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

2021-11-28 10:32祝艷濤
關鍵詞:施工期環境空氣環境質量

祝艷濤

(四川省工業環境監測研究院,成都 610045)

近年來,為了促進工業經濟發展,各地結合自身區位優勢、產業優勢、資源配置優勢或文化傳統優勢,依據相關政策,紛紛建立各類工業園區。工業園區的建立,調整了當地的區域經濟結構,增加了就業,推進了城市化的進程,但大量工業園區的建設,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管理的壓力。隨著綠色、生態、環保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人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為了提高工業園區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決策的科學性,有效降低企業環境管理成本,促進工業園區和入駐企業減少污染物排放,提升工業園區環境管理能力和水平,促進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解決好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至關重要。

為了解決好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前期需對工業園區進行概況調查,充分了解該工業園區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實際建設情況、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技術導則、環評報告及批復文件、工業園區環保設施建設情況,工業園區內主要排污企業相關情況(包括生產工藝、主要原輔材料、主要污染源排放情況及歷年監測報告情況)。在了解清楚相關情況后,針對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狀況制定出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解決方案。

1 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

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包括工業園區建設前環境質量監測及工業園區建成后環境質量監測。

工業園區建成前環境質量監測即在工業園區建設前,通過對工業園區所在區域開展環境質量監測(環境質量包含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聲環境),了解區域環境容量,為開展好工業園區環境影響評價,規劃好園區產業布局,準入企業的引進提供了重要依據。

工業園區運行期環境質量監測即在工業園區建成后,通過對工業園區所在區域開展環境質量監測,通過工業園區建成前后環境監測數據的比對,了解工業園區實施前后主要環境要素的變化和規律,掌握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的變化情況,為工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依據,為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日常監管提供了方向。

2 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不受重視

在現階段,工業園區管理部門對環境質量監測普遍不夠重視,在工業園區建設之前,由于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需要,對工業園區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開展監測,包括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聲環境的監測。但環評通過后,在工業園區建設期間及工業園區建成后的運行期,主動開展環境質量監測的較少,造成在工業園區建設期間及工業園區建成后環境質量基礎數據缺失,無法真實反映工業園區的建設期及建成后環境空氣中各項污染物的變化規律。

其次,工業園區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對工業園區在建設前、施工期及運行期環境質量監測監管力度不夠。

2.2 監測結果不能反映環境質量

在對工業園區進行環境質量前,因對工業園區的產業類型及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狀況了解不足,未制定出適合工業園區的環境質量監測方案,環境質量監測點位不能代表工業園區的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監測因子的選取不能代表反映工業園區環境質量變化,環境質量監測時段和頻次不能代表工業園區的環境質量狀況,因此最終導致監測結果不能真實反映環境質量狀況。

工業園區在建設前期、施工期及建成后運行期對環境監測質量監測的點位、監測因子及監測時段和頻次有不同的要求,如不能根據工業園區的建設周期合理地設置監測方案,監測結果也無法反映真實的環境質量狀況。

2.3 監測技術在環境質量監測時的局限性

在對環境質量進行監測時,一般采取手工監測及自動監測的方式。手工監測為由環境監測現場采樣人員現場采樣,或現場讀取相關數據,并將樣品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自動監測主要由自動監測中心站和各個監測子站組成,中心站由微機控制,進行數據監控、調用、處理、存儲、上傳等,子站主要由樣品采集、空氣自動分析儀、氣象參數傳感器、動態自動校準系統、數據采集和傳輸系統以及條件保證系統組成,無需實驗室化驗分析[1]。

手工監測與自動監測均因監測技術方法的不同,各有其局限性,手工監測的優點是監測因子可實現全面覆蓋,缺點是不能實現在線監控,無法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實時跟蹤,且有些污染物指標有一定的時效性,如不能及時分析,無法真實反映環境質量狀況,此外手工監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否則無法完成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自動監測的優點是能夠實現在線監控,可以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實時跟蹤,能夠保證時效性,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即可實現快速分析,缺點是可實現自動監測的監測因子均為常規監測因子,一些特征污染物目前的監測技術尚無法實現全覆蓋。

3 如何應對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

3.1 重視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

工業園區管理部門應從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重視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的監測,從工業園區建設前、施工期及建成后運行分別開展環境質量監測,為今后開展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現狀分析提供數據支撐,為工業園區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

工業園區生態管理部門應當加大對工業園區建設區域的環境質量監管力度,在環評階段,督促工業園區按照環評技術導則要求,開展環境質量監測,在工業園區建設階段,開展施工期的環境監測,在工業園區建成后,開展好工業園區建成后運行期的環境質量監測。

3.2 優化環境質量監測方案

在對工業園區進行環境質量前,應對工業園區的產業類型及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詳細了解,制定出適合工業園區的環境質量監測方案,根據前期現場踏勘、資料搜集在環境質量監測方案中列明具體的監測點位、監測因子及監測頻次。

在開展工業園區各階段的環境質量監測時,在確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時,主要根據工業園區的規劃,根據環評技術導則及相關要求,在工業園區內及工業園區周邊布設相應的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選擇上不存在唯一解,在滿足監測目的和監測點位數量設置要求的前提下,通常有多個布設方案可供選擇,在布點上應滿足區域點和背景點應遠離城市建成區和主要污染源,區域點應根據該區域大氣環流特征設置在區域大氣污染傳輸的主要通道上,反映區域間和區域內污染物輸送的相互影響[2]。

在工業園區的建設前期,注重環境質量本底監測,對環境質量監測應盡可能地考慮全面,對工業園區所在區域的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噪聲環境質量現狀均應進行監測,而且監測因子的選擇上,應盡可能地將反映環境監測質量狀況的監測因子應測盡測,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因子的選擇應選擇:PM2.5、PM10、TSP、SO2、NO2、臭氧及特征污染物等;監測頻次應按照環評技術導則要求開展監測;在工業園區的施工期,應注重現場施工對環境質量現狀的影響,如工業園區現場施工期間環境質量監測主要關注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及施工期噪聲監測;在工業園區建成后運行期,主要考慮建成后企業對環境質量的影響,故在確定監測因子時,應重點關注常規污染指標(PM2.5、PM10、TSP、SO2、NO2)及重點企業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如VOCs、苯并芘及氟化物等)的監測。

工業園區在建設前期環境質量監測的頻次主要以環評技術導則為準;工業園區施工期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頻次主要以施工周期來開展監測,實時跟蹤施工期環境質量狀況;工業園區建成后運行期,工業園區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應制定長期的環境質量監測計劃,按照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制定出適合工業園區的環境質量監測頻次,針對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噪聲制定出對應頻次的監測方案。

3.3 結合需求選擇合適的監測技術

雖然目前對工業園區開展環境質量時所采取的手工監測及自動監測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根據不同工業園區不同時期的環境質量監測需求,對監測技術進行合理的選擇,均滿足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要求。

在工業園區建設前期,由于要對工業園區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詳細了解,監測因子較為全面,因此建議在此階段選用手工監測;在工業園區施工期,由于施工期環境影響較為單一,且施工周期短等原因,建議在此階段選用手工監測;在工業園區建成后及運行期,由于要對各項環境要素(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噪聲)常規污染指標及重點企業排放的特征污染物進行監測,因此建議在此階段選用手工監測與自動監測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環境質量監測,對工業園區特征污染物及未實現自動監測的監測因子采取手工監測方式,對工業園區環境空氣中PM2.5、PM10、TSP、SO2、NO2及臭氧等已實現自動監測的監測因子采取自動監測。

通過合理的選擇監測技術,可以避免監測技術的局限性,實現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的順利開展。

4 結論

為了使工業園區持續、健康、綠色發展,開展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至關重要,開展好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可以為工業園區環境管理部門提供環境監測基礎數據,為環境管理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可以判斷園區環境質量現狀、環境資源承載力,降低工業園區管理風險;可以助力工業園區重點項目的建設,推動工業園區和企業進一步搞好環境保護工作,促進工業園區綠色發展。

猜你喜歡
施工期環境空氣環境質量
論提升縣域環境質量的現狀及治理思路
2015 款大金龍旅游中巴車發動機故障燈異常點亮
淺析環境空氣自動監測中的質量控制的有效性
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進入施工期
資陽市主城區空氣質量及污染特征分析
環境監理在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的應用實踐
淺析龍開口水電站深槽承載板施工期鋼筋應力監測
長江下游挖入式港池工程的航道行政管理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