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可持續性服裝再生的設計創意與工藝研究

2021-12-03 09:48劉麗萍
紡織報告 2021年3期
關鍵詞:可持續性面料服裝

劉麗萍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江西 共青城 332020)

當前,疫情的流行似乎正在催生新的生態意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尋找可持續性服裝產品。從2020年4月的一項服裝消費動向調查中可以發現,67%的消費者在購買服裝時,認為產品使用可持續性材料很重要;63%的消費者還會關注服裝品牌推動產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力度。盡管對環保、可持續性服裝的需求在不斷增長,但大部分消費者并不想要為此付出更多費用,因此,這類服裝暫時只是少數人買得起的奢侈品。在考慮可持續性服裝的價格時,消費者的需求將是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可持續性服裝的關鍵。這意味著要大力扶持堅持環保理念的服裝品牌的發展,并引導目前做得不夠的服裝品牌注重可持續性,促使品牌在可持續性材料和技術上投入更多,繼而降低價格。再者,秉持“少買精買”的購衣原則,沒有絕對過時的服裝,只有過時的美感追求,培養正確的消費理念,將可持續理念根植于每個人心中,方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服裝設計師應運用設計智慧,賦予服裝一種全新的審美關系、工藝結構和視覺藝術,善用現有的資源、整合的眼光去重新認識和實踐服裝再生的形態,以審美觀念、設計思想的解讀和轉換,使再生理念隨著服裝樣式成形,促使服裝可持續設計觀成為可能[1]?;谠谠O計實踐中的觀察和研究,促進服裝再生設計的創意方法和工藝實踐有以下幾種。

1 服裝再生和拼布技藝的設計再造

拼布在世界服飾詞典里的解釋為:“拼縫衣物的手工藝,將各種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小碎布塊拼縫起來,構成了紛雜多變的面料形態?!币虼?,拼布是設計師根據設計意圖,將布料修剪成規則的或不規則的布片,集中起來再進行組合連接縫合的技術,也常被人們用于服裝和布藝家居用品的制作中,更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充滿了家常的溫馨氣息。據估計,服裝行業每年產生9 200萬噸的紡織廢料,但綜合利用率不足10%。雖然時裝行業比較看重時效,但是時裝不等于浪費,時裝也并不一定要被盲目舍棄。拼布技藝在對廢舊衣物和織物邊角料的再設計利用上,有著突出效果。揀選和利用艷麗的色塊拼布,不同質地面料的結合極富張力,但毫無違和感,彰顯著設計師們的獨特創意。如今,越來越多的服裝設計師逐漸意識到在服裝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充斥著大量浪費的現象,并嘗試以舊衣再造的方式,處理那些為追求“時尚流行”而拋棄的“過時品”。而這些舊衣材料恰好與拼布技藝有著相互重合的效果,可以說,拼布技藝不僅使這些“材料再造”功能發生了改變,更使其精神內涵也得到了延伸或轉變。設計師從廢舊的紡織品中尋找靈感、發現其再利用價值,通過重新拼縫,使這些舊物展現出新的可用價值與審美趣味,也體現出設計師將新理念、新知識運用于再生設計的實踐[2]。2020年,拼布技藝在時裝界站得越來越穩,這項技藝是一種富有趣味的制作方法,也表達了對補救廢舊布料的美好意愿。拼布意味著有條不紊、從容不迫以及設計師廢舊布料再造的一絲敬畏態度,同時,也是對常規時尚體系的一種抗拒。如意大利服裝品牌Miu Miu的2020早秋系列,洋溢著少女氣息,作品中充滿彼得潘式小圓領和嬉皮風格的拼接裙裝,正是一種重振過往時光的設計手法;亞歷山大·麥奎恩(Alexander McQueen)2020秋冬系列服裝作品,以威爾士絎縫和織毯拼接工藝為靈感來源;理查德·馬龍(Richard Malone)等設計師,回收利用皮革邊角料,拼接制作不限季節穿著的時裝和限量版單品。拼布技藝潮流在2021年將依然盛行,在各大服裝品牌展示的2021春夏系列設計中,設計師們以拼布技藝設計的款式,充分闡述這個受疫情影響而重新定義的時代。

2 服裝再生和解構手法的設計重組

再生時尚設計中,運用解構手法的重點是對服裝原有結構進行創新和重組,服裝從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完整,結構也呈現不對稱性。在設計實踐中,服裝款式的變化充分體現了設計者的想象力。此外,還可以利用舊衣原有的一些結構作為重構部位,探索出一些新的組合形式,如對服裝的肩膀、領子和腰部等位置進行結構拆分,再搭配組合成新的樣式。在重新利用時,需要先拆解,后重新組合,有時這些材料來自舊的服裝,或由纖維、皮革制成的紡織物品,本身具有一定的結構,正如比利時服裝設計師馬丁·馬吉拉就是一個喜歡收集和解構舊衣服,再賦予它們新生命的先驅者,特別是其價格最昂貴的0號“手工藝出品”系列,取得了空前的銷售業績。這個系列就是對回收來的舊衣物進行解構,通過折、疊、縫、纏繞等繁復的制作工藝,將舊衣“打散重構”后,再塑造成前衛、別具一格的服裝作品。解構手法與可持續再生的設計理念還深深烙印在法國新銳設計師瑪琳·塞爾(Marine Serre)的服裝作品中。設計師積極探尋時尚可持續發展的可能,利用常見款襯衫與潛水衣的布料,重組制作出一條弗拉明戈樣式的白色長裙,而搭配的包袋取材于體操球這種更為特殊的材料,經由切割和粘貼等工序加工完成,這些耐人尋味的作品,突顯了前衛個性的可持續性設計形式[3]。服裝再生設計的內涵不應局限于單純的服裝面料回收、結構升級和再造,應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其時尚創意的魅力,表達社會對再生材料解構重組的認同。

3 服裝再生和圖案裝飾的設計融合

由于追求瞬息萬變的時裝潮流,服裝品牌中必然存在大量生產過剩的產品,勢必會消耗更多的自然資源,所使用的化學染劑也會產生更多的環境污染,進而忽略對可持續性的關注。實際上,無論是采用回收再生的材料,還是利用全新的面料制作服裝,服裝成品的完成效果都是相通的,而那些過時的服裝和廢舊面料,其實也能轉變為裝飾服裝的好材料,不僅可以處理裁剪剩下的布料,還能展現設計者對環保的責任感和對設計工藝創作可持續的體現。圖案主要作為一種附加元素而起到裝飾和美化服裝的作用,合適的圖案裝飾可以更好地豐富服裝形態,并能融合時尚和再生理念的表達[4]。再生創意服裝的縫制方式以手工縫制為主,在針線起落的縫制過程中,傾注了設計者的感情與思考,充滿真實的觸碰感。這些都與可持續再生理念不謀而合,如同克萊爾·亨特(Clare Hunter)的《生命之線》(2019年)一書中所描述的那樣:“縫紉是在布上標記我們存在的一種方式,將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畫成圖案,并在針腳中留下我們自身不可磨滅的證據?!币虼?,服裝設計師將圖案與再生時尚設計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一件件用零碎布片連綴組合成圖案裝飾的衣服,蘊藏著一種巧妙的心思和創意。法國新銳設計師瑪琳·塞爾(Marine Serre)與她的團隊為2018秋冬系列作品搜集了1 500余條復古絲巾,采用回收復古絲巾進行圖案再生的方式,使作品變成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每一條絲巾都已經脫離了每張布片原有的圖案樣式,經由服裝款式的設計組合與排列,呈現出新的圖案樣式,同時,也使其作品很難被復制和抄襲。服裝上每一塊圖案再生的設計組合,似乎都承載著寓意深遠的故事,新穎的特征形象呈現出服裝再生工藝處理多樣的變化手段,吸引消費者更加關注和認可服裝再生的設計理念。

4 服裝再生和鏤空工藝的設計體現

在服裝再生設計方法中,鏤空工藝是一種針對有瑕疵或者局部有破損的面料采取的設計處理方式。設計師會在面料局部有瑕疵破洞的地方進行各種減法的設計處理,如燒花、剪切、抽紗和撕扯的工藝,同樣可以賦予閑置或略有瑕疵面料新的靈魂,引發新的思考。比如著名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設計的“窟窿裝”,服裝上的破洞本是讓人氣惱和無奈的一件事情,人們的常規思維是進行縫補,這固然會留下難看的針腳,不如將計就計。設計師巧妙地利用面料破壞的效果進行創造,制造出更多的窟窿,反倒成為非常新穎的款式。此外,對布料剪裁后的毛邊如果處理方法不當,就很容易降低面料制衣的品質,因此,部分設計師還會利用激光鐳射技術進行裁切處理,這種方式既能保證面料邊緣的平整性,也能提供持久設計技術的可能,來自倫敦圣馬丁的韓國針織品設計師張秀智對創作可持續性服裝設計作品有了新的探索。服裝作品經過許多新材料測試后,開發出了可持續技術—激光剪切的零浪費模式。通過這類處理方式,很多面料可以重新利用,被浪費的面料數量也能大大減少。因此,借助激光剪切的技術,能實現更加精細化的設計,減少制作的時間并控制生產費用,將商業經濟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可持續性融合在一起,對紡織品和服裝進行全新設計的同時,又為服裝再生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寬了可持續性生態時裝實踐創新的領域。

5 服裝再生和3D立體打印技術的設計創新

3D打印是一種在短時間內快速成型的技術,其與普通打印的原理基本相同,主要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打印機內裝有液態或粉末狀的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電腦操控,將這些材料逐層打印出來塑造物體,最終將電腦上的設計圖變成實物,也被稱為3D立體打印技術。在服裝設計中,運用3D打印技術,將給整個服裝設計與制造行業帶來一系列的革新。與傳統的服裝設計和制作工藝相比,3D立體打印技術有著明顯的優勢:可以依照獨特的設計想法得心應手地制作,保證個性化效果的實現;具有一次性成型、制造速度快的特點,不需要裁剪和縫制,省去了傳統工藝的多道工序;促進再生設計產品生產模式的轉變,將創建的數字模型作品打印出來,能很好地節省原料,基本上沒有廢棄物產生,大大提高了面料的使用率。使用3D立體打印技術制作的服裝,不僅是沖擊視覺神經和高科技的結合,還改變了傳統服裝的制作格局,如擅長使用3D打印技術及生物材質的荷蘭服裝設計師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以傳統手工藝與新型工藝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探尋并拓展時裝設計的邊界,設計出的作品科技化和未來感十足。以“重生之源”(Roots of Rebirth)為主題的2021春夏高級定制系列作品中,設計師與海洋環保組織合作,以再生塑料等可持續環保材料作為時裝的原料,滿足當下正處在一個再生材質與有機絲質達到同等品質的精細化時代需求,體現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以此探索高科技3D立體打印技術和手工工藝的共生關系。設計師借用本季的設計主題表達了復興和再生的愿景,這也貼切地迎合了疫情之下人們所渴望的美好復蘇。隨著3D立體打印技術和新紡織材料的研發和不斷成熟,配合服裝CAD和3D人體測量等技術,自動化的“單量單裁”變成可能,這些都將對服裝產業的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

6 結語

中國是有著完整供應鏈的國家,從產業角度來實踐可持續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未來,環保技術全球化和生產本土化很可能會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致力于實現整個產業的綠色化愿景。服裝再生使得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可以減少每年對固體垃圾的處理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問題,為服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另外,也能降低服裝的生產成本,增加企業收益,可謂一箭雙雕。隨著國家政策不斷扶持以及再生時尚產業全球化趨勢的推動,服裝再生勢必發展成時尚產業的中流砥柱,是一條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設計之道。

猜你喜歡
可持續性面料服裝
竹子已在亞洲使用數千年。如今,它將有助于解決建筑業的可持續性問題
水泥生產中環境可持續性研究進展
錦繡如織
卡爾普推出由Chill SenseTM纖維制成的結合散熱和可持續性的創新床墊面料
世界地球日50年來懸而未決的問題:如何構建一個更具可持續性的世界
熱銷面料及輔料
道具服裝
奢華提花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意大利2017春夏面料流行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