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顫射頻消融術后預防血栓形成護理措施研究進展

2021-12-08 19:52李汶潔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關鍵詞:研究進展

摘要:房顫是一種病發率較低的臨床持續性心律失常癥狀,該疾病患者的心跳速度較正常人群而言,明顯更快且呈不規則跳動狀態,為此導致患者的心房收縮功能出現障礙,降低患者生存質量的同時,危及其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中針對該疾病往往采用射頻消融術進行對癥治療,但是經該方法治療后,患者極易出現一些并發癥,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血栓栓塞這一并發癥,因此,分析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患者發生血栓的危險因素,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及預防措施已成為相關研究者重點研究課題。鑒于此,本文將圍繞上述研究課題展開綜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房顫射頻消融術;預防血栓形成護理;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血栓栓塞是較為常見且嚴重程度較高的射頻消融術并發癥之一,于患者手術過程中時有發生,但其病發高峰期在術后24小時。為此,有研究者主張[1]通過在房顫射頻消融術治療期間配合科學合理的對癥護理措施來預防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預后。鑒于此,本文著重綜述了房顫消融術后預防血栓形成的護理路徑及效果評價,以期從護理的角度預見性降低血栓的形成概率。

1.房顫射頻消融術后導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險因素分析

1.1靜脈壁損傷:血管內皮受損:予以房顫患者視頻消融術時,往往通過穿刺頸內靜脈或鎖骨下靜脈和雙側股靜脈來置入心導管,為此導致血管內皮受到一定損傷,通過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徑,引發血小板黏附、聚集與釋放,纖維蛋白原變質(變為纖維蛋白),大量白細胞出現堆積現象,血液流動性大大降低(由原有的流動狀態變為凝膠狀態),進而導致形成血栓。

1.2血流緩慢:與行房顫射頻消融術患者術中、術后臥床制動有關。經射頻消融術治療后,房顫患者往往需要保持絕對臥床12小時~24小時,且術側肢體不但需要制動,而且還應使用彈力繃帶進行加壓包扎,并使用沙袋壓迫4~6小時,以有效規避出血現象的發生。與Symington等提出的經濟艙綜合征類似,當人體保持長時間的制動時,機體血流速度會隨之減慢,隨著血流緩慢保持時間的不斷延長就會容易導致一些物質粘連在血管壁上,由此形成血栓。

1.3血液高凝狀態:由于房顫患者行射頻消融術后需保持絕對臥床,為此,一些患者為了減少排尿帶來的不變,往往刻意減少飲水量,甚至選擇不飲水,從而導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同時,為了降低術后出血癥狀的發生概率,通常情況下會于患者術日停止抗凝藥的供給,導致血液高凝狀態,血液粘稠度增加,進而大大增肌血栓的發生概率。

1.4房顫:房顫患者的心房收縮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由此導致血液在心房內滯留,進而形成血栓。當房顫持續時長達到48h時,多數患者會出現左心房附壁血栓,以左心耳部位最為常見。

2.護理措施

2.1主動踝泵運動:靜脈血栓栓塞的誘因之一就是靜脈瘀滯,而抵抗瘀阻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踝泵運動。踝泵運動是指在患者無明顯疼痛感的情況下,通過緩慢、用力且最大角度地進行足背伸及足跖屈運動。當患者不借助其他物理儀器進行主動踝泵運動時,可實現對其下肢靜脈血流情況的有效改善,加快其血流速度的同時減輕術后制動期間的不適,進而起到預防深靜脈血栓,增強患者舒適度的的作用[2]。

臨床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明確了踝泵運動對下肢靜脈血流動力學的積極影響,該運動對靜脈血液回流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進而達到預防深靜脈血栓的目的。但是臨床中對踝泵的具體時間、頻率等方面的細節要求鮮有報道,尤其是房顫射頻消融術后的具體要求。相關研究者[3]以健康人為研究對象進行前瞻性研究表明:相較于5分鐘或15分鐘舒適角度的踝泵運動而言,10分鐘最大角度踝泵運動的臨床效果更優,更利于促進下肢靜脈回流。同時,相關研究者[4]對剖宮產產婦踝泵運動進行標準研究后發現,每日5~6次,每次練習5分鐘,最大限度地上勾和下崩腳尖保持10s,可有效降低產婦剖宮產后靜脈血栓的發生概率。

2.2在安全情況下增加飲水量:安全情況下,對患者飲入量進行科學管理,可有效降低因血液黏滯度升高而發生深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相關研究顯示,當機體飲入量減少時,全血黏度會隨之增高。進一步分析其中的飲入量、靜脈輸液量與全血粘度的相關性發現,飲入量與全血黏度呈負相關,隨著飲入量的下降,全血黏度增高,因此深靜脈血栓發病風險也隨之增加[5]。因此,房顫患者行射頻消融術后,制定臥床期間可通過適當加大飲水量來預防血栓形成。因此術后制動臥床期間,可通過適量增加飲水量,以降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

結束語

近年來,射頻消融術在房顫治療中的技術日益成熟,且應用愈發廣泛,并發癥血栓栓塞也愈發受到臨床的重視。新型抗凝藥物的應用和物理器械的輔助對血栓的預防效果已證實,但是通過護理方式干預在相關文獻中缺乏臨床循證依據,尤其是針對房顫射頻消融術后的護理措施更是鮮有報道。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對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護理措施進行梳理,找出動踝泵運動及在評估安全的情況下增加飲水量兩種有效措施,其副作用小,易實施。同時增加了護患互動,可提升護患關系,增加有效交流,提升主動服務意識,是今后在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應用中重點研究和細化的醫療服務項目。

參考文獻:

[1]趙雪光,王晨,王賀佳. 房顫射頻消融術后預防血栓形成護理措施研究進展[J]. 吉林醫學,2021,42(09):2265-2266.

[2]周惠琴. 房顫CARTO射頻消融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進展[J]. 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11):14-17.

[3]諶艷,吳俞萱,江偉,等.踝泵運動對下肢靜脈血流動力學影響的研究D] .創傷外科雜志,2020,22(1) :52-56.

[4]熊麗,蔣明珉,何 婭娟.踝泵運動的標準化健康教育在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D].當代護士(下旬刊) ,2020,27(3) :1-2.

[5]王莉.股骨頸骨折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液體攝入量與全血粘度及深靜脈血栓的相關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9.

作者簡介:李汶潔(1991-07-),女,漢族,本科,廣西壯族自治區人,護師,研究方向:心房顫動。

猜你喜歡
研究進展
納米流體強化吸收CO2的研究進展
近50年自然保護地旅游研究進展與啟示
阿爾茲海默癥發病機制及相關治療藥物的研究進展
中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小細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進展
近十年國際STEM教育研究進展
肉品中水分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河口海岸環境監測技術研究進展
磁弛豫開關傳感器在醫學診斷及食品安全檢測中的研究進展
微生物燃料電池在傳感分析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