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腔京韻話京胡

2021-12-02 04:42伊夢
金秋 2021年6期
關鍵詞:京胡胡琴唱腔

◎文/伊夢

京胡是清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隨著京劇的形成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的弦樂器,至今已有200余年歷史。最初并沒有“京胡”這個名稱,籠而統之的還是叫做“胡琴”,據說一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才開始改稱“京胡”。京胡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其名稱也是因為用于京劇伴奏而來。

最早的京胡,琴桿短,琴筒也小,用軟弓子(不張緊弓毛)拉弦,為了能拉高調門,高檔的京胡會蒙上蟒皮(一般都用蛇皮)。

到了19世紀開始出現硬弓,且逐漸成為主流。至今,在安徽、山東、河南、四川等地仍保留有用軟弓演奏,音色較硬弓演奏的柔軟,并有一種特殊的碎弓效果,對演奏技巧的要求也很高,而硬弓的發音則剛勁、嘹亮。

20世紀上半葉,隨著京劇演員不斷降低音高,講究行腔圓潤,京胡的結構也隨之變化,琴桿、琴筒不斷加長。

20世紀30年代,京劇空前興盛,京胡的制作也出現了繁榮時期,不但樂器行業的牌匾改為胡琴鋪,就連京劇界的名琴師們也招聘工人制賣起京胡來。有的在制作工藝上采用打光劑代替打蠟,使竹皮表面光澤細潤,深得愛好者的稱贊。

眾所周知,京劇起源于清乾隆五十五年的徽班進京。當時,安徽的“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個徽班,陸續來到北京演出,他們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曲調和表演方法,逐漸融合、發展成為今天的京劇。京劇的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為“皮黃”。

京胡是“皮黃”音樂的代表,它是伴著“皮黃腔”的逐漸形成而發展起來的。京胡具有神奇而響亮的音色,能在潤腔韻味上與演員的嗓音、唱腔熨帖地結合,完美地體現出京劇的特色,成為京劇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伴奏樂器。

京胡乍看起來模樣差不多,其實也有很多品種,常見的有紫竹京胡、染竹京胡和白竹京胡,此外還有羅漢竹京胡和鳳眼竹京胡。

有人可能會覺得京胡只能給京劇伴奏,表現方式比較單一,這其實是一種誤解。首先,京劇是全國性的劇種,地不論南北東西,人不分南方北方,喜歡聽京劇唱京劇的大有人在??梢赃@么說,但凡京胡響起,不論是現場演奏還是播放錄音錄像,都會立刻把人帶入那熟悉的京腔京韻之中,或頷首閉眼聆聽,或打著節拍跟著哼唱,那是一種打動心靈、沁入骨髓的精神享受。

京胡發展到當今,已經不再局限于伴奏樂器的角色,它經常會以獨奏的形式登上音樂大舞臺。名聞遐邇的京胡協奏曲《夜深沉》便是代表作之一。這種協奏曲,其伴奏團隊可大可小,伴奏樂器少則七八種,多則一二十種,大略統計一下有二胡、琵琶、月琴、古箏、嗩吶、笛子、貝司、架子鼓以及編鐘、鑼、鼓、镲、木魚等等。

除過《夜深沉》,京胡獨奏曲還有很多,如《梁?!贰锻ぁ贰睹坊ā贰队呵贰顿F妃醉酒》,都是大眾耳熟能詳的。

最近筆者看到一個視頻,是美女演奏家周佑君用京胡自拉自唱,演唱《我的中國心》,也頗有一番韻味,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打開視頻欣賞一下。

當然我們也必須看到,京胡畢竟是為服務京劇唱腔而誕生的,由于音域比較狹窄,所以它的局限性也很明顯,離開京腔京韻,似乎就把京胡的魂魄拿走了,這也是很多民族樂器(全世界都一樣)的局限之所在,如維吾爾族人喜愛的冬不拉,蒙古歌曲離不開的馬頭琴等等。也可以這么認為,那些特色鮮明的民族樂器,以其最具有地域性的表現形式,成為音樂世界里的一朵艷麗的花朵。

猜你喜歡
京胡胡琴唱腔
從音樂唱腔角度談越劇跨性別扮演藝術的歷史發展
穿越皓月的胡琴聲
胡琴悠揚醉美藝術之鄉 民樂沃野奏響時代旋律
“任派”唱腔——憶任哲中
官中胡琴與角兒胡琴
漫談京胡
最后的“京胡圣手”燕守平 他有一把百年京胡 歷經幾位名家
戲曲中唱腔與伴奏的關系
我,京胡和電腦
倪同芳唱腔集首發新聞發布會暨收徒儀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