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科下肢創傷患者應用損傷控制急救措施的效果

2021-12-08 17:52陳振坤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關鍵詞:效果應用

陳振坤

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下肢創傷患者應用損傷控制急救措施的效果。方法 研究案例取自我院骨科2018年7月-2021年7月間收治的60例下肢創傷患者,以單雙數分組法平均分作2組,對照組30例患者運用常規急救措施,研究組30例患者采取損傷控制急救措施,研究分析其應用效果。結果 研討組患者的急救效果優良率指標93.33%高于參照組患者的急救效果優良率指標63.33%,P值<0.05,組間數據的對比結果具統計學意義。結論 骨科下肢創傷患者應用損傷控制急救措施,可獲得較高的急救效果優良率,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值得臨床予以借鑒。

關鍵詞:骨科下肢創傷;應用;損傷控制急救措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R816.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近年來,各類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骨科下肢創傷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直接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1]。合理、及時的急救措施是療效的基礎保障,可降低并發癥率,對患者的預后有效改善,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指標[2]?;诖?,本文結合我院近3年收治的下肢創傷患者分組實施常規急救措施與損傷控制急救措施,研究分析其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研究案例取自我院骨科2018年7月-2021年7月間收治的60例下肢創傷患者,以單雙數分組法平均分作2組,對照組30例患者運用常規急救措施,研究組30例患者采取損傷控制急救措施。納入標準:已確診為下肢創傷患者,年齡均超過18歲,具備正常交流能力,已了解研究內容,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精神異常表現的患者,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缺陷的患者。本研究已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年齡23-61歲,平均(41.77±9.31)歲,男女比例20:10。研究組:年齡24-60歲,平均(42.14±9.52)歲,男女比例19:11。對比兩組患者的資料數據,組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30例患者采取常規急救措施,在患者一入院及時為其清除壞死組織、腐肉等,并采用生理鹽水為其傷口浸泡、清洗,可采取解剖性修復療法,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疾病類型積極開展支持療法,完成治療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研究組30例患者采取損傷控制急救措施:

一、針對患者的不同癥狀予以辯證施治,如患者為開放性損傷,在生命征平穩,基礎狀態良好,應先行急診清創并以牽引或外固定;對于嚴重創傷合并其他系統的復合傷,應多學科協作;如患者伴有休克表現者應先抗休克及時糾正休克,必要是采取輸血措施施予的糾正;對于嚴重下肢毀損傷者,經評估標準達到截肢標準,可行截肢治療。二、骨科手術完成后可對患者的受損肢體進行專業性評估,采用MESS評分標準從骨骼皮膚軟組織、肢體缺血時間、血壓以及年齡等4個方面進行評價,其中骨骼皮膚軟組織根據損傷程度與性質分為低能量損傷、中等能量損傷、高能量損傷、極高能量損傷4個等級,評分分別為1分、2分、3分、4分。肢體缺血時間根據持續時間、缺血程度分為無缺血、無脈(肢端血運灌注正常)、無脈(肢端血運灌注異常),無脈(肢端冰冷,感覺消失)4項,每項評分分別為1分、2分、3分、4分。MESS評分為以上4項相加得到的分數,前2項與受傷因素有關,后2項與患者自身情況有關[3]??傆嫷梅值陀?0分時可送入骨科病房進行治療,而高于20分,則送往重癥加護病房進行治療。三、根據患者實際血流動力指數、體表溫度、尿液量等指標開展專業的生命體征評估,直到其完全恢復平穩后再為其制定后續治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

對于兩組患者的急救效果進行評價,患者經急救后,通過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骨折已完全愈合;患者經急救后,通過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骨折已完全愈合,僅存在輕微活動受限;患者經急救后,通過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骨折未愈合,存在嚴重活動受限。

1.4 數據處理

將本研究采集的指標數據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作進一步的處理與分析,計量類型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達,t值檢驗,計數資料經例數(%)表達,X2值檢驗,當P值<0.05時,反映組間數據的對比結果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統計兩組患者急救效果優良率指標

下表數據可見,研討組患者的急救效果優良率指標93.33%高于參照組患者的急救效果優良率指標63.33%,P值<0.05,組間數據的對比結果具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下肢創傷多為意外、交通事故而引發,當患者下肢遭遇間接或直接暴力作用時,創傷處的肢體功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障礙,同時可能伴有出血、疼痛感覺,此時需為其提供急救服務,專業性處理患者的創口,促使其傷口的快速愈合[4]。常規急救措施主要涵蓋清創、消毒、解剖性修復、抗感染等對癥治療,缺乏對損傷、癥狀的有效控制,恢復時間較長。。

研究結果提示,研討組患者的急救效果優良率指標93.33%高于參照組患者的急救效果優良率指標63.33%,P值<0.05,組間數據的對比結果具統計學意義[5]。綜上所述,骨科下肢創傷患者應用損傷控制急救措施,可獲得較高的急救效果優良率,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值得臨床予以借鑒。

參考文獻:

[1] 余建文,刁天月,桑澤坤,等. 探討骨科下肢創傷患者的臨床急救措施[J]. 當代醫學,2019,25(25):86-88.

[2] 包愛敏,吳青. 損傷控制在骨科下肢創傷臨床急救中的應用探討[J]. 醫學美學美容,2021,30(8):48.

[3] 方晶晶. 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在骨科下肢創傷急救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實用醫刊,2017,44(4):57-59.

[4] 陳順宏,韓子冀,熊兵,等. 損傷控制在骨科下肢創傷臨床急救中應用探討[J]. 養生保健指南,2018,16(38):67.

[5] 阿衣夏木·克熱木,阿米娜·阿布力米提. 探討骨科下肢創傷的臨床救治方法及應用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37):94-94.

猜你喜歡
效果應用
如此外墻,防水還扛得住么?!
靈動耳環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沒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