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本化理念對高職教育中的醫學生理學管理的應用分析

2021-12-01 10:14李秀紅
智慧健康 2021年8期
關鍵詞:人本化生理學理念

李秀紅

(山西省臨汾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0 引言

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加強了我國對技術性人才培養的重視,通過加大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來使技術性人才的數量增大[1]。將人本化理念應用于高職教育的管理之中,把學生作為主體,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進行全面培養,以此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1 高職教育管理的現狀

1.1 學生主體地位轉化受限

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初高中階段的學習方法不當,導致自身的基礎知識匱乏、文化水平有限,而且學醫的難度本身偏大,一些學生就容易存在厭學、不學等負面心理。在學校進行具體的教育管理施行時,高職院校的學生不能正確了解自己所學的醫學專業特點,從而在對未來職業目標進行規劃時出現不知道該從事何種專業。這種情況使學生在學習中主體地位的轉化不能很快完成,受到嚴重限制,對高職教育管理的工作開展也存有一定的制約性[2]。

1.2 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社會的經濟發展過快,人才市場的需求也逐漸增大,尤其在醫學方面,對于擁有專業的醫學、生理學知識和技術的人才要求也更高,然而高職院校施行的教育管理模式由于過分強調班級的常規化管理,缺少對學生醫學技能的培養和相關知識的發展,使得人才的輸送與社會需求嚴重不相符。而且,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經常出現生活上自理能力不夠、沒有紀律性、衛生習慣不好等現象,使得高職院校的傳統管理模式出現很大弊端。一些單一的模式化管理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也有所限制[3]。

1.3 教育的管理模式僵硬化

如今許多高職院校采用的管理方式有兩種:封閉化管理模式和開放性管理模式。進行封閉化管理模式的高職院校采用了初高中的封閉管理規則,開放式管理模式則是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這就需要學生有很強的自主性和控制能力。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在高職院校中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效果,反而使一些學校在進行管理時出現紊亂現象。由于高職院校又不同于初高中學校,所以在進行這兩種模式化管理時,對學生的行為準則要求不嚴格,導致學生出現集體意識的缺乏,使高職院校在施行教育管理時受到巨大障礙[4]。

1.4 對醫學生理學的重視度不夠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認為本科及以上的學校醫學專業才對未來職業有所幫助,尤其是生理學,無法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治,不屬于臨床課程,加上生理學有些學習機制比較抽象,大多數學生在課上存在厭學、不聽講或逃課的情況,導致自身的生理學知識嚴重缺乏,影響對未來職業的期待,喪失職業信心。

2 人本化理念的含義

人本化理念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方式,著重強調了在進行管理時人的重要性。高職教育中加入人本化理念進行管理,不僅將人富有的主動性、創造性思維與之結合起來,還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人的潛力和隱藏價值,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配合教育教學,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教學質量的提升。人本化理念的主要內涵有以下3 個方面。

2.1 學生作為主體

高職院校使用人本化理念最主要的便是放棄傳統的控制性管理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根據學生自身的醫學知識儲備、興趣、能力等情況進行教育管理,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育方案的實施,這樣才能將學生自身的潛能發揮出最大優勢,使學生可以成為醫療界的人才。

2.2 教育模式的改變

人本化理念主要是以人為主體性實施管理,高職院校在教育管理方面需要做出改變,將學生作為服務的主要對象,把處于管控地位的想法進行轉變,將自己作為服務者,讓學生成為教育中的主體,對學生實施符合的教育模式。

2.3 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教育教學中,學生的個性發展對其自身的成長有很大作用。不管是哪種教育模式理念,都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學生的個性為培養基礎,對學生的個性進行加強培養,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成為全面性人才[5-8]。

3 對高職院校施行人本化理念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3.1 對學生施行教育人本理念管理的必要性

傳統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采用控制性管理模式,即把學生當做金字塔底端的存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管理,對學生做出要求,如學習要認真刻苦、不能犯錯誤、聽老師的話等,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自身的潛能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養成,使學生全部成長為死板型、不懂變通的人,與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的人才完全不相符,阻礙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可能性。這種傳統模式的管理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對創造力的培養,我國醫學界目前急需創新性人才的加入,尤其是關于生理學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實施人本化理念,能加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學生生理學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對高職院校的醫學教育實施人本理念管理尤為重要。

3.2 對老師施行教育人本理念管理的必要性

傳統高職院校經常在教育管理時,對老師的要求也同學生一致,只要求教師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學生取得優秀的專業成績、高分即可。教學模式缺乏創新,只將考試作為學生考察的標準,忽略對學生進行醫學實踐,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不到發展,創新型人才極度缺乏,且這種傳統的教育管理還嚴重阻礙了教師的積極性,使高職教育管理工作出現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加入人本化理念,不僅使學生受到全面培養,還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釋放他們的心理壓力,從而達到促進教育效果的目的[9-12]。

3.3 加強生理學重視的必要性

在醫學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中,生理學是一門重要的臨床基礎課,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為學生在后續課程中的學習如病理、藥理學以及臨床各科的學習有起承轉合的作用,要提高生理學這一醫學教育教學主干課程的教學質量,需要從學生的自身特點出發,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與整合,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將醫學、生理學的專業特點充分體現出來,并且重視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更好地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醫學高職院校的專業培養目標提供良好的服務。

4 對高職教育管理實施人本化理念的基本方式

高職院校實施管理需從2 個方面入手:教師與學生。所以,實施的管理方式都需要以人為主,將人作為主導地位,從中激發人的積極性,將人的潛能進行開發。

4.1 對高職院校的教師施行人本化管理

①明確教師的教育任務:教學是高職院校的教育開展的基本內容,在教師進行醫學知識講授之前,對學生的優缺點要進行了解,分析學生所欠缺的技能與知識,對學生展開針對式的教學方法。如果學生的醫學理論知識弱于實踐能力,老師需引導學生將二者進行結合,使學生的醫學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都能得到提升。關于學生的性格方面,教師要注重德育的發展,學生進行醫學實踐時需要進行適當鼓勵,加強學生選擇學醫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醫學職業道德,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增強。

②制度管理的完善:根據老師的教學方案,高職院校應將老師的教學任務進行明確,并制定目標計劃,這樣可以有效增強老師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另外,一定程度的獎懲機制也能促使教師之間產生競爭意識,加大教師的主動性。高職院校在對教師施行人本化理念管理的時候,還需注意保障教師的生活體系,將教師的生活問題進行及時解決,消除教師的后顧之憂,讓教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③重視教師的學習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是教授學生生理學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重要人物。因此,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理念,擁有豐厚的生理學知識,對學生的儀器操作技能、臨床指導進行培訓,才能使學生做到全方面發展。所以,高職院校應該多鼓勵教師繼續進行深入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對教師工作勝任,且提高教育質量。

④注重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加入人本化理念,教師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由管理者轉變成服務者和參與者,且教師自身的醫學專業水平和學生擁有的技能知識掛鉤。高職院校能否為社會提供專業的人才和學生未來的發展如何很大程度上與教師有關,所以教師是否擁有科研能力也尤為重要。完整的科研體系能使教師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專業水平也有所保障,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建立完整的科研體系來加強教師的科研能力[13-14]。

4.2 對高職院校的教師施行人本化管理

①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是因為成績不好、基礎知識不過關,所以選擇進入高職學校學習相關的醫學知識技能,使未來工作有所保障。對于高職院校學生進行的教學模式大多以培養實踐能力為主,缺少對理論知識的重視。醫學知識的學習本身難度偏大,而且與其他高校學生比較,高職學校的學生素質教育偏差,面對一些醫學現象具有畏懼感,心理承受能力較低,責任意識偏弱。因此,高職教師還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只有將這些方面全部結合,才能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②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教育教學來講,學生一定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尊重學生,把學生作為自己的教育服務對象,與學生交流時,采用平等的態度,這樣不僅可以改善師生間的關系,還能加大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中,教師與學生不能只存在知識的傳播與接收者的關系,更應該作為特定文化的交流者。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當使師生同時受益,二者達到共同進步。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教師也應當進行了解和幫助,讓學生在生活上得到保障,這樣才能使學生全面投入學習中,不受外界因素打擾。

③聽從學生的意愿: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將學生作為主體外,還需要注重學生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多進行發言。在教學時,通過學生自己的想法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培養和指引,建立學生的創造思維;在生活上,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對于學生未來的就業問題,需要讓學生明白擁有專業的醫學知識與技能對未來職業的重要性,對學生學醫的興趣進行激發,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教師對學生進行醫學興趣激發時,不能擅自做主決定學生未來的學醫定位[15]。

④注重學生的德育發展:素質教育的提倡注重學生的德育發展。社會的生存法則是以道德為基礎的。高職院校更應該提倡道德教育,使學生擁有堅定的醫學精神,這樣在社會中才能堅守道德和理想,才能避免“醫生接受賄賂治療患者”等類似新聞的出現。高職教師進行德育教學時,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到全方位兼顧,從細節方面提高學生的德育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16]。

5 結語

在教育中人本化理念的加入,則是將教育進行進一步的加深。如今,高職院校在教育管理中還存有一定問題,加入人本化理念后,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教育質量,為社會人才提供了保障,因此,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加入人本化理念十分必要。

猜你喜歡
人本化生理學理念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環保節能理念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質疑與思考:運動生理學研究的十個問題
低碳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融入
“人本化”視角的高職教育質量評價探討
以“人本化”管理模式促學校高效運行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