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和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子宮肌瘤的相關性分析

2021-12-03 08:52佘昊清高禎王明波
婦產與遺傳(電子版) 2021年3期
關鍵詞:肌瘤淋巴細胞血小板

佘昊清 高禎 王明波

子宮肌瘤是子宮良性平滑肌腫瘤,影響育齡婦女的健康,是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見癥狀有:月經異常、長期經量增多可出現貧血、肌瘤增大時壓迫膀胱出現尿失禁、壓迫腸管出現便秘;同時也影響生育能力,妊娠過程中增加了并發癥的發生[1]。子宮肌瘤也是女性子宮切除術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目前,關于子宮肌瘤發生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眾多危險因素與子宮肌瘤的發生有關,包括生物學因素,種族因素和生活飲食方式等[2]。子宮肌瘤的流行病學調查提示肌瘤與炎癥反應有一定相關性。炎癥與腫瘤的關系于19世紀已有相關研究,系統性炎癥反應和腫瘤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是惡性腫瘤癥狀特點之一。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leutrophil lymphoyte Ratio,NLR)與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作為新型炎癥標記物,在心血管及腫瘤疾患中常用于疾病預后的監測,是較為穩定的炎癥狀態反應指標,有容易獲取、醫療資源消耗低等優勢。但良性腫瘤如子宮肌瘤與NLR、PLR研究較少,本研究分析NLR和PLR與子宮肌瘤的相關性,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依據[3-4]。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東莞東華醫院手術治療且病理診斷為子宮肌瘤患者265 例(A組),患者平均(41.58±6.68)歲,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或既往有卵巢惡性腫瘤或交界性腫瘤病史的婦女不包括在內。健康女性、輸卵管生殖手術但沒有子宮肌瘤證據的女性為對照組,共計251 例(B 組),患者平均(38.84 ± 11.89)歲。記錄兩組人員妊娠次數、分娩次數、月經周期、經期情況,測量BMI,兩組均進行術前血常規檢驗。

二、實驗樣本的采集及檢測

(1)血漿和全血標本采集:所有被檢者均于入院后第二天清晨空腹抽靜脈血6 mL,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添加劑(抗凝劑)為EDTA-K2。

(2)血常規:血常規檢測采用SYHN1X自動血液分析儀,采用電阻抗法血液分析儀,試劑為儀器配套試劑。

三、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妊娠次數、分娩次數、月經周期、經期情況、BMI差異。

(2)比較兩組PLR和NLR差異。

四、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資料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

結 果

一、一般人口學特征

肌瘤組女性經期時間較對照組長,BMI 指數更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比較孕、產次、月經周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二、檢驗項目比較

兩組的血紅蛋白、血小板、中性粒、淋巴細胞、PLR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間NLR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檢驗項目比較

三、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資料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

通過Logistic 回歸分析發現血紅蛋白、血小板、中性粒、淋巴細胞、PLR對于子宮肌瘤的預測準確率為71%,對于對照組預測準確率為69.3%,總體的預測準確率為70.2%。目前尚未應用于臨床,預測的精準度也不夠,但是對于子宮肌瘤的預測研究有一定的價值(詳見表3)。

表3 研究對象血紅蛋白、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PLR、白細胞與子宮肌瘤關系的Logistic回歸分析

討 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的腫瘤之一,許多患者無明顯癥狀,很難真實評估其發病率,目前其發病機制也尚未明確。許多研究認為肌瘤與炎癥存在一定的關系。最近的研究表明,良性和惡性腫瘤與全身炎癥有關,均有繼發性血液學的異常,認為炎癥通過多種機制在腫塊的生長和發展中起關鍵作用,機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認為子宮肌層細胞分泌和釋放促炎和抗炎性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能夠激活循環中的固有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從而對該器官的內穩態產生負面影響[5-6]。

另一些研究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生長因子相關,生長因子刺激多種信號通路后,調節炎癥細胞增殖,促使血管生成和纖維化,炎癥可能是肌瘤纖維數量、大小、壞死、水腫的因素之一[7]。Plewka等人將生育年齡階段與絕經前女性的肌瘤進行免疫組化對比,發現肌瘤組織中白細胞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環氧化酶2 和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達明顯高于同組織中相鄰非肌瘤纖維[8]。

NLR和PLR是目前公認的新型炎癥標志物,臨床收集過程簡單、方便、快捷。

兩者在腫瘤疾患研究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已在不同腫瘤疾病中被廣泛發現如食管癌、胃癌、肺癌及大腸癌等[8-10],被認為是腫瘤潛在的預后預測因子。NLR、PLR 升高對于多種類型腫瘤的預后有一定提示作用,Nakayam 等認為NLR>2.37,胃癌發生腹膜轉移的風險升高[11]。

子宮肌瘤作為良性腫瘤,關于NLR和PLR的研究不多,本研究中NLR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60)。同時,本研究發現肌瘤患者BMI 大于對照組,在子宮肌瘤患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中發現肌瘤的發生與肥胖關系較為密切,認為肥胖可導致體內內分泌胰島素發生改變,胰島素抵抗后引起一系列炎癥反應的改變[2]。本研究還比較了其他常用的指標,如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血小板和血紅蛋白在兩組間的水平,結果顯示: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血小板和血紅蛋白在肌瘤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提示炎癥水平也可能是促使子宮肌瘤發生發展的影響因素,其原因可能是炎癥細胞募集到損傷部位后激活膠原的成纖維細胞,產生纖維化反應,這些成纖維細胞常被炎癥信號激活后負責組織內穩態,而表達過激時??砂l生病理性纖維化。

在Protic 研究中發現平滑肌瘤內部和鄰近組織中有大量CD68 陽性巨噬細胞。而遠處無肌瘤的自體子宮肌層,肌瘤的巨噬細胞數量明顯減少,認為巨噬細胞在修復、瘢痕形成、肌成纖維細胞募集、激活有著關鍵作用。同時還發現富細胞性平滑肌瘤中炎癥細胞數量較多,細胞外基質減少。因此,炎癥在肌瘤的形成、數量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2]。在惡性腫瘤疾患中,病情程度受炎癥、營養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在NLR當中,中性粒細胞的增殖可釋放腫瘤壞死因子、蛋白酶等物質抑制淋巴細胞,抑制機體免疫狀態,進而加速腫瘤細胞的增殖、分化,改變惡性腫瘤患者的體內微環境[13-14]。而子宮肌瘤為良性腫瘤,以占位性生長為主,雖發病機理不排除與炎癥相關,但腫瘤細胞破壞、增殖能力、免疫抑制不如惡性腫瘤細胞侵蝕性強。

本次研究中兩組PLR 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LR在多種不同炎癥狀態中的意義均有報道[15]。程迎迎研究認為PLT為反映炎癥的常用指標,感染和血栓形成過程中釋放的細胞因子可影響其結果,認為PLR的升高可能是NLR升高的繼發反應[16]。有研究認為,炎癥性關節炎患者血小板活化增加。血小板是來自骨髓巨核細胞的無核碎片,通常被認為是凝血和血栓的重要介質,在調節免疫和過敏性炎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7-19]。激活的血小板不僅可以產生生長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和轉化生長因子β,也可以釋放趨化因子,在血管炎導致的血栓形成中發揮作用[20]。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發病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本研究提示兩組患者PLR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NLR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LR和NLR是目前公認的新型炎癥因子,子宮肌瘤與炎癥機制的啟動相關的結論證據不足,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其有效性,仍需要更多數據及研究進行探討。

猜你喜歡
肌瘤淋巴細胞血小板
低氧暴露對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
獻血間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嗎?
遺傳性T淋巴細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纖維化中的作用
甲狀腺切除術后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術后感染的相關性
富血小板血漿盒聯合頭皮微針引入生發液治療雄激素性脫發
45歲及以上未絕經多發子宮肌瘤患者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殘留、復發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腹腔鏡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兒異形淋巴細胞與T細胞亞群的相關性分析
海扶刀對比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效果
血小板偏高對身體的危害是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