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志勵根據濁毒治論慢性混合型濕疹(中醫濕瘡)的探討

2021-12-08 21:51張志勵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關鍵詞:中醫辨證

張志勵

摘要:目的:探討對慢性混合型濕疹(中醫濕瘡)患者實施中醫辨證治療的有效性。方法通過隨機分組的形式將本中醫館收治的慢性混合型濕疹(中醫濕瘡)患者40例分成兩組,針對A組20例患者實施西醫治療干預,針對B組20例患者加用中醫辨證治療干預,對比兩組慢性混合型濕疹患者的治療效果差異。結果:B組慢性混合型濕疹患者治療后的中醫癥狀評分、癥狀改善時間、皮損面積均低于/短于/小于A組慢性混合型濕疹患者(P<0.05),且B組患者干預后的治療有效性相對于A組患者更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慢性混合型濕疹患者實施中醫辨證治療的有效性較為顯著,能改善患者皮損現象,緩解患者臨床表現,促進患者預后。

關鍵詞:中醫辨證;慢性混合型濕疹(濕瘡);治療優良率

【中圖分類號】R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慢性混合型濕疹主要是指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由于多種內外因素引發的容易反復發作的,存在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反應,主要是由于遺傳因素、致敏因素、系統性慢性疾病、神經精神因素及個體因素等等導致的。慢性混合型濕疹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手足部位、肘窩、小腿、股部、乳房、外陰、肛門等部位的皮疹、丘疹、局部皮膚增厚、瘙癢等等癥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水平[1]。有效的臨床治療顯得尤為重要,以往臨床中一般對患者實施藥膏涂抹配合西藥口服治療的干預,治療效果并不顯著。中醫臨床中提倡對患者實施辨證治療,為了分析中醫辨證治療慢性混合型濕疹的有效性,本中醫館針對收治的40例慢性混合型濕疹(中醫濕瘡)患者展開了治療對比的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通過隨機分組的形式將本中醫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慢性混合型濕疹(中醫濕瘡)患者40例分成兩組,A組2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2:8例,年齡集中在20至75歲之間,均值為(42.63±6.35)歲,病程時間1至12年,平均病程為(5.32±2.15)年;B組2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1:9例,年齡集中在21至76歲之間,均值為(42.65±6.37)歲,病程時間1至13年,平均病程為(5.33±2.16)年。

統計學處理兩組慢性混合型濕疹(中醫濕瘡)患者的資料,結果顯示差異?。≒>0.05),無統計學意義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針對A組20例患者實施西醫治療干預,采用口服9mg息斯敏+涂抹新適確得乳膏的方式進行治療干預。

針對B組20例患者加用中醫辨證治療干預,針對風、濕、濁、毒、淤等且久傷元氣,陽氣虛弱的患者采用溫陽、活血、祛濕、祛風、清熱,化濁解毒的治療方案。選擇為桂枝茯苓丸、四妙散和荊防敗毒散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結合久病患者加馬齒筧進行加減治療。針對陽氣弱、小便淋漓狀態及大便干結的患者采用溫陽補氣、解毒散結的治療。伴有淋巴結腫大加人參、制附子、全蝎和蜈蚣;針對病情嚴重、全身濕疹的患者加用麻黃、 牛蒡子進行加減治療。針對心火旺盛、舌尖干紅、失眠的患者使用加用黃連解毒湯方、黃連瀉心湯方義進行加減化裁治療。還應給予患者堅陰除濕法治療干預。針對病邪濕濁粘滯患者加用“提壺揭蓋”法治療,在以上藥方上加用麻黃、羌獨活達到祛濕、外散、內化、清除病毒的治療干預。

1.3觀察指標

針對A組與B組慢性混合型濕疹患者治療后的中醫癥狀評分、癥狀改善時間、皮損面積及治療有效性等指標進行對比分析。(1)中醫癥狀評分:對患者的皮損、皮膚瘙癢、紅腫等癥狀進行評分,總分45分,分數越高患者的中醫癥狀越嚴重。(2)治療有效性:治療后患者皮損消失或改善75%以上,患者恢復正常生活,且半年內無復發。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處理,中醫癥狀評分、癥狀改善時間、皮損面積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治療有效性為計數資料,采用X2表示,當P小于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A組20例患者治療后的治療有效性為70.00%(14/20),B組20例患者治療后的治療有效性為95.00%(19/20),兩組相比:X2值=4.33,P值=0.04;兩組慢性混合型濕疹患者治療后的中醫癥狀評分、癥狀改善時間、皮損面積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數據見表1所示:

3討論

慢性混合型濕疹在中醫學中屬于“濕瘡”的范疇[2],主要是由于濕熱內蘊、血燥風勝、脾虛濕阻、外邪襲表等導致的,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水平。中醫臨床中提倡為患者實施以“健脾養血、活血化瘀及除熱利濕”等為主要治療原則的治療方案,中醫辨證治療的過程中提倡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及病程時間等開展的一系列辨證加減治療干預,祛風清熱、化濁解毒、溫陽補氣、解毒散結、祛濕解毒的治療方案,能達到顯著的治療效果,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表現,縮短患者的病程時間,縮小患者的皮損面積,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改善患者預后[3]。本研究結果表明,實施中醫辨證治療干預的B組慢性混合型濕疹患者治療后的中醫癥狀評分、癥狀改善時間、皮損面積顯著低于/短于/小于實施西醫治療干預的A組慢性混合型濕疹患者,且B組患者干預后的治療有效性相對于A組患者明顯更高,說明對慢性混合型濕疹患者開展中醫辨證治療的有效性較為顯著。

綜上,中醫辨證治療慢性混合型濕疹(中醫濕瘡)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建議在日后的臨床中加以推廣中醫治療優勢。

參考文獻:

[1]左玉靜,徐紅日,費雪燕. 姜良鐸教授從"燥濕不和"論濕疹中醫治療[J]. 環球中醫藥,2019,12(05):146-147.

[2]周克偉,鄭義宏,鄭雯,等. 中藥噴涂擦聯合火針治療慢性濕疹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05):53-55.

[3]范文天,趙嬌陽. 針灸聯合中藥治療脾虛濕蘊型慢性濕疹40例[J]. 浙江中醫雜志,2019,54(006):445.

[4]李佃貴《中醫濁毒理論》

猜你喜歡
中醫辨證
中醫辨證治療小兒肺炎的治療療效
中醫辨證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的臨床研究
中醫辨證治療月經后期伴量少臨床效果研究
基于過敏性鼻炎的中醫辨證規律及小青龍湯加味治療的臨床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外科術后發熱56例療效觀察
中醫辨證治療腦血管所致癡呆療效觀察及評估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中醫辨證治療效果觀察
中醫辨證治療咳嗽的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