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纖維檢驗、提高紡織品質量的途徑探析

2021-12-02 21:17王永正
紡織報告 2021年6期
關鍵詞:紡織品紡織纖維

王永正

(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102)

目前,紡織纖維定性檢測方法很多,每一種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隨著科技的發展,高新技術、設備已在紡織行業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在紡織纖維檢測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影響紡織品檢驗的因素及檢驗方法,并總結出提高紡織品質量的有效途徑,可供參考。

1 影響紡織品質量的因素

1.1 纖維靜電

在紡織品的生產過程中,無論是哪種纖維,都會產生不同強度的靜電。若纖維抗靜電能力不足,就會導致根絲飄動、紗線打結等情況。由于纖維的抗靜電性能較差導致的各種質量問題,不僅會浪費原材料,還有可能影響國際紡織品貿易的成交率。因此,在進行纖維檢驗時,必須控制纖維材料的抗靜電性能,使其靜電值保持在允許范圍內。

1.2 僵硬纖維

僵硬纖維通常會在整經過程中出現問題。整經工藝是將特定根數的經絲,按照客戶的要求設定長度與寬度,平行卷繞在經軸上,然后將經軸安裝到紡織機械上,制成相關的紡織品。但當滾軸上有僵硬纖維時,整經機的速度會突然變慢,在影響工作效率的同時,還會出現整經斷頭問題,這就需要大量人力修復處理,相應的抽檢工作也耗時費力。因此,做好纖維檢驗分選能有效避免整經斷頭問題,提高生產效率。

1.3 纖維卷曲度

以前纖維品種比較單一,純紡棉紗所產生的毛羽,可以通過靜電來表現卷曲性能。當使用兔毛、錦綸等高檔纖維進行混紡時,兔毛的卷曲度和其他纖維的卷曲度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情況下,卷曲度過大很容易產生靜電,為后續生產帶來諸多不便。因此,要想提高生產質量及效率,必須熟練掌握相關的生產工藝,控制好纖維材料的卷曲度,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

1.4 條干勻度

一般情況下,紡織品的質量與紗線密度有關,而且條干勻度決定了紗線的均勻程度。因此,在紡織過程中,若不注重條干勻度的調整,很容易導致機械設備發生故障,生產出各種帶有瑕疵的紡織品。比如及時調整腈綸纖維,能有效避免其受熱后體積過大,影響條干勻度。此外,還應保證并條次數達標。

2 影響紡織品纖維質量檢驗的因素

2.1 檢驗樣本被污染

紡織品檢驗是一項耗時較長、專業性較強、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由于紡織品都是批量生產的,檢驗工作煩瑣。若待檢樣品在檢驗過程中被污染,很容易導致紡織品纖維的相關檢測結果不夠精準。

2.2 檢驗人員業務不精

紡織品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紡織助劑配比通常不合理,若在檢驗時,檢驗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很難準確判斷纖維上是否有錯誤的試劑。若仍然采用常規的檢驗試劑進行配比,就會導致檢驗結果不符合實際情況。

2.3 檢驗設備的局限性

一般情況下,紡織廠的纖維抽樣檢測都是先用儀器設備檢測之后,再由檢測人員對儀器的檢測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但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檢測試劑的相關配比不符合實際情況或者檢測儀器、設備因為年久失修而發生故障等問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率[1]。

3 紡織品纖維檢驗的具體方法

3.1 燃燒法

根據纖維的燃燒情況鑒別纖維。比如棉一遇到火立即燃燒,離開火時不會自動熄滅,產生的氣味就像燒紙一樣,殘留物一般為極易飄散的粉狀。羊毛、絲等蛋白質纖維在燃燒時,緩慢結成小球,離開火焰后產生類似燒頭發的氣味,殘留物一般為黑色固體顆粒,一捏即粉。合成纖維在遇到明火時,會出現收縮,纖維受熱熔化、硬化成顆粒。錦綸燃燒會產生氨臭味白煙;滌綸則在燃燒時產生辛辣味的易碎殘留物等。

3.2 溶解法

溶解法具有操作簡單、準確性高等優點,可以根據纖維對相關溶劑的不同溶解度,鑒別纖維的種類。比如,錦綸可溶于濃硫酸,而滌綸要在煮沸的情況下才能溶于4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因此,可以在各個容器內放入相關的纖維試樣,然后加入適量溶劑,控制在合適的溫度下,保持5~15 min,搖動容器,觀察試樣的變化情況,以此判斷紡織品中纖維的類別[2]。

4 提高紡織品質量的途徑

4.1 深化纖維檢驗工作改革

為了滿足纖維內外貿易的相關需求,應加強中央機構對地級纖維檢驗機構的統一領導,實現業務上的統一規劃或管理,力求纖維檢驗系統的整體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獲取國際組織的相關認可。強化分析檢驗進度的各項指標,找準質檢體制改革工作存在的困難,制定深化改革的方案,積極落實相關的扶持政策,進一步規范棉花公正檢驗工作。制定公正檢驗工作質量的可操作性考核指標,完善纖維國家標準體系。

積極扶持國內優勢紡織產業,使國內纖維標準快速與國外標準相融合,做好新示范區建設項目立項申報的組織協調工作,進一步做好棉花示范區相關項目的驗收準備。實現蠶繭主產區植桑養蠶規?;?,統一優質蠶種及其養殖行為,有序開展桑蠶質量檢查與干繭質量的評價工作,以此提高蠶繭整體質量[3]。

在纖維檢驗職能方面也應做好同步變革,比如制定相關的技術規范、政策宣傳方案等,將纖維檢驗職能轉變為社會化服務職能。各行各業都有行業風氣,因此必須嚴格落實行業責任制,認真解決操作不規范、弄虛作假等問題。利用各種信息渠道做好纖維質量全面監管工作情況的分析、匯總和溝通,為纖維檢驗過程中新儀器、發展方向以及質量情況等方面信息的收集、分析提供技術上的支持[4]。

4.2 引進先進技術

目前,紡織纖維定性檢測方法不勝枚舉,美中不足的是各種檢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隨著纖維品種的增多,這些方法已經無法滿足一些混紡產品的檢測需求。比如化學溶解法,雖然能有效鑒別混紡產品,但檢驗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藥劑,不僅會危及相關檢測人員的身體健康,還可能會因為相關廢液的排放污染周邊環境。因此,引進先進的纖維檢驗技術十分必要。

采用無需制樣的拉曼光譜技術,就能實現樣品零接觸檢驗,可提供便捷無損的定性定量分析,畢竟分子的振動頻率就相當于拉曼位移,不同纖維分子的能級結構是不同的,因此,拉曼位移也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利用拉曼光譜技術,不僅能分析紡織品的成分,還能對其染料進行鑒定。

4.3 注重人才培養

纖維檢驗機構在招聘人才時,不能盲目尋找高學歷人才,最重要的是先將人才聚集在一起,然后對新老員工做好相應的培訓,避免人才流失。雖然人才的專業技術必須過硬,但最基本的團隊合作與職業素養也是不可或缺的。無論什么領域的人才,都應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

因此,纖維檢驗機構首先應給相關的人才做好定位,根據自身需要確定是要引進技術型人才,還是技術管理型人才。畢竟不同實驗室的情況不同,對應的人才選擇標準也不一致,必須有明確的人才選拔機制。人才引進之后,應及時更新技術理念及相關知識,重點培養專業技能與服務能力。在進行人才管理時,可以充分利用勞動合同制約人才流動行為。為了提高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可以完善獎懲制度,既能明確責任,又能嘉獎表現好的員工,促使纖維檢驗人員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我價值[5]。

4.4 創新紡織纖維檢驗監管模式

為了提高檢驗準確率,可在檢驗之前全面了解現代的新型纖維。按照檢測需求選用最佳檢驗設備,然后通過完善新型纖維檢驗比對系統,獲取系統提供的有效檢測數據,順利開展后續的纖維檢驗分析工作。再根據現有的新型纖維檢驗技術,制定較為實用的監管制度,安排專業能力強的監管人員,有效監管新型纖維檢驗過程,使纖維檢驗工作規范化進行。

對于一些特種動物纖維檢驗來說,也可以建立相關的纖維比對系統,利用新型技術對相關數據進行有效分析,順利進入纖維鑒別環節??梢酝ㄟ^顯微鏡或其他系統設備,對需要檢驗的纖維進行有效比對,鑒別出動物纖維的種類之后,再進行相關的質量檢測,與此同時做好相關的質檢記錄。由于動物纖維可能出現衛生方面的風險,應在該類纖維做好可用性測試之后,再投入紡織生產。因此,在建立纖維檢測部門的同時,還應設置專門的質量監管部門,確保纖維材料的質量及安全性能[6]。

此外,在進行檢測時,可以在原有的纖維比對系統中,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強化纖維檢驗人員的執行力,促進紡織產業的高質量、高速發展。

5 結語

目前,紡織纖維檢驗技術正在不斷進步,新型設備也越來越多,但是能夠掌握前沿技術的纖維檢測人員較少。因此,紡織企業應重視先進技術、高端人才的引進,全面了解紡織品質量的各種影響因素,選擇最合適的檢測方式,并加大纖維檢驗工作的監管力度,使纖維檢驗工作規范化進行,促進紡織產業的穩健發展。

猜你喜歡
紡織品紡織纖維
澳洋紡織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紡織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應用
《紡織品織物折痕回復角的測定》正式發布
解鎖先進功能纖維
紡織屆的“兩優一先”
纖維的無限可能
跟蹤導練(一)
2017年1~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進口商品結構統計
2017年1~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商品結構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