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常規檢測在尿路感染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

2021-12-08 19:13王棟菁莊紅焰馮佳靖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關鍵詞:尿路感染

王棟菁 莊紅焰 馮佳靖

摘要:目的 尿常規檢測在尿路感染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擇江蘇省張家港市澳洋醫院于2019年11月-2021年08月納入的200例尿路感染患者展開本次實驗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尿常規檢測,分析檢測結果。結果 200例患者中,192例患者定量尿培養結果為陽性,相比于單一檢測,聯合檢測法診斷準確性相對較高,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在對尿路感染所進行的診斷中,尿常規檢測準確性較高,并且存在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能夠為臨床后續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力依據,值得將其應用并推廣于臨床。

關鍵詞:尿常規檢測;尿路感染;診斷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2

尿路感染是臨床常見病癥,其中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主要為細菌感染,感染位置常見于尿路上皮組織,其產生和尿管留置、細菌感染等息息相關,需要及時控制病情進展,降低疾病后期慢性感染風險。臨床中,及時診斷、治療疾病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診斷患者病情并分析疾病類型,診斷期間要依照患者生命體征及臨床癥狀展開診斷,當前臨床一般需要通過常規尿檢并和患者臨床癥狀相結合,以保障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尿液細菌培養是對尿路感染進行診斷的金標準,其藥敏試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抗生素治療起到指導作用,但是該方法耗費時間長并且存在較高的假陰性,對于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并不存在優勢,具有局限性[1]。而最近幾年尿干化學分析儀以其操作便捷、快速、經濟等優勢在臨床中獲得了普遍應用,若將其和尿沉渣檢測法聯合應用,能夠取得更為明顯的效果。并且尿常規檢測中,尿白細胞及尿亞硝酸鹽都可顯示尿路感染存在。本次研究主要探析尿常規檢測在尿路感染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江蘇省張家港市澳洋醫院于2019年11月-2021年08月納入的200例尿路感染患者展開本次實驗研究,其中包括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105例,年齡范圍34-70歲,年齡均值為(54.08±1.97)歲,參與研究的患者均已經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患者均自愿參與;所有患者均可正常溝通和交流,依從性良好,可以配合臨床工作。排除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排除臟器功能嚴重損傷患者;排除耐受性較差及中途退出者;排除臨床基本信息欠缺以及抗拒心理嚴重患者。

1.2方法

尿沉渣法:使用迪瑞FUS2000全自動分析儀展開檢查,憑借鞘液作用處理尿液當中的細菌以及白細胞成分,之后使用熒光染料實行染色處理,使用氬激光進行照射,則發出熒光和散射光之后,則可采用計算機處理并且生成檢測報告。尿路感染判定標準:細菌檢出值超出2750/ul或者是白細胞檢出值超出20/ul。

尿干化學法:使用迪瑞FUS2000全自動分析儀展開檢測,主要實行雙波長反射測光法,應用專用試紙展開檢測,同時憑借反射型曲折率測定法檢測患者的尿比重。判定標準:白細胞酯酶檢出結果為陽性(>1+)或者是亞硝酸鹽檢出結果為陽性(1+)。

1.3觀察指標

對不同檢測方法檢測結果的差異性進行分析,并詳細記錄。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析不同檢測方法檢測結果差異性

200例患者中,192例患者定量尿培養結果為陽性,相比于單一檢測,聯合檢測法診斷準確性相對較高,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患者漏診、誤診率分析

200例患者中,漏診6例,誤診5例,發生率5.50%。

3?討論

尿路感染為泌尿內科常見、多發病癥,其主要是由于部分尿路裝置以及留置尿管所引起的,因為其生殖系統生理、解剖存在特殊性,所以并不會使致病菌在該環境中停留、繁殖,但一旦產生病理性變化,則會影響防御感染功能,造成致病菌入侵,進而引起感染[2]。依照感染區分別分布在上、下尿道感染,且這兩種感染之間可分為散發性感染、分離感染以及重復感染。而對于復發性感染還可以分為再感染以及細菌持續性存在。病原體主要包括病毒、衣原體、細菌、支原體等,感染風險較高,并且該病癥會使患者產生休克進而增加其死亡率。尿路感染是一種感染性疾病,臨床中發病率較高,以妊娠期婦女、絕經后女性、老年人群、尿路畸形者最為常見,不管是對患者的生命質量還是身心健康都會產生不利影響,若治療不及時,則很容易進展為慢性尿路感染,嚴重的甚至還會引起尿毒癥、腎功能不全、菌血癥等,影響患者身體健康,所以盡早發現并治療疾病對于防治尿路感染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于尿路感染,早期診斷和治療不但能夠延緩病情進展,同時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以及改善患者預后都是非常重要的。準確診斷是對尿路感染進行治療的基本前提,當前臨床在對尿路感染所進行的診斷中,一般都是對患者實行尿液細菌培養,但是其檢測周期長,同時還會延誤后續治療,假陰性率相對較高。相關研究表示,臨床中對于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其尿培養陽性率相對較低,因此需要探索出快速、便捷以及價格低廉的篩查方法進行診斷,進而促進尿路感染檢出率的進一步提高,為后續治療提供有力保障。

臨床中,尿培養是對尿路感染進行診斷的金標準,但是因為該診斷方式檢測結果所需時間較長,如果在確診后對患者進行治療,患者病情的發展惡化則很有可能會加重病情,甚至還會引起并發癥,提高治療難度。有學者表示[3],在對尿路感染所進行的診斷中,不能單一依照患者的臨床特征以及表現,而是需要在此基礎上對患者實行實驗室檢查,將檢查結果作為依據展開綜合性分析,之后確診疾病。臨床尿常規檢測中,主要是依照白細胞酯酶(LEU)、亞硝酸鹽(NIT)、白細胞計數(WBC)及細菌計數(BACT)等指標對患者的尿路感染情況進行判斷。其中LEU是一種存在于中性粒細胞中的特異性酶類,一旦尿路感染則會引起尿路炎癥反應,提高炎性因子水平如中性粒細胞等,所以LEU也會呈現出上升趨勢,并以非陽性為主要表現。NIT主要是尿液中蛋白質代謝產物硝酸鹽在格蘭仕陰性桿菌作用下產生還原反應所獲得的產物,所以其可以對患者尿路病原菌感染情況進行直接性評估。WBC可以有效反應患者的炎癥反應情況,一旦患者產生尿路炎癥反應,其水平則會產生異常升高現象,在對患者尿液中細菌數量進行仔細觀察后則可以對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進行有效判斷。通常認為在產生尿路感染時,患者會伴隨炎癥狀態,并且尿液中紅細胞、白細胞以及細菌會明顯增加。尿液中的白細胞在破裂時會釋放出相應的尿白細胞酯酶,會使尿白細胞呈現為陽性。尿液亞硝酸鹽主要是源自于尿路病原菌對硝酸鹽的還原反應[4]。而在尿常規檢測中,這兩項實驗是非常關鍵的輔助性診斷方式。通常情況下,尿常規結果會在2小時內檢出,可以有效節約時間,進而指導臨床在獲得細菌培養結果之前實行經驗用藥。

研究顯示,患者的尿亞硝酸鹽敏感性較低,這很有可能是因為革蘭陽性菌不存在硝酸還原酶所導致的。除此之外,藥物、飲食、尿蛋白陽性以及尿液污染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尿白細胞假陽性或者是假陰性。若尿液在膀胱中長時間存儲,并且尿液稀釋程度相對較大,尿液中尿常規指標也會表現為假陰性,所以在對尿路感染所進行的診斷中,尿常規檢測前要落實質量控制,減少飲食、尿液污染以及藥物等因素對檢驗結果所帶來的影響,提高尿液標本合格率[5]。臨床中需要對尿白蛋白以及尿亞硝酸鹽這兩項檢驗結果進行充分理解,如果有必要可以通過顯微鏡鏡檢對檢測結果進行綜合性分析,進而實現提高診療質量的目標,若發現結果和臨床現實情況不一致,則要及時展開溝通和咨詢,如果有必要則要及時重新檢測,避免延誤患者病情。在對高度疑似尿路感染患者所進行的檢測中要和多種因素相結合,實現提高檢測準確率的目標。當前臨床在對尿路感染所進行的檢測中一般都是實行尿常規檢測,其中尿沉渣法、尿干化學法都是非常常見的檢測方式,其主要是對患者尿液標本中細菌含量以及白細胞進行檢測,進而實現對病情的診斷[6]。但是其單一應用效果并不明顯,很容易產生假陽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中,細菌菌體大小、類型、標本放置時間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尿沉渣法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并且患者尿液中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會影響白細胞計數準確性,而將其和尿干化學檢測法相結合,則可有效避免這些問題。在尿干化學法檢測中,若受檢者尿液在膀胱中的時間未超過4小時或者是亞硝酸鹽缺乏,則會使檢測結果產生假陽性,而和尿沉渣法聯合應用,則可有效解決以上不足,因此將兩種方式聯合應用,對于提高檢測質量以及提高檢驗特異性、準確性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值得注意,在尿常規檢測中,因為其并不能對病原菌進行直接性檢測,無法為臨床用藥提供有利意見,所以假陰性情況相對普遍,需要在患者尿液采集結束之后及時培養,并展開藥物敏感性實驗,進而確定臨床用藥方案??梢?,兩種檢測方式的聯合應用,可以在降低漏診、誤診風險的同時提高檢測的特異性、敏感性,可以提高疾病檢出率,臨床中存在較高的應用價值和意義[7]。傳統臨床診斷中一般都是對患者實行尿培養,但是其所需時間較長,檢查結果需要在48小時后獲得,陽性檢出率相對較低,會延長診斷時間;而通過對患者實行尿常規檢測,其有著準確性高以及操作便捷等優勢,能夠在較短時間里獲得相應數據,以便指導臨床治療;與此同時在檢驗期間,顯微鏡檢查可以整體、全面地判斷標本中白細胞,通過分析尿液中PH之變化并和患者現實病情相結合進行分析,可以有效診斷疾病,可以將其作為對尿路感染疾病進行診斷的重要依據[9]。需要注意的是,尿常規檢查對醫生操作技能以及臨床經驗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依照相關標準規范以及實際步驟進行,同時和不同患者白細胞數目以及細菌計數差異針對性診斷患者疾病,此外還需要對患者全身癥狀進行整體性分析對疾病進行診斷,使診斷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得到保障。對于尿路感染患者,通過常規檢測診斷疾病,可以提高診斷效果,同時還可以和患者的疾病癥狀、體征等結合診斷疾病,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診斷尿路感染中,尿常規檢測和金標準診斷結果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存在一定的應用價值,可以為疾病的診治提供有力保障,效果顯著[10]。本次實驗研究結果顯示,200例患者中,192例患者定量尿培養結果為陽性,相比于單一檢測,聯合檢測法診斷準確性相對較高,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就說明臨床在對尿路感染所進行的診斷中,尿常規檢測準確性較高,并且存在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能夠為臨床后續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力依據,值得將其應用并推廣于臨床。

綜上所述,臨床中,尿常規檢測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的有效應用,可以降低誤診及漏診風險,提高診斷準確性,存在較高的可靠性以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良忠.尿路感染診斷中尿常規檢驗的臨床應用分析[J].系統醫學,2020,v.5;No.90(6):44-46.

[2]何健祥,林雅媛,陳銀仲,等.尿常規聯合血清降鈣素原檢查在尿路感染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黑龍江醫藥,2020,33(3):687-690.

[3]高辛露.尿路感染診斷中尿常規檢驗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20,v.18(9):160-161.

[4]劉旭.尿路感染診斷中尿常規檢驗的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4):72-73.

[5]金力芳,葛秋華,劉小香.尿液肝素結合蛋白檢測在尿路感染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20,v.30(7):66-68.

[6]黃巧玲,張耿紅,熊慧英.脈沖式膀胱沖洗在尿路感染干預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14):90-91.

[7]趙瑩.尿干化學法聯合尿沉渣法用于尿液檢驗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20,27(7):776-780.

[8]孫懿.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測法在尿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23):237-238.

[9]杜穎、馮景、楊傳信、范宏佳.尿常規及尿液定量分析參數在早期尿路感染經驗性用藥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2020,v.35(10):86-88.

[10]魏霞.尿液沉渣聯合尿液干化學檢測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9,v.28(6):149-151.

猜你喜歡
尿路感染
前列腺增生切除術后尿路感染危險因素
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預防與個性化護理干預效果
小心隱蔽的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要不要用抗生素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風險小
尿路感染食療方
尿路感染須及時用抗生素
尿路感染 用藥不同
四分之三的尿路感染由大腸桿菌導致
蔓越莓能夠預防尿路感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