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大課堂推進家校共育項目實施路徑探析

2021-12-03 13:37彭淑儀陸燕紅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1年140期
關鍵詞:工作路徑家校共育

彭淑儀 陸燕紅

【摘要】基于家庭教育綱領精神引領、鄉村學校區域環境綜合情況、金本小學家長群體教育現狀等綜合因素,學校致力推進家校共育,建設同心大課堂具備現實意義與探索價值:提升了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提升了家校共育的合力、引領了老師、學生、家長的共同成長。在探索中,同心大課堂構建了“同心三環”家校共育主體模式、“同心二化”家長成長大課堂模式、“同心體系”親子課程模式。同心大課堂,直擊教育內卷化問題,探索出一條推進家校共育的工作路徑。

【關鍵詞】家校共育;同心大課堂;工作路徑

一、項目背景

(一)基于家庭教育綱領精神引領

2010年,隨著《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相繼出臺,各地開始推進家庭教育建設?!洞缶V》體現了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對于進一步加強家庭教育理論體系建設,規范家庭教育指導內容和要求,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于制約孩子健康成長的因素

金本小學是西南街道轄下的一所鄉村學校,學校的區位環境,決定了我們大多數服務對象是當地的老百姓,這些失地農民和外來務工的孩子,文明言行和文化素質與城里的孩子有著一定的差距,家庭教育意識薄弱、家庭環境形成的陋習、復雜的家庭關系問題等等多種因素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校出現個別學生因厭學情緒、心理問題自我封閉、狂燥、自殺等現象出現,這些心理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方法不當或缺乏家庭教育方法導致的。

(三)基于家長群體家庭教育的現狀

學校針對家庭教育方面進行了家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學習成績等現實性因素,對興趣愛好、性格養成等發展性因素的關注度較低;家長家庭教育的著眼點在“成才”,“成人”教育觀退居其次。導致這種局面,最重要的因素是缺乏有效的指導。

二、項目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

通過專家引領、教師講師團、家長講師團,讓家長走進大課堂,學習東方文化中最根本的家庭教育智慧和西方實用有效的家庭教育理論、方法與技術,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讓家長真正明白孩子的需要,回歸生命本質,接納孩子天性,成為孩子最好的陪伴者、喚醒者、支持者與引領者。

(二)有利于提升家校共育的合力

首先老師與學生父母教育目標、方法一致,共同為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規范,深入到孩子的心靈深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其次學生父母及時了解學校教育的內容和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而且經常與老師溝通、交流,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措施和方法,做到配合。

(三)有利于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共同成長

學校指導家長家庭教育,可以促進家長家庭教育理念與方法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可以促進學校和老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同步提升育人水平。家校共育,可以實現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四方共贏,共成長。

三、項目目標和對象

(一)為提升家庭教育質量,促進家長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助力教師、家長、學生在不同層面獲得成長。

(二)學校成立家長大課堂研究小組,組建外聘專家、名校長、德育主任以及班主任等不同層面的家庭教育骨干教師力量。在家校共育中開發不同角度、有利于不同層面家長的同心體系課程。

(三)項目對象:金本小學全體家長、師生。

三、項目實施路徑

(一)構建“同心三環”家校共育主體模式

1.頂層式課程設計專家團

依托街道教育辦“深化家校共育、提升德育成效”專家團的力量,設計家長成長大課堂的課程體系、課堂內容。結合各年級熱點、難點問題關注,擬定家長六年成長課堂授課菜單。

2.帶幫式授課家校同盟團

根據《金本小學家長資源調查表》精心挑選在教育教學方面有相當教學經驗,并熱心于教育科學的家長,組建以學校德育專干、教師、家長“家校同盟學習共同體”,建立帶幫方案、授課平臺,制定授課計劃和時間安排。

3.拉手式家庭學習共同體

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家庭之間組成學習共同體。通過建立線上和線下“家庭學習共同體”,家長可以把自己的育兒經歷和經驗分享到微信群里討論交流;利用節假日開展線下親子活動、家長親子教育學習小組活動,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學習模式。

(二)構建“同心二化”家長成長大課堂模式

1.課堂專場化:一年級新生專場、二年級專注力專場、三四年級溝通專場、五六年級青春期專場等。

2.課堂項目化:(1)家長全員沙龍;(2)專題特色定制沙龍:開展如“孩子拖沓,怎么辦?”“您好,情緒君!”“親子溝通實用技巧” “心理營養” “小升初遇上青春期”等定制沙龍;(3)幸福家庭會;(4)學爸行動。

(三)構建“同心體系”親子課程模式

1.親子教育課程:組織一年級入學禮、四年級成長禮、六年級揚帆禮,家長共同參加。

2.聯動勞技課程:利用家庭、農村、水都園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設計相關勞技課程,通過親子勞動體會勞動帶來的快樂,促進親子關系,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

(1)親子互動微課堂:DIY手工坊,家長從“家務勞動、藝術體育……”等幾方面開設了巧手餛鈍、中藥拔罐、制作粽子、月餅等內容讓孩子們通過動手實踐,制作視頻,在班群分享學習。

(2)親子實踐課程:一年級親子淘淘樂活動課程;二年級自我服務勞動課程;三年級走讀鄉情體驗課程;四年級走進媽媽廠坊實踐課程;五、六年級耕作勞動課程;六年級公益勞動課程。

(3)研學三色課程

紅色研學:充分挖掘佛山及鄰近區域的紅色資源,根據政府部門提供的紅色旅游精品路線,開設佛山紅色足跡探尋之旅:

如:三水區:白坭創意良倉——江根村——鄧培故居——三水烈士陵園——三水森林公園——大旗頭古村——知青會館。

綠色研學:組織學生當地特色農場(三水寶苞農場)開展以“做一天快樂農夫”為主題的勞動實踐研學活動。讓學生接受農耕文化的熏陶,讓學生在勞動中成長,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讓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的觀念在學生心中深深扎根。

藍色研學:通過帶領參觀科技館、博物館、創新行業基地等,重在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科技知識,引領學生走出視窗、放眼世界、感受科技文化。

同心大課堂依托以?;铡巴膱A” 為精神指導,組成學校與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同心網絡,構建專家團、同盟體、共同體的共育主體,設置專場化、項目化、同心體系的親子課程。在同心大課堂引領下,家校共同建設學習型校園,讓老師、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建成溫馨的金小之家,生成金色的光環,形成家校合力、同心同德家庭氛圍,鑄就每位金小人、生成幸福之愿景、圓教育本質之夢想!

【參考文獻】

[1]《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修訂)》婦字[2019]27號(全文)

[2] 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2(第三頁)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11(2019.重?。?43-154)

[4]楊敏.淺談如何構建有效的家校共育[J].軟件電子版2014,(15)

(責任編輯:張曉東)

猜你喜歡
工作路徑家校共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現代意識與工作路徑研究
城市化進程中群眾文化工作路徑優化探討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對寄宿制學校學生養成教育的幾點看法
家校共育勢在必行
企業政工師工作路徑的探析
優化考務管理工作的路徑分析
社區流動人口兒童健康管理工作路徑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