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茶樹病蟲害防治 提升我國茶葉品質

2021-12-08 06:25
福建茶葉 2021年2期
關鍵詞:茶農茶樹農藥

(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5)

1 影響茶樹病蟲害多發的因素

當前我國茶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茶樹病蟲害的種類卻有增多之勢,危害性越來越大。據有關資料顯示,繁雜的茶樹病蟲害主要包括茶白星病、綠盲蝽、茶輪斑病、長白蚧、蟋蟀、金龜子、大/小地老虎等等。因此,要想更有效地進行防治茶樹病蟲害,必須深入了解影響茶樹病蟲害多發的因素。

1.1 茶葉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我國政府堅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占主導地位”,使得市場經濟活力被充分激發,茶園不斷擴張其種植規模。這導致種植單一化現象在茶園內部形成,便利了害蟲對茶樹的侵害。另外,茶園的自然資源稟賦具有優勢,主要表現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等,使得數量巨大的害蟲繁殖。與此同時,大面積連片化、統一化種植的經營模式,非常容易導致流行病害在茶樹當中大面積爆發和蔓延。最后,由于茶葉種植戶盲目追求經濟利益,不斷通過墾荒毀林等不當手段來擴大茶園面積,這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平衡也被打破。尤為明顯的是,害蟲的天敵數量驟減,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與自我恢復能力降低,最終造成病蟲害泛濫成災。

1.2 茶樹栽種方式的變革

技術進步和經驗積累使茶葉種植戶能夠不斷更新和變革茶樹栽培方式,茶樹由過去的零散種植演變為密集種植,這為病蟲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存條件,也使防治難度加大。同時,許多茶農盲目追求芽葉生長速度,在種植中過量施用氮肥,也造成了一些假眼小綠葉蟬、螨類、茶餅病、茶枯病等病害的爆發。此外,茶農為追求茶葉高產,大力引進茶樹良種,但此類茶種養分含量高、芽葉肥壯,誘使趨嫩性、吸汁性病蟲大量繁殖,成長為茶區主要害蟲。

1.3 農藥施用不當

人為因素在茶園出現病蟲害的影響因素中也不可忽視。我國大部分茶農受教育年限低,專業知識不足,在農藥施用上不專業、不合理,主要表現在農藥施用過量。這造成茶園當中的病蟲害的抗藥性進一步增強,很多天敵卻因此而亡,形成惡性循環。例如,常年過量噴灑農藥對金龜子進行防治使得其抗藥性不斷增強,導致農藥的用量和濃度進一步提高,茶園中的天敵被大量殺傷,最終金龜子的危害性提高,嚴重威脅茶樹生長。

2 推廣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茶樹種植亟待提升科學化、專業化水平,茶葉品質需要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提升,茶葉的市場競爭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這些都已成為大力推廣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必然要求。

2.1 茶樹種植科學化的必然要求

病蟲害防治屬于茶樹種植關鍵環節,防治效果的好壞關系著茶葉產量高低與茶葉品質優劣??梢?,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勢在必行。最近幾年,茶園種植面積及茶葉深加工的規模在我國連續擴大,但病蟲害對茶葉品質的損害也越來越深,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茶樹的種植方式由于受各地自然條件影響而存在地域差異,致使病蟲害發生的趨勢和類型也不同,加大了茶葉病蟲害防控工作的難度。此外,我國茶葉種植比較分散,許多偏遠地區對病蟲害防控技術的普及不以為意,導致防控技術水平落后,茶葉產量和品質大打折扣,茶葉產業進步被限制。所以,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中的問題應引起重視,并采取必要手段加以解決。

2.2 保證茶葉品質的必然要求

把好農產品生產加工的“質量關”十分關鍵,產品質量可以說是農業的“生命線”。只有茶葉品質優良上等,實現產業可持續性發展才有可能。遺憾的是,我國茶葉生產加工狀況不盡人意。這主要體現在:與茶葉產量逐年遞增相悖,茶葉質量下降趨勢顯著,嚴重制約產業發展。因此,建設高水平茶葉種植基地成為當務之急。為此必須加強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發與推廣,從而最大限度消除病蟲害、農藥殘留等問題對茶樹的困擾,使茶葉的品質得到改善和提高。

2.3 提高我國茶葉市場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后我國參與國際市場經濟的程度不斷提高,茶葉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也隨之提升。然而,在一些高端茶葉市場,我國茶葉的競爭力普遍較低。例如,我國每年會大量進口英國紅茶和烏龍茶,這一方面是由于英國紅茶產量高、價格低,另一方面是由于英國先進的生產技術造就了其高質量的紅茶。而反觀我國的紅茶,在質量上遠遠不及英國紅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國茶樹不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使得農藥殘留較高,茶葉品質大幅下降。此外,由于我國茶葉的農藥殘留較高,不符合歐盟等經濟體的要求,因此茶葉出口也屢屢受阻。

3 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雖然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至關重要,但是其推廣狀況并不樂觀,采用率仍然待提高。目前,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主要受到四方面因素影響:小規模茶葉種植戶采納意愿低;對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重視度低;農產品質量全民監督激勵機制不健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隊伍不穩定。

3.1 小規模茶葉種植戶采納意愿低

目前,我國茶葉種植經營主體以小農戶為主,大部分茶場的生產規模較小。同時,絕大多數的茶葉深加工方式依舊以家庭作坊式為主,茶葉生產規模小。這導致農戶采用綠色防控技術的經濟效益低,采納意愿較低,從而加大了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難度。另外,家庭作坊式的茶葉生產模式的主導地位在未來長時期內無法被撼動,轉型升級難度大,這與目前的規范化、規?;l展要求不匹配,阻礙了綠色防控技術在未來的推廣。

3.2 對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重視度低

大多數的茶農對病蟲害采取的是“以藥劑防控為主、物理防控為輔”的綜合防控模式,罕有使用綠色防控技術。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廣大茶農的農業專業知識欠缺,思想較為保守封閉,對風險的規避程度極高,很多農戶從未體會到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優勢。而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對茶葉質量損害極大,因為這些藥劑在被噴灑后會殘留于葉片之上,使茶葉品質大幅降低。

3.3 農產品質量全民監督激勵機制不健全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對食品安全的監督和管理,保障人民合法權益。全國各地也積極響應中央政府號召,嚴格執行工作任務,對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狠抓落實,確立起農產品質監平臺,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力求對農產品的質量做好源頭防控。但在我國的茶樹種植模式中,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式的茶農間隔距離遠,農事活動的時間不一致,管理能力高低不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舉報渠道不暢通,監督獎勵機制不完善,因此即便發現臨近茶農有涉嫌違規噴灑農藥的行為,處于對鄰里關系的維護,導致“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情況的發生。

3.4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隊伍不穩定

受鄉鎮機構改革、財政支持力度弱、績效考核機制不合理等因素的影響,在我國一些欠發達地區,基層農業技術服務部門的技術力量薄弱,農技推廣人員的工作熱情不高、服務意識淡薄,這往往致使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在農村地區的推廣不到位、不規范,這極大地降低了綠色防控技術對茶樹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也降低了茶農對綠色防控技術的采納意愿。

4 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對策

為不斷提升我國茶葉質量,實現茶葉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在我國未來的茶葉種植中得到積極推廣和普及,為我國茶葉質量實現提檔升級奠定基礎。

4.1 出臺扶持政策,加強科技研發

各地政府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綠色農業向縱深發展,高度重視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嚴格控制農藥用量,提高茶葉品質。其一,政府要做好資源整合工作,引進大型有資質的企業進入茶葉領域。其二,積極主動向上級部門申請財政及相關項目的財政補貼,明確綠色防控技術的補貼機制,降低茶農采用新技術的成本,推動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其三,加強科技投入,與優質企業和科研部門加強合作,強化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發,重點做好農藥減量、替代性綠色農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培育綠色有機高品質茶葉品種。

4.2 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提高茶農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各地政府應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制定嚴格標準,明確出現質量不合格違規生產的懲戒措施。同時,政府也應當發揮主導作用,要求農林主管單位敢于擔當和負責,動員茶企、專業合作社、種茶大戶、服務組織等社會力量貢獻力量,采取多渠道、多路徑,深入到田間地頭,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重要性和技術知識,提高茶農采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意愿,從而使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在全國被大范圍認可和采納。

猜你喜歡
茶農茶樹農藥
老黨員“賣”茶忙
茶樹吸收營養物質的特性
無人機噴灑農藥 農藥混配順序
未來三年將淘汰十種高毒農藥
中國西南 茶樹和中華茶文化的起源
農藥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來越多了
化肥農藥減量,怎么減?
“早春茶”開采
茶鄉人家
武夷山茶農采茶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