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蒗縣森林防火工作現狀及思考

2021-12-01 00:00李慶忠陳遠超李連翔
花卉 2021年16期
關鍵詞:寧蒗森林草原林草

李慶忠,陳遠超,魏 陽,李連翔

(1.瀘沽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云南 寧蒗 674309;2.西南林業大學生物多樣性保護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

寧蒗縣地處滇西北高原橫斷山脈中部川滇交界,俗稱“小涼山”,全縣國土總面積603070hm2,東與四川省木里、鹽源兩縣接壤,南與麗江市永勝縣、華坪縣毗鄰,西與玉龍縣隔江相望,北則與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為鄰。境內居住著彝族、漢族、普米族、僳僳族、納西族、藏族、白族、壯族、傣族、苗族、回族以及摩梭人12 個民族,金沙江蜿蜒流經全境105km,構成北高南低的復雜地勢,兩端海拔懸殊(北部最高點綿綿山的主峰白巖子與南部最低點寧利鄉的金沙江畔子補河口的海拔差是3163.3m)。較大的海拔垂直差異,構成了全縣起伏多變的高山深谷地貌,以及典型的山地垂直立體氣候,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獨特區域氣候景觀,構成了常綠闊葉林、溫性針葉林、竹林、灌叢、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各種生物和生態類型提供了多種環境,使寧蒗成為云南省森林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隨之也給森林防火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

1 森林防火工作現狀

1.1 防火責任體系不斷完善

推行“四條線”目標管理、“五掛鉤”聯系制度。即:政府、林草、天保實施單位、指揮部成員單位逐級簽訂森林防火目標管理責任的“四條線”目標管理制度;縣級領導及指揮部成員單位負責人掛鉤聯系各鄉鎮森林防火工作,林草主管部門班子成員分片掛鉤聯系各鄉鎮,各鄉鎮人民政府領導班子成員掛鉤聯系各村委會(社區),村委會班子成員掛鉤聯系村民小組的“五掛鉤”管理制度,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森林防火的責任體系。

1.2 管控不斷強化

嚴格實行林區野外用火的審批制度;重點加大中小學生和特殊人員的嚴格監管力度,落實監護人員和管理責任;實行網格化管理,加強對重點林區、關鍵部位入山人員的登記;以分片包干的形式加強重點時段和重點防火部位的火源管理;實行群眾輪流義務巡山制度;加強護林員隊伍管理,確保在崗在位。

1.3 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加大

各地會定期在每年的防火宣傳月充分利用電視、手機、廣播、入戶發放宣傳資料、講座等多種宣傳方式,針對“三不”(不懂法、不識字、不懂普通話)的特殊群體(老、少、婦)采用入戶入校面對面宣傳方式。近年來,全縣開展的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方式也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努力營造“人人關注森林防火和共同防火”的良好氛圍。

1.4 督促檢查工作不斷強化

縣森林防火指揮部會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冬季不定期開展林區防滅火工作大檢查、隱患大排查專項工作,堅持以防為主、防救相結合的防火工作方針;嚴格管控防火檢查和巡護工作,實行“誰檢查誰簽字,誰簽字誰負責”的臺賬式管理,并建立健全防火責任追究機制。

1.5 防撲火隊伍不斷壯大

截至2020 年,全縣共建有林草防撲火隊伍19 支275 人,村級護林員106 人,共聘有重點林區管護員176 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生態護林員4450 人,同時轄區每個村委會組建了20 人的義務撲火隊和30 人的半專業撲火隊。

2 寧蒗森林防火工作的思考

雖然寧蒗縣加強了部門協同配合,積極構筑了森林草原防滅火“防線”,但隨著林草機構改革的深入推進,新的防滅火體系還處于磨合期,機構還需完善,加之生態植被恢復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村生活用能結構的不斷轉變,林下可燃物載量超限,防火形勢越顯嚴峻,各項舉措與鄰縣相比較,仍有很大差距和不足。

2.1 林草防火信息化水平低,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由于寧蒗縣云南松純林占比大,抗火性差,一旦起火極易成災,加大了林草防滅火難度[1]。且目前尚未形成縣、鄉、村級防火指揮調度平臺數據體系,一旦發生林草火災仍各自為陣,未能形成統一指揮調度;與毗鄰的四川省木里縣相比較,林火遠程視頻監控基礎設備空白,林區防火通道、防火隔離帶等阻隔系統建設嚴重滯后,防滅火形勢依然嚴峻,防火基礎建設依然薄弱。如毗四川省木里縣已建立3D 地理信息指揮中心、紅外及常規影像監測等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檢測體系;建有防火通道479 條、防火純隔離帶112 條、“路帶水”消防水池3030 口。

2.2 撲火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建設困難

目前,寧蒗雖然建有林草防撲火隊伍19 支275 人,但由于隊員待遇偏低,專業撲火隊建隊難、穩定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加之管理體制不規范,缺乏系統訓練,運兵車輛等未能得到保障,難以實現快速出擊、打早、打小等建立隊伍的初衷,與毗鄰的四川省木里縣相比較仍有巨大差距[3]。

2.3 護林隊伍管理需加強,火險隱患難以根除

寧蒗縣森林覆蓋率很高,其林地面積占整個寧蒗縣國土總面積的84.17%。全縣雖有基層護林隊伍6128 人,但由于森林資源集中連片,缺少天然防火隔離帶,林下可燃物多,無法開展人工計劃燒除,客觀上隱患較多;另一方面,公路、電力等涉林工程遍及林區,進入林區休閑度假人員日益增多,致使林下可燃物嚴重超載,野外火源管控難度不斷增大。同時,部分鄉鎮護林員管理不到位,沒有按照“縣建、鄉聘、村用”的管理要求,落實“誰聘用、誰管理”的責任,火源防范管理措施仍需完善[3]。

3 對策建議

3.1 加強組織領導,壓實責任

進一步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統一工作,認真落實屬地責任,各鄉鎮(街道)、各村要以行政首長責任制為核心,層層落實強化森林草原防火制度,建立森林草原資源管理和火災預防及撲救與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提拔任用掛鉤制,壓實各級黨政的森林草原防滅火、火險隱患排查整治、農事用火、野外火源管控等主體責任。切實從根本上轉變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和防滅火工作是林草部門的事這種陳舊觀念。

3.2 堅持以防為主,嚴管重治,防患未“燃”

各鄉鎮(街道)、各村始終堅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林區野外火源管理,同時各級森林防火指揮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和隱患排查力度,各鄉(鎮)、各村亦要把防火工作細化,落實到每戶每人身上,牢記不把一切火種帶入山中是不可逾越的“底線”,要下最大的決心,采用最硬的措施,從“源頭”抓起,堅決管死林區的野外火源,嚴格審查進山人員、嚴格處理失職人員、嚴格處罰肇事人員。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實行鄉鎮、村級林長制,通過網格化管理,把責任落實到各級黨政主體、各級部門、林區經營單位、區域各類護林員以及管護員,將森林防火工作貫徹落實到每一個山頭、每一塊地、每一個村寨、每一戶人家,甚至是每一個人身上,各地必須要切實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林、防住自己的火,把工作做實、做深、做細。

3.3 強化督促檢查,確保各項防范措施落地生根

進一步強化督促檢查工作,嚴防出現只喊口號、不重落實,制度掛在墻上、措施放在桌上等形式主義的做法,要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抓好全縣森林草原防火和滅火專項整治工作。與此同時,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要充分發揮縣紀委監委、兩辦督查室的監督執紀職能作用,對思想認識不到位、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典型部門和單位啟動問責機制,以最嚴的政治紀律和規矩督促和推動各項森林草原防滅火政策措施真正抓在“點”上,落在“實”上,把“超常規”變成常規工作。

3.4 加大資金投入,加強防火基礎設施及地方專業隊伍建設

借鑒森林草原防火新舉措,以林草資源損傷最小化為目標,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探索防火通道、隔離帶產業帶并建、路帶水、摩托車應急分隊等森林草原防滅火基礎設施的建設及各級地方專業隊伍的建設工作。結合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和防滅火工作現實需求,著力解決林草部門指揮車輛少、運兵車輛不足、車輛老化等狀況。同時,要提高隊員工資待遇,將各級各地專業撲火隊伍的建設經費納入到財政預算中,穩定地方專業撲火力量,不斷提升森林火災的預防能力和初發火處置能力,避免小火釀成大災。

3.5 保持強勢宣傳,營造森林草原防火人人有責氛圍

樹立“美麗公路源于綠色襯托”的意識,強化主要交通要道、林區主干線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和警示,加強通信、新聞、廣電、旅游、民政等各有關部門的組織協調,共同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不斷筑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增強森林草原防火人人有責的社會意識,營造良好氛圍。

3.6 重視安全撲救,堅決避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寧蒗處于高海拔地區、高山峽谷地區、高森林覆蓋率林區,特殊的地形地貌,森林火災撲救極其困難,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人員傷亡事故,歷史上的教訓值得我們常想常思、深刻汲取、警鐘長鳴。故在火災撲救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客觀規律,正確認識自然災害,堅決杜絕“人定勝天”的錯誤思想和片面認識。加強鄰省、鄰市、以及鄰縣之間的溝通、交流和聯防聯控工作,一定要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科學施救”的理念,嚴格執行安全規程,必須先確保安全,做到在火情不明情況下先偵察、氣象不利情況下先等待、地形不利情況下要先規避,不能急于求成、突兵冒進,要切實將救火人員的安全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

猜你喜歡
寧蒗森林草原林草
刊首寄語 林草風采
刊首寄語 林草風采
提高森林草原火災治理能力四川“三州”森林草原防滅火條例獲批準通過
/ 阿壩州“兩會”期間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宣傳 /
關于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的幾點看法
刊首寄語 林草風采
三十二年八千里路的教育牽手
吉林省啟用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科技創新系統
著力做好林草生態扶貧
富滇銀行寧蒗支行開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