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電所10kV配電線的防雷問題成因及解決辦法研究

2021-12-06 23:34唐勇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4期
關鍵詞:供電所配電線路解決辦法

唐勇

摘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10kV配電線路建設規模不斷壯大,供電所10kV配電線路遭遇雷擊的現象也在增多。該類問題在于配電線路在雷雨天氣形成雷電感應,又或者避雷器短路、配電線路絕緣水平低??偠灾?,造成10kV配電線路雷擊原因集中于環境、設備、人為因素上,在應對上也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才能降低該類線路雷擊故障頻次,保證供電可靠性。

關鍵詞:供電所;配電線路;雷擊事故;解決辦法

前言

在配電線路發生的各類故障當中,雷擊事故發生和冰閃、霧閃一樣屬于高發故障。該類故障的根本發生原因和雷電天氣有關,除此之外與配電線路擁有強大的雷電感應、裝配避雷設備老舊造成的短路、避雷設備施工當中接觸不良等有關,在應對上需要從配電線路設計、施工過程提高施工質量、運行當中加強巡檢入手,要盡可能降低雷電事故發生率。

一、供電所10kV配電線路防雷必要性

1.保證配電可靠性,滿足社會生產及群眾生活所需。供電所是聯系社會用電單位、用電群眾的關鍵環節,保證10kV配電線路穩定是該配電機構的責任之一。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保證10kV配電線路穩定顯得尤為重要[1]。

2.減少供電公司損失。若是頻繁發生雷擊會明顯提升供電企業線損水平,會給其健康運行帶來一定影響。故而供電所作為基層配電機構,必須要提升防雷意識,能夠在線路內盡可能增加防雷手段。特別是處在雷電高發區的供電所更應如此。

二、供電所10kV配電線路的雷擊問題成因

1.最初線路設計時穿越雷區。配電線路雖然輸送距離沒有輸電線路那樣遙遠,但也會有數十公里距離,甚至于上百里距離,在這個距離之內很可能就存在雷電高發區。所謂雷電高發區指的是地形相對特殊,四面環山,濕度較大,而且其中靜電難以散逸,造成該地區具有很強的雷電感應。而設計線路時線路恰恰穿越這樣的地區,造成了線路周圍雷電感應強烈,容易招引雷電轟擊。另外,配送線路處在相對較高地帶,塔桿距離云層相對較近,雷電發生后,塔桿成為了轟擊對象。

2.配電線路施工時接地不良。在塔桿施工當中必須要保證地線充分接觸導電體,保證雷電被導入地下。然而在配電線路塔桿施工當中,工人因為粗心大意導致的線沒有緊密接觸導體,而且焊接時焊點有起泡,還出現了斷焊等問題,而且原本需要多腳引線以防萬一的操作,實際上只有一腳做了接地線,若是該腳出現問題,直接導致短路,這些問題都會給配電線路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2]。

3.避雷設施老化或者質量不佳。避雷針、浪涌保護器老化,會導致避雷針功能減弱,甚至于對于感應雷避雷針也不能發揮避雷作用。另外配電線路上安裝的配電設施保護裝置都擁有比較精細的內部結構,若是該類設備質量不佳,一旦過高電壓生成,都會使其失去保護作用,進而導致電氣設備發生擊穿等事故[3]。

4.架空配電線路施工存在問題。主要是施工人員沒有按照設計要求來進行避雷措施施工,甚至于存在一部分10kV配電線路沒有避雷措施。另外,一部分該類線路保護角過大,對于雷電繞擊沒有預防能力。

三、提高供電所10kV配電線路防雷水平的策略

造成10kV配電線路雷擊原因集中于環境、設備、人為因素上,在應對上也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才能降低該類線路雷擊故障頻次,保證供電可靠性。

1.提高配電線路設計水平。為了提升配電線路可靠性,必須在設計階段投入大量精力,需要對沿途的氣候、地理環境等進行認真分析,要盡量規避四面環山的盆地地形,或者在成本之下需要穿越該類地形時,需要融入必要的避雷設施。例如避雷針、避雷線等,能夠保證雷電第一時間被引入地下,降低其對線纜的破壞幾率。另外,盡可能避免于地勢較高地帶架設線纜,從根本上降低雷擊的可能性。這樣做的目的也在于方便日后巡線,否則人力難以登臨高處,不能對線纜狀態進行檢測和觀察,很容易導致線纜或者避雷設備帶病運轉,增加了配電線路被雷擊的風險程度。

2.加強配電線路施工質量監督水平。要對避雷針系統進行檢測,要保證接閃器、下引線、接地體完整無缺。而且要求下引線充分接觸塔桿,要保證接地線緊密接觸接地體。在焊接環節必須要進行現場監理監督,要確保焊口平整、無氣泡、無斷焊點。另外,要保證四腳塔桿都必須充分接地,提高導電性能,也能夠避免其他腳斷股后還能繼續接引并且向地下導電。另外,在施工前需要測定土壤電阻率,根據電阻率來選擇合適的避雷方案。為了保證施工者擁有質量意識,需要簽訂嚴格合同,要確保誰施工誰負責,也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源上提升施工質量。

3.提高巡檢質量。鑒于避雷針、避雷線、接地體等都有可能老化,需要合理安排巡線工作,保證動態運維檢修,及時更換老化以及質量不佳的避雷設備。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對絕緣子以及其他比較精細的保護設施進行必要的檢測,并做好記錄,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允許這些設備帶病運轉,將檢測記錄下來方便之后維護借鑒。另外,為了保證動態巡檢,可以結合無人機等技術,進行全天候巡線,可以有效避免巡線員不足導致的巡檢不力。另外,巡檢人員的道德水平也十分關鍵,必須要讓思想好、愛崗敬業的人員上崗,這樣才能抓住巡線關鍵環節,提高配電線路的避雷效果,減少雷擊故障。

4.提高架空電線施工質量。架空線纜施工成為目前我國電力工程當中常見施工技術,其具有施工快、環境影響小等特點。為了提高該類施工質量,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首先,在施工前必須要認真分析設計圖紙,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形成針對性措施。其次,要進行施工技術交底,要求所有施工人員了解施工技術標準,能夠保證不傷線纜有效有序地完成線纜安裝工作。再次,要詳細確保線路擁有最合理的保護角。目前我國規定10kV配電線路線纜距離地面不得小于6.5m,而一般配電線路檔距50m左右,弧垂距離1.3m左右,這代表塔桿一般在7.8m左右,故而根據有關公式保護角需要大于10°不得超過25°,一般最好為17°左右。然后,需要對配電線路是否安裝了避雷設備進行嚴密監督,對不安裝的行為進行嚴格處理。

5.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首先,能夠與天氣預報部門建立合作,能夠在雷電高發時期形成緊密的工作安排,推出具體舉措,既能有效防控雷電事故又能降低因為線路故障而導致的負面影響。其次,能夠有效融入智能斷電裝置,即一旦雷電發生,立刻切斷供電,線纜沒有電流流通,故而消除了雷電感應,待雷電過后立刻恢復供電,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供電穩定性,但是卻有效避免了被動,否則線纜一旦被擊毀維修時間需要數天以上,得不償失。再次,要建立巡線人員的動態溝通機制,能夠隨時獲知故障點,并及時提供維護,保證維護水平的不斷提升,減少雷電故障風險。

總結

供電所10kV配電線路防雷是十分必要的,畢竟其屬于向城鄉供電的最后關節,影響到了社會生產和群眾生活。需要認真分辨和總結雷電事故的原因,并形成針對性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形成主動工作機制。目前來看原因主要集中于避雷設備選擇、線路施工水平、線路設計等方面,在應對上需要結合相應的規范,對人形成嚴格管理,從源頭上降低雷擊事故風險。

參考文獻

[1]馬文斌.供電所10kV配電線路的防雷問題成因及對策[J].輕松學電腦,?2019,000(028):P.1-1.

[2]李成武.10kV配電線路防雷措施研究與應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000(020):246.

[3]趙剛,趙龍波.10kV配電線路防雷措施研究與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9,000(016):194-194.

猜你喜歡
供電所配電線路解決辦法
施工企業加強市場開發面臨的困境及解決辦法
Which Is Important?
規范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解決辦法
供電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全能型供電所基礎管理
淺議黨群工作在供電所發展中的作用
淺議黨群工作在供電所發展中的作用
配電線路運行資料管理自動化的探討
解決辦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