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下種植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探究

2021-12-02 09:18李天楚
商品與質量 2021年44期
關鍵詞:藥農中藥材發展

李天楚

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 北京 100000

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區域環境條件復雜多樣,使得我國中藥材種類豐富多樣。隨著中藥材在國際市場上的交易量逐年攀升,中醫臨床治療及中醫養生方法在國際上日益發展壯大的影響力,中藥產品在全球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不斷攀升。中藥以其獨特的療效日益得到國際醫藥界的認同與青睞。利用林地種植中藥材,發展林下特色經濟,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推進地區的產業發展,促進農民致富。

1 林下種植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現狀

依據中藥材標準種植園分布情況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藥材資源流失破壞嚴重,許多中藥材來源仍靠野生采集為主,有些引入栽培的品種發展也不穩定,存在許多問題。然而由于栽培管理不規范造成品種退化嚴重,產品質量不穩定;隨意跨區引種栽培,使產品失去地道性,并且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對地區藥用植物林下栽培品種、面積、中藥材產量、生長條件及存在問題等情況進行調查尤為必要。中藥材產業發展標準化、規?;?,是提高中藥材品質,提升市場競爭力,拓寬銷售途徑,提升價效益最根本的途徑。通過調查林下中藥材種類和種植面積結果顯示,林下種植缺乏規范化的管理,有的藥農不按技術規程操作,缺乏質量意識,亂施肥、亂施農藥等原因,造成一些藥材質量達不到國家質量標準的要求,這樣就影響了產品在市場上的交易份額,導致收益不高,進而影響了藥農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1]。

林下種植中藥缺少規范化、標準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過度采集野生中藥材資源導致稀有藥材瀕臨絕種。由于近些年林藥資源過度采挖和毀林開荒,致使林下藥材資源越來越少。栽培和產地加工環節不規范,導致種質資源混亂、品種退化,使得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等原料藥材有效成分不穩定,進而影響了藥效。二是林下栽培管理技術方面較為落后,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農民從栽種到采集等林下管理過程中不按標準化種植,依靠傳統經驗,管理粗放、農藥和化肥使用混亂,不采用綠色有機的方式,導致農殘和重金屬超標,從而影響中藥材的滯銷,影響了經濟效益。三是缺乏專業中藥種植人才、種質資源混亂。林下種植的群體大多是老藥農,青年群體中有技術的人員也較少,缺乏先進科學種植技術指導,種植技術落后,并且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強,對市場中藥材行情了解較少。加之種源混亂,質量參差不齊,使中藥材成活率、生命力弱化,進而使藥性品質降低。四是政府扶持尚需加強精準化。加大藥農技術上的培訓,對市場行情的了解,網絡信息化的培訓,專業栽培標準化的培訓,大力引進種植人才并留住人才。五是品種種植區域選擇不規范,林下種植,是發展林下經濟模式最常用的套種模式,林下中藥材受生態環境影響大,對土壤、水文條件、光照、氣溫等環境因素要求嚴格。合適的種植區域,不僅能訓化野生品種,還能保存藥材的道地藥性。六是產地采集加工技術和貯存不標準不規范,許多藥農并不根據中藥材的生長規律進行適時采摘,只是盲目追求短暫的經濟效益,不分季節,過分采摘或錯過適摘期,錯過了有效成分最高的采摘期。許多藥農在產地加工過程中并不按照中藥炮制標準。技術落后,成分流失、遭受污染、入藥部位混淆,或者由于存儲不當導致發霉,進而影響中藥材的加工質量,造成有效成分流失,無法保證藥品的安全和穩定。

2 林下種植中藥材產業發展對策分析

2.1 規范林下管理種植制度,拓寬中藥材市場

規范種植中藥材從源頭上保障中藥材的品質,打開國內外市場。中藥材新產業的發展不只局限于國內,還要打開國際市場,要想讓中藥材走出國門,就必須保證中藥材的品質。規范林下管理,標準化的種植尤為必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要選擇優質種源并且選擇栽培馴化較成熟的品種,選擇當地優勢的品種,比較容易適應林地環境,進行大規模標準種植。好的種質不僅能抵御抗病、抗蟲害,還可以減少農殘,最好的保留有效成分。二是使用專業的化肥和農藥,標準化噴施。在病蟲害防治上,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減少農藥殘留,也可以利用燈光等物理方法進行捕蟲等。也可采用輪種套作等方式,改善土壤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三是提高中藥材檢測技術,在中藥有效成分最高的時期進行采摘。

2.2 加大資金扶持,發展特色化產業

積極開發系列優質名牌產品,通過高品質定位和廣泛宣傳途徑,以結合當地特色中藥材特點融合多種產業,創新經濟模式,打破陳規勢在必行。中藥材產業可以和旅游觀賞休閑業、藥品生產企業、食品加工業、保健品行業、化妝品企業、畜牧獸醫業等多種行業多種模式相結合,優化產業結構,創新經濟發展模式。如可以開發適合林地種植且具有觀賞價值的中藥材品種,來開發別具特色的旅游項目,開發旅游文化產業,將喬木和灌木類中藥材開展間作模式,適用于林地畜牧養殖,為林地生態環境保護,土壤等條件的到改善等優勢。根據中藥材的特性,大力發展地域文化特色,找出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產業鏈,政府從資金投入方面進行合理傾斜,逐漸擴大產業發展規模。增設食藥同源特性而中藥材產業,招商引資,吸引頗具實力的企業進行投資,實現產地和企業的訂單模式,不僅有助于打造道地藥材品牌特色,還保證了農民的穩定收入,進而有利于企業長期平穩發展[2]。

2.3 加強專業化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加大科研力度

藥農的專業技術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中藥材品質的好壞,現階段農村勞動力年齡偏大,大部分地區都是老藥農在種植中藥材,農村青年勞動力流失率較高,思想上存在偏執,對新興事物接受程度不高,藥農學歷和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靠經驗種植,對先進的生產技術掌握并不專業,所以提高農民素質,加大專業技術培訓勢在必行。一是要提高藥農對現階段中藥材發展政策方面的解讀,了解中藥材相關新市場動態訊息。二是要加大藥農在相關法律政策上的培訓力度。三是要加強林下種植管理方面的培訓,如何選擇適宜的種子或種苗,合理施肥、防治病蟲害、合理地進行灌溉,適時采栽等等。加大對氣象方面、土壤肥料的使用方面、農業使用材料的選擇、環境保護等農業基本常識的培訓。四是要引進專業人才,留住人才,引進青年人才,融入到中藥材種植生產中來。五是培訓農民對網絡信息相關技術的培訓,善于利用網絡平臺及時了解中藥材先進的栽培生產技術和市場的最新動態,及最新國內各大藥材市場的品種藥的價格走向,隨時了解市場熱點及人們需求。六是引進中藥材生產企業和相關科研單位,完善產地中藥材檢測手段,進行野生中藥材資源的選育、種子資源庫的建立等科研項目的研究,進而制定適用于產地的規范化種植制度,進而提高市場競爭力[3]。

供給側結構改革下優化中藥材產業結構,拓寬銷售途徑。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著眼于中藥材產業結構。大力引進和發展龍頭企業,以實力強勁的中藥企業帶動產地種植和加工等環節,優化種植、生產、銷售等產業結構體系。通過專業合作社或中介組織,龍頭企業要積極開拓市場,與林下中藥材種植農戶實行“訂單”生產。依靠政府支持和引導,改變單一的生產模式,發展多種林下經濟模式,向高科技中藥材種植領域發展,提倡綠色健康中藥材種植生產模式發展。在互聯網+中藥時代背景下,拓寬中藥材銷售途徑,給中藥材拓寬銷路,打破了營銷的限制,加之微信、支付寶、手機銀行等支付手段的方便快捷,也給中藥材銷售模式帶來了契機,或批發、或零售、或精品零售加工等。而不是簡單的局限在藥販產地收購和農貿市場交易模式,不僅給農民帶了方便,也給供應商在節約成本的同時,也變相的給農民帶來了更加豐厚的收益。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便捷,進而建立中藥材電子商務模式,在政府引導下,配合農村合作組織在林下中藥材資源合理利用下,契合國內大型中藥材交易市場的需求,加之物聯網的方便快捷,也給中藥材的銷售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交易平臺,方便林下種植和藥材市場銷售對接,與此同時實時了解市場需求,調整投資方向,盡量減少盲目投資、種植、生產等,把握市場方向跟上時代的步伐[4-5]。

2.4 科學選擇種植區域

結合土地政策,根據中藥材自身的生長特點,選擇合適的種植區域,對有開發價值的閑置林地,進行合理規劃,選擇合適的栽培品種,同時應依據風土民情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如資金上的支持等。鼓勵中藥研發企業深挖特色藥材應用途徑、稀少中藥材野生品種的馴化,良種選育等技術行研究。從林業政策來看,落實林地所有權,鼓勵開展中藥材套種等多種模式,確保林地生態環境不被破壞,并持續穩定的像良性方向發展。按照區域氣候的土壤條件科學發展林下中藥材,要選擇適合市場需求量大的品種,結合品種特點選擇林地栽培區域,考慮排水設施建設、土壤肥力、光照條件、林木種類、降雨量等因素進行合理規劃。

2.5 加強中藥材產業發展,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提高中藥材產業化發展藥,需完善社會化服務設施,一是要引進高素質、高科技人才,提高中藥研發機構的科研能力。二是大力規范中藥材交易平臺,重點放在中藥材交易集散地的內涵型建設,如中藥材網絡信息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建設,給供應商、經銷商、藥農一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三是加強培訓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方便藥農的電子閱覽圖書館、通過微信等平臺傳播中藥種植加工技術訊息等內涵性設施的建立。四是完善產地加工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廠房、設備等,加大生產設備投資,引進技術人才,并留住人才,指導中藥材規范化種植。五是增加籌集資金的渠道,根據中藥材的特點,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合理劃分林地資源,是林下中藥材形成特色景觀,大力發展旅游休閑等特色文化產業,促進中藥產業的收入。六是保障中藥材銷售供應渠道,加大企業、科研機構和產地的緊密聯接,扶持需求量大的品種,以企業訂單的模式來保障藥農的產品銷路,使藥農和收購商長期合作穩定發展。七是延伸中藥材品種產業鏈條,將具有養生保健功效的山野菜、中藥材等加工應用到食品、化妝品、工業用品等等,加強宣傳力度,做好宣傳保障。八是完善中藥材產品檢測體系,完善產地的種植、采集、加工等檢測手段,確保藥材質量。九是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建立中藥材產業化資源所帶來廢棄物處理利用平臺[6-7]。

3 結語

綜上所訴,應轉變發展觀念,打造良好的林下種植中藥材產業開發環境;加大資金扶持,發展特色化產業;規范林下管理種植制度,從源頭上拓寬林下種植中藥材市場;加強專業化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加大科研力度;強化領導,規范藥材市場,打造現代化林下種植中藥品牌企業;科學選擇種植區域;加強林下種植中藥材產業發展,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猜你喜歡
藥農中藥材發展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中藥材促農增收
河灘地建起中藥材示范區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我欲為人
教師發展
每個人都是別人的天堂
每個人都是別人的天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