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對老年肺栓塞患者的影響

2021-12-08 20:37趙艷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趙艷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對老年肺栓塞患者的積極影響。方法:80例老年肺栓塞患者隨機分兩組各40例,對照組行常規對癥護理,觀察組行常規對癥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分析護理前后心理情緒改善情況、肺栓塞治療效果、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治療依從性。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相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肺栓塞治療總有效率相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相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觀察組治療依從性相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結論: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心理情緒和生活質量,同時提高疾病治療效果和患者依從性,臨床護理影響積極有效,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老年肺栓塞患者;護理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老年肺栓塞作為臨床危重疾病,一直備受關注,所謂“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體現的就是護理對促進患者病情康復的重要價值[1]。有相關醫學專家指出,老年肺栓塞患者病情危重,會在疾病折磨下導致身心狀態的不良轉變,這十分影響治療效果,而以現代護理理念評價傳統的護理方案,其內容的單一性成為了制約現代臨床護理工作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之下,探究新型護理模式刻不容緩。心理護理經臨床驗證有效,隨著現代醫學護理技術的提升,趨于完善,臨床應用率越來越高[2]。本研究選取80例老年肺栓塞患者進行分組對比分析,旨在探討心理護理的應用價值。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在2020.1. -2021.7期間選擇80例患者隨機分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67-76(70.21±3.11)歲。觀察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65-77(70.24±3.15)歲。組間資料對比,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知情同意并簽字;③無藥物禁忌。

排除標準:①并發重要臟器疾病;②精神疾病患者。

1.2操作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臨床對癥治療:選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出產的利伐沙班片(拜瑞妥),用法用量為10-20mg,每日一次,選擇芬蘭奧立安公司出產的華法林鈉片,口服初始劑量為3mg,每日一次,根據患者抽血化驗的抗凝結果調整藥物劑量。

對照組行常規對癥護理,具體為:遵醫囑給予患者體征監測和治療指導。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方案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具體為:(1)環境營造:良好的外部治療環境可提高患者心理舒適度,對改善抑郁情緒和生活質量效果顯著,故護理人員應當根據老年患者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營造安全、和諧的治療環境,首先需保持環境衛生,定期消毒、殺菌,避免細菌感染,同時可擺放收音機播放戲曲、評書等,豐富患者的日常生活。(2)心理支持:老年患者心理承受力較差,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理解,故護理人員需始終保持微笑服務,日常護理中體現高品質服務,多和患者交流談心,注意保護患者自尊心。(3)親屬開導:親屬的心理疏導作用比護理人員更大,故護理人員需叮囑患者家屬24陪伴患者身邊,與之積極互動,使其感到安全、舒心、幸福。(4)生活指導:飲食方面忌辛辣、寒涼食物,以清淡、溫和、易消化食物為主,注意保暖防寒,遵醫囑進行呼吸鍛煉,日常注重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維持心肺功能穩定。(5)健康教育:講解肺栓塞病因、危害和治療方式,重點在用藥方面建議患者遵醫囑正確用藥,不可盲信盲從或因恐懼而胡亂用藥或私自停藥。

1.3觀察指標

護理前后心理情緒改善情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3],滿分100分,分值與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表現正相關。

肺栓塞治療效果:包括顯效(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X線片顯示病灶消失,)、有效(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明顯緩解,X線片顯示病灶顯著吸收)和無效(未達到治療標準),總有效率計算剔除無效患者。

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采用生活質量評價表(SF-36)[4],對患者生理功能、精神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進行評分,各項指標滿分100分,分值與患者生活質量正相關。

治療依從性:包括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依從性計算剔除不依從患者。

1.4統計學處理

SPSS25.0處理計數(X2)和計量(t)資料,差異顯著(P<0.05)。

2結果

2.1護理前后心理情緒改善情況

表1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相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

2.2肺栓塞治療效果

表2結果:觀察組肺栓塞治療總有效率相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

2.3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表3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相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

2.4治療依從性

表4結果:觀察組治療依從性相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

3討論

對于老年肺栓塞患者來說,良好的護理體驗有助其改善身心狀態,繼而提高老年肺栓塞治療效果。大部分老年肺栓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身心狀態不佳,從而出現不良情緒,生活質量下降,并發癥多發等情況,降低治療效果,增加治療風險,臨床護理和治療密切相關,加強對老年肺栓塞患者的護理至關重要,需尋找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5-6]。

研究指出,老年肺栓塞患者在安全護理、精細護理、責任護理、人性化護理等方面要求突出,具體來說,老年肺栓塞患者要求護理工作盡量細致、完善、規范,以此提高自己的治療信心和勇氣,據此分析,心理護理的護理優勢十分明顯,從評估患者抑郁情緒、分析患者抑郁情緒產生原因入手,聯合環境營造、心理支持、親屬開導、生活干預、健康教育等有效措施,圍繞治療過程優化護理體系,充分滿足患者要求和實際治療需要[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方面低于對照組,這是因為心理護理中的環境營造、心理支持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緒,使其內心充滿希望,能夠自覺消除不良情緒影響,提高治療信心;觀察組在治療效果方面優于對照組且在生活質量評分方面高于對照組,這是因為心理護理中的生活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飲食、用藥、呼吸鍛煉情況,使其在配合治療的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輔助提高治療效果;觀察組在治療依從性方面高于對照組,這是因為心理護理中的健康教育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度,使其認識到配合治療的重要作用,同時給予其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而規范其治療配合行為[8]。當然,臨床護理方案的調整同患者實際病情、治療心理、外部環境的影響關系密切,因此,在認定心理護理可行性的同時,我們也需認識到現代醫療護理工作的發展方向,繼續深入研究心理護理的護理優勢,結合醫院實際探尋特色護理方案[9-10]。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對老年肺栓塞患者的護理優勢明顯,體現在心理情緒和生活質量改善、治療效果和治療依從性提升等方面,當然,本次試驗因樣本數量較少,故仍存在數據誤差,下一步將繼續搜集整理老年肺栓塞患者資料,以求得出更為精確的護理數據,發掘心理護理更大的護理優勢。

參考文獻:

[1] 高海英. 老年肺栓塞的預防及護理研究[J]. 醫學信息,2019,32(S1):2.

[2] 張焱,雷艷. 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在老年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 兵團醫學,2019,No.110(01):84-86.

[3] 張梅. 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肺栓塞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析[J]. 系統醫學,2020,v.5;No.89(05):139-141.

[4] 祝蘭英,鄧淑芳. 心理護理干預在肺栓塞老年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9,23(6):2.

[5] 李保建. 常規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對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的護理效果[J]. 中外醫療,2020,v.39(25):132-134.

[6] 柳琴. 心理干預對肺栓塞患者治療療效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v.4(39):66-66.

[7] 孫梨萍,黃浩,楊勝娣. 急性肺栓塞18例的急救護理體會[J]. 中國社區醫師,2019,035(028):140,142.

[8] 劉海芬,李翠妹. 適時心理干預護理聯合常規護理在肺栓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醫藥科學,2019,009(001):98-100,197.

[9] 胥平平,付增麗. 肺栓塞抗凝治療患者負性情緒與疾病認知水平的相關性[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v.17(16):60-62.

[10] 芮小燕,蔣露. 一例肺癌患者合并肺栓塞的全程護理[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004(018):97,9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