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性護理模式應用于早期顱腦外傷患者護理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2021-12-08 20:43徐玉鳳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徐玉鳳

摘要:目的:觀察針對性護理模式應用于早期顱腦外傷患者,對患者意識、神經功能及運動功能的影響,探究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將早期顱腦外傷患者84例分為2組,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2例,兩組患者分別進行常規護理模式干預和針對性護理模式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干預效果。結果:護理后研究組患者GC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NIHS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FMA上肢+手評分、FMA下肢評分及總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模式能夠促進患者意識及神經功能的恢復,改善患者運動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模式;早期顱腦外傷患者;臨床護理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顱腦外傷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損傷類型,其發生率僅次于四肢損傷,而死亡率及殘疾率卻居身體各部位損傷之首,若治療不到位會誘發各類并發癥及后遺癥[1]。傳統的護理干預模式患者預后效果較差,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無法滿足早期顱腦外傷患者的需求[2-3],為此我院采用針對性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干預,并取得了滿意的干預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20年01月~2021年06月期間收治的早期顱腦外傷患者84例進行實驗探查,分為2組,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2例,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4:18,年齡23~64(37.12±6.49)歲,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3:19,年齡24~62(37.85±6.62)歲,兩組患者資料平衡性良好(P<0.05)。

1.2護理措施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對癥治療及護理模式干預。

研究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模式進行干預:①心理護理:待患者意識恢復后,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囑患者保持心情的舒暢,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打消患者的疑慮,讓患者正確面對自身疾病及殘疾。②環境護理:安靜、整潔、舒適的治療環境能夠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保證患者病房環境溫濕度適宜,空氣新鮮,環境整潔,光線充足,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避免患者跌倒或墜床。③呼吸道護理:協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及時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預防患者發生窒息或肺部炎癥。④飲食護理:不能進食的患者予以腸外營養,病情好轉后對患者吞咽功能進行評估,盡早給予患者腸內營養,伴有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可選擇鼻飼管,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高能量的食物為主。⑤康復護理:鼓勵患者早期進行康復鍛煉,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的運動康復計劃,促進患者機體認知功能及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無法自主運動的患者執行被動運動計劃,待其能夠自主運動后再執行運動康復計劃。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入院時及護理干預后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評分、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運動功能恢復恢復情況及并發癥發生率。

使用GCS對患者入院時及護理干預后的昏迷程度進行檢測,昏迷指數評分越低患者昏迷程度越嚴重,113~14分:輕度昏迷,9~12分:中度昏迷,3~8分:重度昏迷,3分以下提示腦死亡或預后極差。

使用Fugl-Meyer評定量表(運動功能)(FMA)對患者入院時及護理干預的運動功能進行檢測,包括上肢+手(66分)和下肢(34分),評分越高患者運動功能越好。

1.4數據處理

實驗中的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 )用SPSS18.0軟件處理,進行卡方檢驗和T檢驗,結果P<0.05,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GCS及NIHSS評分比較

由表1可得:入院時兩組患者GCS及NIHSS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GCS及NIHSS評分均得到顯著改善,研究組患者GC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NIHS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運動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由表2可得:護理后研究組患者FMA上肢+手評分、FMA下肢評分及總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由表3可得: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顱腦外傷患者恢復后會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如認知障礙、運動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4],傳統的護理模式雖能起到一定的護理效果,但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5],將針對性護理模式用到早期顱腦外傷患者中,通過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正確面對自身疾病,消除患者的顧慮及不良情緒;通過環境護理提高患者舒適度,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6-7];呼吸道護理積極預防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飲食護理加強患者營養支持,完善患者營養狀況,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病情的康復;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有助于減少患者路腦細胞的凋亡,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重塑和修復[8],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模式能夠促進患者意識及神經功能的恢復,改善患者運動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秦平. 針對性護理模式用在早期顱腦外傷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意義[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v.5(13):45+55.

[2]呂景麗. 觀察常規護理+針對性護理模式在早期顱腦外傷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004(052):P.108-108.

[3]李笑田. 早期康復護理在顱腦外傷血腫開顱術后的效果[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v.10(16):160-161.

[4]高玉蘭,耿黎霞,高明琴. 早期康復護理在顱腦外傷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9,25(08):126-128.

[5]王麗芳. 對手術后的顱腦外傷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研究[J]. 當代醫藥論叢,2020,018(007):233-234.

[6]徐晶. 對顱腦外傷開顱術患者展開早期康復訓練的護理干預價值[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005(022):149,198.

[7]胡娟,周小琴,蔣銘. 分析針對性護理模式應用于早期顱腦外傷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意義[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004(007):52,56.

[8]王玲,田琴. 早期康復護理對顱腦外傷術后運動障礙患者的功能恢復療效評價[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20,5(47 ):7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