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烏魯木齊市一起動物間鼠疫疫情處置分析

2021-12-07 00:43賽力汗·色日克塔依李慶云李鴻杰陳文亮馬杰崔瑩瑩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2期
關鍵詞:鼠疫監測

賽力汗·色日克塔依 李慶云 李鴻杰 陳文亮 馬杰 崔瑩瑩

摘要:目的 通過對米東區北沙窩荒漠動物鼠疫監測,及時發現并處理動物鼠疫疫情,嚴防動物鼠疫波及人間。方法 對大沙鼠及體蚤(簇鬃客蚤)做純培養和噬菌體實驗,并進行血清學檢測。結果 在魚兒溝林業保護區西緣向東約1.5公里、距第六師工業園區北緣約2.5公里處捕獲的9只大沙鼠體蚤中檢出一株鼠疫菌,且血清陽性率達33.33%(3/9),另外,距離該點向西不足1公里處捕獲得5只大沙鼠,血清抗體檢測均為陽性,但未檢出鼠疫菌。結論 米東區北沙窩荒漠動物間鼠疫活動頻繁,有向人間散播風險,鼠疫防治任務十分艱巨。

關鍵詞:鼠疫;監測;分析處置;滅鼠滅蚤;疫源地

[Abstract]? Objective By monitoring animal plague in Beishawo Desert of Midong District,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animal plague was found and dealt with in time, and the spread of animal plague to human beings was strictly prevented. Methods? Pure culture and bacteriophage test were carried out on gerbils and body fleas, and serologic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A strain of Yersinia pestis was detected from 9 large gerbil fleas captured about 1.5 km east of the western edge of Yuergou Forestry Reserve and about 2.5 km north of the Sixth Division Industrial Park,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serum was 33.33%(3/9). In addition, 5 large gerbils were captured less than 1 km west of this point, all of which were positive for serum antibody, but no Yersinia pestis was detected. Conclusion The plague activities among desert animals in Beishawo, Midong District are frequent, and there is a risk of spreading to human beings. The task of pla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very arduous.

[Key words] plague;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disposal; Rodents and fleas; infectious focus of plague

【中圖分類號】G6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2--02

鼠疫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國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類型最為復雜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我國有12種類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19個省區。米東區北沙窩荒漠大沙鼠鼠疫疫源地,位于準格爾盆地南緣戈壁荒漠,疫源地面積3000余平方公里,疫源地以沙漠梭梭植被帶為主,主要宿主動物為大沙鼠。2009年從自斃的毛腳跳鼠體內分離出鼠疫桿菌,被正式確認大沙鼠鼠疫疫源地,后于2015年、2018年、2019年均檢出鼠疫菌。

1? 資料與方法

1.1 監測對象

米東區疾控中心鼠防工作人員每年的5-7月、10-11月對米東區北沙窩鼠疫疫源地監測區對大沙鼠開展固定監測工作。

1.2? 實驗室檢測方法

對采集的標本進行鼠疫病原學和血清學檢驗。參考《鼠疫防控應急手冊》.衛生部應急辦公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

2? 結果

2.1? 秋季逐日捕鼠血清學檢測結果

米東區荒漠鼠疫秋季監測工作,于10月22日正式開展,截至11月5日共設置8個點位開展逐日捕鼠,捕獲及檢測情況詳見表1,

2.2 鼠疫病原學檢測結果

對檢測培養的魚兒溝林業管護區活體大沙鼠及體蚤進行觀察時,發現大沙鼠樣本Zr096- Zr097的體蚤104組(簇鬃客蚤)培養基中有疑似鼠疫菌,立即做純培養和噬菌體實驗,2020年11月5日晚23時觀察噬菌體實驗,未出現噬菌帶,11月6日進實驗室觀察結果,發現該噬菌體實驗培養物出現約0.5cm噬菌帶,為進一步明確檢測結果,再次進實驗室進行復核,噬菌帶寬已達1cm以上,初步判定鼠疫菌檢測陽性, 11月7日向米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烏魯木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上報初檢結果,同時申請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判。自治區疾控中心鼠防科立即派出實驗室專家進行復判結果判定為陽性。

3? 分析與處置

3.1 鼠間鼠疫血清分析

3.1.1? 秋季魚兒溝林業管護區共設置6個點位開展逐日捕鼠,其中1個點位大沙鼠體蚤中檢出一株疑似鼠疫菌;5個點位(阜康交界點位除外)大沙鼠血清抗體檢出陽性,陽性率達32.26%(10/31).疑似鼠疫菌檢出點位于魚兒溝林業保護區西緣向東約1.5公里、距第六師工業園區北緣約2.5公里處,共捕獲大沙鼠9只,血清陽性率達33.33%(3/9),另外,西緣檢測點位共捕大沙鼠5只,血清抗體檢測均為陽性,抗體滴度達到1:128-1:1024;3個點位(東、西兩頭及中間)大沙鼠臟器懸液抗原檢出陽性,此3個點位血清抗體均檢出陽性。綜合秋季監測和檢測結果,初步判斷整個魚兒溝林業管護區南緣處于動物間疫情暴發流行期。

3.1.2? 鳳凰臺林業管護區共設置2個點位開展逐日捕鼠,均為既往疫點附近,相距約3公里,其中一個點位捕獲大沙鼠2只,1只血清抗體陽性(1:1024),抗原檢測均為陰性;另一點位共捕獲大沙鼠19只,子午沙鼠2只,虎鼬1只,血清抗體檢測均為陰性,但虎鼬抗原檢測陽性(1:32),綜合監測和檢測結果,初步判斷鳳凰臺林業管護區存在局部爆發疫情的風險。

3.2? 滅蚤效果評價

3.2.1 ?對檢菌點東南方向300-500米處荒漠主道路兩側洞群及檢菌點西200米區域分別捕獲大沙鼠3只、子午沙鼠8只,發現滅蚤效果明顯,均達到預期滅蚤效果(<1匹/只),詳見表2。

3.2.2 ??因工作人員有限和天氣原因,魚兒溝林業管護區東、西緣滅蚤效果評價,僅在西緣抗原抗體陽檢點周邊500米范圍布夾一次,未捕獲鼠,探鼠洞20余個,未見游離蚤,結合檢菌點周邊滅蚤效果,可初步判定兩個區域滅蚤效果達到預期。

3.3 疫點滅蚤情況

3.3.1?? 對魚兒溝林業保護區西4公里疫點(E:87°43′34.90″,N: 44°21′55.66″)半徑約1.5公里,面積約7平方公里范圍鼠洞的熱煙霧滅蚤處理工作,并重點對新疫點南300米荒漠邊緣東西走向主道路兩側長約3000米、寬100米范圍的鼠洞進行了熱煙霧滅蚤處理。

3.3.2?? 米東鼠疫監測站聯合魚兒溝林業管護站,開展對魚兒溝林業管護區東緣及西緣(垃圾場東700米處)大沙鼠血清抗體及抗原陽性點位,半徑500米區域鼠洞的保護性滅蚤工作。

4? 討論

綜合監測和檢測結果,判定魚兒溝林業管護區局部區域發生動物間疫情爆發,有擴散趨勢,存在人被蚤叮咬后感染的風險。在鼠疫疫源地從事生產和生活活動中的主體成員直接或間接接觸鼠疫染疫動物、染疫媒介和病人的機會較多,針對魚兒溝林業管護區動物鼠疫疫情狀況,建議林業部門加大對魚兒溝林業管護區的管控,限制人群進入,并現場進行鼠疫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鼠疫防治和疫情報告知識的宣傳普及是防止人間鼠疫發生的關鍵,是鼠疫三級監測網開展工作的主要措施,以減少人間發生疫情的風險。

大沙鼠分布廣且數量較穩定,為該疫源地優勢動物種群,其復雜的洞穴結構和穩定的小氣候環境是鼠疫菌和媒介動物越冬的良好場所,冬眠期可能成為鼠疫菌保存、循環的有利條件[5,6],其主要產生的蚤有臀突客蚤和簇鬃客蚤等,是向人間鼠疫傳播的主要媒介。滅鼠、滅蚤工作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的緊迫任務,持續開展滅鼠滅蚤是消滅鼠疫疫源地、切斷傳播途徑,控制鼠間鼠疫流行的有效措施。

預防和控制人間鼠疫疫情的發生、發展是政府、鼠疫防控部門和全社會共同承擔的責任,鼠疫監測是工作,其資金的投入與保證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面對動物間鼠疫的頻繁活動,要進一步加強多部門緊密合作,加大資金投入,聯防聯控,加強疫點周邊區域鼠疫疫情監測,做好“哨點監測”,及時發現動物間疫情,并采取措施。建議2021年開春(3月底4月初)對魚兒溝林業管護區西、北緣及南緣邊農田交接區進行大沙鼠及小型鼠(夜行鼠)擴大監測,及時發現動物間疫情和掌握疫情波及范圍,及時開展應對處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人間感染的風險。

在這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無疑為鼠疫監測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空前的機遇。在此次動物間鼠疫疫情處理過程中,對于網絡信息技術的管理和利用還有待提高,空間技術在流行病學得到廣泛應用,對鼠疫防控工作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谑笠叻揽匦畔⑵脚_、數據庫,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方案和空間技術手段,準確預測、預警動物間鼠疫的流行趨勢,嚴防人間鼠疫疫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蘭娟,任紅.傳染病學-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 賽力汗,郝敬貢,艾尼瓦爾.烏魯木齊首次從毛腳跳鼠體內分離出一株鼠疫菌[J].醫學動物防制.2010,26,(11):1034

[3]LiM,songY,LiB,et.al.Asymptomatic.Yersinia.Pestis.infection,china[J].Emerg Infect Dis,2005,11(9):1494-1496.

[4] 貴有軍,雒濤,王啟果,等.新疆鼠疫防治70年回顧與展望[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20,35(4):85-88

[5] 方喜業.中國鼠疫自然疫源地[M].北京:人民衛生出 版社,1990:52.

[6] 張安寧,王鴻英,秦萬龍.甘肅張掖地區1982~2000 年動物鼠疫流行研究[J].地方病通報,200,17(3): 34-36.

[7] 曹漢禮,張渝疆,戴翔,新疆鼠疫防治手冊[M].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0

[8] 曹學義.地方病學導論[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72

[9] 雷海生,徐大琴,郭麗民,等.1958-2017年甘肅人間鼠疫流行回顧性分析[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20,35(4):1-5

[10]袁子云.2001—2003年青海省玉樹地區鼠疫監測報告[J].地方病通報,2009,24(3).

[11]房靜,周方孝,張芳,等.關于鼠疫監測信息管理專業軟件開發和應用的思考[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6,21(1):61-62.

[12]林新勤,周樹武,唐咸艷,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廣西鼠疫預警模型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廣西醫學,2012,34(2):157-160.

[13]唐新元,王梅,王虎,等.地理信息系統在青海省人間鼠疫空間分布中的應用[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4, 33(5):508- 510.

[14]閆東,張業武,蘇雪梅,等.空間流行病學在我國鼠疫防控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16,27 (2):202-205.

通信作者:艾勒瓦爾·庫爾班

作者簡介:賽力汗·色日克塔依 :1964.07、大專學歷、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鼠疫防治。

猜你喜歡
鼠疫監測
氣囊測壓表在腹內壓監測中的應用
藥師干預作用在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與上報中的作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監測研究
鼠疫并非無藥可治
鼠疫“六問”
重新認識鼠疫
鼠疫,不應讓老鼠“背黑鍋”
高層建筑沉降監測數據處理中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高層建筑沉降監測數據處理中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鼠疫是一種什么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