,即功能、交通、空間、環境以及政策五個方面。

關鍵詞:軌道交通綜合體;地下空間;設計策略

空間作為一個立體結構,城市空間也就是一個立體化的組織,這也就包括地下的結構構成,極大地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對于解決城市用地緊張、交通擁堵有著很大的幫助?!稏|京宣言》曾宣布:根據地下空間充分利用的背景,以地鐵為基礎的都市土地空間立體發展模型——都市地鐵綜合體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

軌道交通綜合體是一個圍繞一個中心所建設的整體,作為核心的就是車站,交通占據主流,其次就是周邊的建筑物,包含地上、地下建構筑物,二者相結合所得到的一體性功能齊全的綜合性設施結構。相較于之前的空間結構以及普遍使用的地下空間來說,軌道交通綜合體地下空間有著極其鮮明的特色,它同時具備了全方位、多種要素綜合在一起且處于動態開放狀態等特征,所以,它的建設也影響城市發展的總體布局。但在實際的設計時,城市的規劃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如軌道交通地下綜合體規模設計不當、功能形態單調或比例失調、空間組織紊亂、環境條件惡劣,以及與地面城市結構脫節等問題。

1 整合設計理念與建構模式

1.1整合理念的提出

整合思維很早就有了,且它的歷史悠遠,在東西方的哲學中都有著深遠的發展。西方的整合思維的發展是由形式邏輯發展到機械論,后來又發展到現在科學發展的系統論。而中國的整合思維則是由發展辯證邏輯發展到有機論自然哲學的思想,這些都體現著系統性、綜合性、和諧的特點。整合的過程是將事物的相同與不同之間的矛盾相互統一的過程。

建筑學和規劃領域當中,西方和中國都有著一定的影響。西方的共生論、結構主義對于整合思想來說,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力。在中國的發展史上,齊康院士提出:整合設計其實以人為出發點,對建筑提出了各種創新概念和設計。

1.2整合設計的建構

整合設計的含義是廣義的整合,不是指單獨的一件事物整合,以盧濟威教授的城市設計整合機制為例,在設計時首先要進行的是整體的建構,而這就需要對它所包含的要素進行分析,然后就是各個部分所能進行組合的所有方式,從而得出最佳的整合方式;最終就是將所有的組成部分進行恰當的整合并加以開放,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使得其成為一個整體,而不是相互為政。軌道交通綜合體地下空間整合設計在城市中存在就是對地下空間的利用以及其與其他因素的融合。

(1)要素構成分析

功能在實現時要承載在空間之上,而功能是軌道交通綜合體地下空間的所存在的意義。軌道交通綜合體地下空間的各個功能分區之間既有一定的聯系,但也是獨立存在的,要想做到完美的整合設計最重要的就是將個功能分區的構成分析清楚徹底。

(2)組合特征分析

軌道交通綜合體隨著地下空間使用功能的不同,在建設時所需要注重的點也是不一樣的,且要素之間組合也有各自的方式,有其本身的特色。其組合方式可以概括為聚合形、豎向空間結構等。

2 整合設計策略

2.1 功能系統復合化

對軌道交通綜合體的空間形態整合而言,功能的整合式整體整合的重要基礎。在大城市規劃尺度的背景下,要決定地鐵車站的發展規模和其功能定位,要按照他所屬的城市的空間定位、車站客流量,以及他在使用時的需要層次來決定。同時,在城市地鐵建設更加完善的前提下,把所有城市地鐵方式整合到一起,以便于將城市地鐵布成更為網絡化的。而在此基礎上,其他商業功能業態所占據的比例也需要得到合理配置,從當今的商業發展狀況來看,合理利用城市地下區域,把可以引用在地下的商業功能移轉至地下區域,并使之充分利用,使其得到充分的運轉,和地上功能相結合,從而形成功能齊全的商業街和購物廣場。

2.2 空間形態多樣化

整個空間形態的整合除了包括軌道交通綜合體地下空間的功能以外,還有就是地上地下空間整體的合理性以及聯系?!冻鞘薪ㄖ惑w化設計》一書中提到過,在研究軌道交通綜合體地下空間的整合方式時,要將城市和建筑看作整體的結構。

對于地下空間的整合方式來說,主要有兩種方式,既包括水平的形態整合,也包括垂直的形態整合,且在水平的形態整合時可分為串聯以及并聯兩種方式。不同的空間整合方式有著不同的特點,優點缺點具在,在實際的工程設計中,要做到揚長避短,運用不同種功能的組合方式構造成高效率的空間形態。

2.3 內外交通聚散系統化

軌道交通綜合體在地下進行分布功能時,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內容,比如說步行街道以及這些功能分區與機動車道的連接處??紤]到銜接問題主要是由于交通方式的快速轉換影響到功能的使用。所以,對于整個交通體系的整合,除了將內部體系和外部體系分別整合之外,還需要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兩者的交界點處的聚散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達到交通方式能夠達到快速轉換的目的。兩者的有機結合重要部分主要是下沉式廣場以及中庭的設計。

(1)下沉式廣場

下沉式廣場的主要作用在于將軌道交通的出站地道連接起來,從而使得交通人流以及地下人流組織的立體化,這就使得流線的交叉點減少,對于減少逆行,繞行,還有就是上下升降的情況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極大地縮短了在內外交通換乘上的時間,提高了效率。下沉式廣場是內外交通進行過渡的核心空間結構,不同種組織形式的交通方式之間的連接是不一樣的,將其進行有效的串聯方式,使得換乘點都處于地下里面,極大地縮減了地上的人流量,減輕了地上的交通壓力,同時,對整個城市的立面幾乎沒有影響。

(2)中庭

中庭可以將各種交通方式的換乘運用的合理化,使得各流線之間是互不干擾的,有其自己的秩序。所以,中庭也被稱為內外交通聯系的樞紐和紐帶??紤]到換乘的方便快捷并且安全,中庭的位置需要設置在主要流線上,對于縮短換乘距離有著很大的作用。當然,在設計中庭時,需要考慮到采光的因素,這樣的話地下空間就有了較好的光照環境,從而對人們辨別方向感來說有著很深遠的作用。

2.4空間環境意象化

軌道交通綜合體的地下空間的建設不僅充分地緩解了城市交通的壓力,也是整個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因素。對于城市意象提出的理論來說,他主要用于展示城市文化和城市底蘊,所以對于地下空間和城市文化的環境意象整合設計應該劃為重點。

城市意象的產生對高密度的人類生存條件而言,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人類生存方式都是充分而和諧的。對各個階層各種社會背景的人而言,都具有巨大的認同感與依賴感。軌道交通綜合體在通常情況下,都有具體的由地下空間所分成的區域。而軌道交通綜合體在形成以后,在他周圍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會作為重要標識,以產生突出的城市形象,從而產生強烈的可識別性。同時,也與整個城市的地域功能和心理感受有機的聯系在一起,以保證整體的城市景觀質量。

2.5政策傾向性

政府應先期進行統籌管控,使軌道價值更多轉化為公共利益。規劃引導明確目標,主導編制統籌規劃,在片區統籌單元發展目標下,合理確定發展目標:讓每一個城市規劃項目都承載著支撐軌道建設與城市發展的責任。政府主導全程追蹤:借鑒香港、日本經驗,在軌道交通站點地區政府積極介入做好規劃方案,優先確保城市發展和公共利益的需要,保障項目可實施性,并全程跟蹤監督實施。政策創新開展試點:以TOD發展目標為出發點,對城市新建項目中難度較大、公平性及公益性要求較高的“硬骨頭”區域,加強政府主導,劃定特殊項目,嘗試推進一批政府主導的軌道綜合體項目試點。

3 整合設計效果評價要點

在對整體的整合設計進行評估評價時,需要注重以上五個方面的內容,即可達性、協調性、開放性以及標志性。

4 結語

軌道交通綜合體地下空間具有功能眾多、關系復雜、涉及面廣的特點,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建設時需要考慮城市的總體布局。根據不同的城市性質之間的差異以及政策所設的不同,選擇合理的開發方式,將城市建筑和軌道交通整合成一體化,實現“站城一體化”。

參考文獻:

[1]張冰.建筑與結構整合設計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15

[2]龐躍輝.論整合[J].浙江社會科學,2006(5):127-131.

[3]吳良鏞.廣義建筑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1989.

[4]齊康.城市建筑[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5]盧濟威.論城市設計整合機制[J].建筑學報,2004(1):24-27.

猜你喜歡
中庭綜合體軌道交通
軌道交通TOD模式創新引領寧波城市發展
商業綜合體中的兒童娛樂空間設計研究
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監督管理問題探析
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及電力技術探析
德州立天唐人城市綜合體建設項目投資收益分析
城市軌道交通節假日期間大客流行車組織思考與實踐
蝶戀花·寂夜
軌道交通快慢車越行問題研究
軌道交通快慢車越行問題研究
K金 精致細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