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經驗的作用及生成分析

2021-12-03 10:53甘肅省武山縣第三高級中學李小英
家長 2021年35期
關鍵詞:平面經驗交流

□甘肅省武山縣第三高級中學 李小英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把教學生動地比喻為“接知如接枝”?!爸Α北闶菍W生所要學習的新的知識內容,“枝”的干部則可以看為學生經驗。樹枝長在樹干上,離開樹干則不成活。因而,教師的教學活動離不開學生經驗,只有正確利用學生的經驗,才能將知識有效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一、學生經驗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構建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梳理不同的數學知識之間的關系,便于學生學習新知。相較于初中,高中數學的學習難度更大,知識更為抽象,知識內容相對獨立。初級階段的數學注重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而高中數學乍一看讓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該從何下手。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學習經驗,將即將學習的知識與自己已經理解的知識聯系起來,融會貫通,構建一個較為嚴密的知識體系,快速理解新知識。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沒有思維便不可能產生經驗,經驗反過來又會推動思維的發展。學生經驗是由從過往學習生活中所獲得的知識提煉而來,經過了理性思考和審慎判斷。一旦學生具備了經驗,便能觸類旁通。利用學生經驗,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加強對問題的思考和分析,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推敲新知識,不斷加強數學思維能力。

(三)有利于學生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學生經驗的形成,需要師生、生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學生經驗是學生個體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是客觀條件與主觀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獲得經驗需要學生積極主動與他人交流。具備學習經驗的學生從中體會到了成功感,更有動力與人交流,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方法。因而,具備學生經驗,能激起學生與他人探討數學問題的欲望,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整個班級的學生共同進步,提高學習能力。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經驗的生成路徑

(一)小組合作,促進學生經驗的生成

學生經驗具有交互性,是在交流探討中獲得的。學生個體再如何才智出眾,也不能獨自解決所有數學問題。因而,教師應當促使學生之間有效交流,合作探究,促進學生經驗的生成。小組合作是一種較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但卻是學生交流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在小組合作中,成員分工負責,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考過程,從而集中智慧,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瓶頸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探究,便能獲得新靈感,把他人有益經驗化為己用。

例如,在學習“函數與方程式”時,大多數學生在初學函數知識時都會一頭霧水,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教師干巴巴地講述理論知識,學生聽不懂便會走神。這時,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充分探討,更容易理解本節課的知識。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分工配合:A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B則利用“五點式”畫出二次函數的圖像,C則將前兩者所得數據統計在一起。而后小組成員觀察函數圖像的特點,發現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關系。通過觀察,學生可以發現方程的根便是圖像與坐標軸的交點。小組成員深入討論,探討二次函數圖像的性質并總結下來。小組各成員還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路和簡便有效的學習方法,并提出意見。部分學生的思維固化,總是采用一些“笨方法”,耗時較長且正確率不高。而通過小組交流,學生能從他人身上學到更多的思考方法。這樣,學生便可以開發出更多的解題思路,從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逐漸生成學生經驗。

(二)情境體驗,幫助學生深入理解

對于很多高中生來說,數學是“拖后腿”的學科。的確,高中數學難度驟增,抽象性和理論性較強。尤其是一些基礎的數學概念,學生如果不能深入理解便會導致整個單元都無法學好。教師應當想方設法解決這個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知識。讓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將抽象內容具體化,給學生帶來更為直觀的感受,使他們快速理解知識。將學生引入特定的情境,提高學生注意力以及主動思考的積極性,由表及里,深入淺出,簡化學習難度,從而促進學生經驗的生成。

例如,“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一章節的內容過于抽象。教師在引領學生深入理解這一內容時,可以利用整間教室幫助學生理解,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教室是一個長方體,長方體里面有六個平面,所有師生都處于這個長方體之中。教師可以令學生在窗戶和天花板上各選取一個點,然后連接這兩個點。此時由學生觀察自己連的直線是否在天花板那個平面內。很明顯不是,此直線與天花板相交。而后再讓學生連接地面上任意兩個點,可以發現得到的直線總在地面上。由此便可以讓學生理解“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此平面內”。同理,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看出,教室的四面墻壁都與地面垂直,而相對的墻壁又是互相平行的,這樣便能理清平面與平面到底是垂直還是平行了。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進入了情境,從多個例子中找出規律,再與教材總結的內容對照理解。學生可以將此經驗方法應用于其他知識點的學習,幫助自己深入理解數學知識。

(三)設計數學活動,幫助學生生成經驗

學生經驗來自實踐,需要通過觀察、比較、實驗、總結和驗證等活動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才能生成。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被動地接收教師傳來的知識,未能親身實踐感受,學生經驗也就無從談起了。教學是一種雙向的行為,即師生雙方充分互動,共同參與課堂。高中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娛樂活動較少,心態疲軟。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知識,設計數學活動,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感悟,總結經驗。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活動引導學生總結有關“概率”這一章節的內容。假設某班一共41位學生,其中男生31位,女生10位。教師背對學生投擲小物品,被投到的學生需要上臺說出一個班級內有一定發生概率的事情,并接替教師投擲物品。例如,A可以說出下一個被投到的可能是女生,概率是四分之一。以此類推,每個學生都有可能上臺。有些事件可能到活動結束都沒有發生,但并不代表沒有可能,比如連續兩次投中同一個學生或連續十次沒有投中任何學生。最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活動總結,分析這個活動中都出現過什么事件,出現的概率又是多少。理論上什么事件發生的概率最高,與活動內容比較驗證一下,還有什么事件不可能發生等。本次活動旨在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進行實踐,并總結活動經驗。數學活動既能增添課堂樂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又有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思考,了解知識的原理,并從活動中總結經驗教訓,發現數學規律,生成學生經驗。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結合小組合作、情境體驗、設計數學活動等措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生成學習經驗。

猜你喜歡
平面經驗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立體幾何基礎訓練A卷參考答案
立體幾何強化訓練B卷參考答案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參考答案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當你遇見了“零經驗”的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