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紅嶺鎢礦地區礦產遠景調查區成礦地質條件淺析

2021-12-09 01:06徐浩
西部資源 2021年2期
關鍵詞:紅嶺巖漿巖燕山

徐浩

摘要:調查區位于全國重點成礦區帶之一的南鄰成礦帶南側,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具有良好的成礦地質條件,找礦潛力巨大;區內各時期構造層及各類沉積地巖廣泛分布,酸性花崗巖十分發育,形成的地球化學較復雜,結合區域內地球化學特征進行論證分析。充分研究本區地層巖性與成礦的關系,巖漿巖與成礦的關系,構造與成礦的關系,圍巖蝕變與成礦的關系,有利于總結規律并指導找礦工作。

關鍵詞:成礦地質條件;紅嶺鎢礦

1.區域地質概況

調查區地層分布廣泛,出露的地層有南華系、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和第四系;區內的地層在全國地層區劃中隸屬武夷—云開地層大區,大部分屬于武夷—云開地層區、武夷地層分區、韶關地層小區和始興地層小區;僅連平縣城周邊隸屬華夏地層區、粵東北地層分區、和平地層小區。

區內巖漿活動強烈,位于東西向大東山—貴東巖漿巖帶東段貴東復式巖體的南緣。加里東期、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均有巖漿侵入活動,其中侵入規模以燕山期最大,尤以早侏羅世巖漿侵入最為強烈;海西—印支期次之。

調查區地處大地構造上處于華夏陸塊與揚子板塊交接部位附近,涉及這兩大構造單元,地質構造復雜。先后受加里東運動、海西—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及其構造—巖漿活動影響,巖石不同程度發生了變形變質。區內變質巖普遍發育且出露廣泛,可劃分為區域變質巖、熱接觸變質巖、氣液蝕變巖及動力變質巖四大類。

調查區位于粵北,粵贛交界南嶺南麓,峰巒迭嶂,山系、水系縱橫。區域構造位置處于北東向吳川─四會斷裂帶南東側;東西向貴東巖體南翼;北東向恩平─新豐斷裂帶斜穿區內;全南─安遠斷裂組在調查區北部有一定顯現。

2.區域化探特征

2.1區域地球化學特征

調查區內各時期構造層及各類沉積地巖廣泛分布,酸性花崗巖十分發育,所形成的地球化學異常復雜。在元素組合上在鎢、鉍、鉬;銅、鉛、鋅等均很發育,但以廣泛分布有鎢、鉛異常最為突出。在異常分布上,既有沿巖體空間分布呈帶狀分布,也有沿斷裂交匯處和巖體接觸帶成群出現。

分析認為,測區各主要地質單元的特征元素組合有:

寒武系:Pb、W、Zn;

泥盆系:Cu、Pb、Zn、W、Ag、Mo、Bi、Hg;

石炭系:Cu、Pb、Zn、W、Mo、Bi;

燕山期花崗巖:Cu、Pb、Zn、Mo、W、Sn、F、S、Rb、Li;

本區成暈元素的高背景場分布與區內的已知礦產地、地層、構造及巖漿活動存在密切關系:

(1)元素的高背景場分布與已知礦產地的關系。本區的Cu、Pb、Zn、W、Mo、Bi、Hg等元素的高背景場主要分在大寶山鉛鋅多金屬礦—石圍子鉛鋅礦—紅嶺鎢礦多金屬礦田、沙溪—新江—紅嶺地區,這些地區分布眾多的銅、鉛鋅、銀、鎢等有色金屬礦床,說明已知礦產地與元素的高背景場分布關系密切。

(2)元素的高背景場分布與地層關系。本區CuPbZn的高背景場主要分布在石炭系、泥盆系,與本區的礦產賦礦圍巖相一致,反映了地層的成礦專屬性。

(3)元素的高背景場分布與巖漿巖關系。本區巖漿活動十分強烈,巖漿多期次多階段侵入,從加里東、印支到燕山期,中酸性巖漿沿著斷裂向上入侵,形成帶狀分布的花崗巖,這些侵入巖體與W、Sn、Bi、Mo的高背景場分布相一致,說明區域巖漿活動對本區的成礦作用關系密切。

(4)元素的高背景場分布與區域構造關系。本區大寶山—新江異常帶的元素高背景場形態主要呈北西向,長達數十公里,明顯受北西向區域斷裂構造控制;此外,此處多組斷裂的交匯部位往往為元素的高背景場。

其中紅嶺異常帶的元素高背景場形態主要呈南北向,長達數十公里,受南北向和北東向的斷裂構造交匯部位,與構造關系密切。

2.2異常特征

據1∶20萬地球化學測量資料,本區主要異常為紅嶺—中村W、Mo、Bi、Cu、Pb、Zn多金屬異常帶,主要成礦元素為Cu、Pb、Zn、W、Mo、Bi、Ag。

異常處于F20、F20、F21斷褶帶內,總體呈南北向帶狀,元素組合復雜,主要由Cu、Pb、Zn、W、Mo、Bi、Ag等組成,具多處明顯的濃集中心。異常位于紅嶺鎢多金屬礦田上,區內有紅嶺鎢礦、水洞仙鎢鉬礦、中村鎢礦床、九仙嶂鎢礦礦點等多金屬礦等已知礦床。

該異??臻g展布明顯受北東向區域斷裂和南北向斷裂控制及巖漿活動的影響,屬礦致異常,綜合礦田地質物化探資料,認為本區仍有找石英脈型鎢鉬礦較好前景。

3.成礦條件與找礦潛力分析

調查區位于全國重點成礦區帶之一的南鄰成礦帶南側,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具有良好的成礦地質條件,找礦潛力巨大。

3.1成礦地質條件分析

(1)地層巖性與成礦的關系。測區中的外生礦產(銀錳礦、赤鐵礦、褐鐵礦、熔劑用石灰巖等)均與地層巖性關系密切,大都受地層巖性制控,個別受后期構造所制約,現作如下簡述。

①晚泥盆紀棋子橋組銀錳多金屬礦。測區中銀錳多金屬礦僅見一處,為一處小型銀錳多金屬礦床,位于新江鎮塘坑九曲嶺附近。其所在層位為中泥盆紀棋子橋組,礦體主要呈順層、似層、透鏡狀,局部沿破碎帶產出;含礦巖性為深灰色鈣質泥頁巖、泥灰巖、鈣質泥巖等。

該礦床九曲嶺礦段和背夫嶺礦段,九曲嶺礦段圈定4個礦化帶,均為北西西走向,近平行排列,傾向20°~30°,傾角20°~65°,長10m~473m不等,平均厚0.9m~2.59m,品位Mn14.46~39.15%,Ag36.3~308.0g/t,Pb0.37~4.22%,Zn0.12~ 2.45%,TFe7.05~30.00%;背夫嶺礦段為順層發育的銀錳礦化為主,近北西西走向,長120m呈局部富集,品位Mn6.54~ 29.12%、Ag8.1~72g/t,Pb和Zn均小于0.5%。

銀錳多金屬礦體中金屬礦物有軟錳礦、硬錳礦、褐鐵礦,伴生方鉛礦、閃鋅礦,局部含微量黃鐵礦。礦石的結構主要為他形粒狀結構,交代殘余結構。礦石構造主要見土狀、塊狀和條紋狀三種,偶見表生膠狀、角礫狀、空洞構造。礦石中主要有益成分為錳、鐵,伴生有益組份為鉛、鋅、銀。

礦床類型屬于沉積型再經風化淋濾富集,伴生的鉛鋅礦普遍在斷裂附近品位較高,可能與后期熱液作用關系較大。

②鐵礦。測區中外生成因的鐵礦有6處,主要為風化淋濾型(4處)和沉積型(2處)。

其中,風化淋濾型鐵礦有:翁源縣雙林李鐵礦、翁源縣中村鐵礦、翁源縣大許屋鐵礦、翁源縣墩子頭鐵礦。它們產于老虎頭組上部與盆地邊緣相接的部位,巖性主要為石英砂巖、粉砂巖、泥巖等,礦石類型主要為褐鐵礦,局部為赤鐵礦。沉積型鐵礦有連平縣徑口鐵礦、連平縣李坑鐵礦,均產于石炭紀忠信組內,巖性為一套棕黃、灰白、紫紅、灰黑色含煤碎屑巖,鐵礦以透鏡狀夾層存在于碎屑巖內,礦石類型主要為赤鐵礦。

(2)巖漿巖與成礦的關系。內生礦產多屬巖漿變異的產物,測區巖漿巖很發育,主要為花崗質侵入巖,少量基性—中基性巖和火山巖;根據巖體的接觸關系、同位素年齡及巖性特征,劃分為加里東期、印支期、燕山期3個構造—巖漿旋回,在這3個巖漿旋回中,各次的成礦元素含量高低不同,構造位置不同,在各自的內外接觸帶所產布的礦種亦有所差異,現闡述如下:

①加里東期巖漿巖對成礦的關系。該期巖漿巖分布于西北部花山一帶,以及石井次英安斑巖?;ㄉ綆r體,形成于早志留紀,巖性主要為片麻狀黑云二長花崗巖,與酸性巖維氏值相比,該侵入體Bi含量高17倍,Hf含量高5倍,Sn含量高2.4倍;Sr含量低2.4倍,Nb含量低2.0倍,Ta含量低2.2倍;其余元素含量相對較接近,比值在1.5以內。

早志留世英安斑巖,與酸性巖維氏值相比,該侵入體Bi含量高30倍,W含量高20倍,Hf含量高6倍;In、Ta、Au含量低幾倍;Sb、Li、Ni、Th、U、Zn、Zr、Ba、Ag、Sn含量與酸性巖維氏值接近。

雖然在該期花崗巖內及其周邊尚未發現與之相關的礦產,但它為后期成礦起到了初步的富集作用。

②印支期巖漿巖與成礦的關系。測區出露的印支期花崗巖分布鬼尾山、赤足坪、狗皮湖、上湖、中洞等處,由5個侵入體組成,出露面積約14.57km2,細粒二云母二長花崗巖,形成于三疊紀。經野外地質填圖發現,在中洞一帶的燕山期花崗巖與三疊紀花崗巖接觸帶雖見有云英巖化、偉晶巖蝕變帶等,但尚未發現有金屬礦化現象。

印支期花崗巖體成礦元素W、Bi、Sn、Sb、Ta、Li、Nb、Zn及放射性元素等含量較高,與酸性巖維氏值相比,Bi含量高227倍,W含量高110倍,Cs、Co、U、Hf含量高幾倍;In、Ba、Cr、Sr、V、Au含量低幾倍,Sb、Ta、Li、Nb、Mo、Th、Zn、F含量與維氏值比較接近(一般<1.5倍)。說明印支期花崗巖體對后期的成礦作用金屬物質的來源起有重要的作用。

③燕山期巖漿巖與成礦的關系。燕山期巖漿巖是測區侵入巖的主體,主要有測區北部的貴東復式巖體和測區中部的熱水巖體,其余有面積很小的花崗巖巖株、次火山巖、火山巖、巖脈等零散分布于測區內。本次工作根據花崗巖類的特征和形成時代,劃分出燕山早、中、晚三個巖漿活動和成礦階段。

a.燕山早期巖漿活動與成礦作用:該期巖漿巖主要有早侏羅世的中粗粒斑狀黑云二長花崗巖(183Ma~180Ma)、稍晚侵入中粗粒斑狀黑云二長花崗巖的次英安斑巖(180Ma~175Ma)、連平縣北部雙峰式火山巖(約176Ma);以及晚侏羅世中細粒二云母二長花崗巖和細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等。以上巖漿巖均為高鉀鈣堿性巖漿巖,形成于造山后巖石圈減薄、大陸地殼拉張的背景之下。

早侏羅世巖漿巖富集了成礦元素Bi、W及放射性元素,對后期鎢鉍礦及放射性金屬成礦作用提供了重要物質來源。與早侏羅世巖漿活動相關的成礦作用主要是大寶山—礬洞—新江鎮地區與高鉀鈣堿性巖石伴生的銅鉛鋅金多金屬成礦作用,形成了礬洞北西部的銅多金屬礦、新江鎮石圍子鉛鋅礦,與燕山早期次火山相伴隨的有丘屋金礦化等成礦作用。與雙峰式火山巖相關的有連平縣曹洞村一帶鉛鋅礦化。燕山早期花崗巖所富集的元素均沒有成礦,而成礦的元素均在巖漿巖中不富集甚至虧損,因此該期的成礦可能與巖漿所帶來的流體萃取圍巖的成礦元素或深部的成礦流體所運移、富集并成礦的結果。

晚侏羅世的中細粒二云母二長花崗巖和細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的侵入體,在紅嶺巖體和貴東復式巖體內均有分布。與晚侏羅世巖漿巖活動相關的成礦作用主要為翁源縣紅嶺鎢礦,該期巖漿巖屬陸殼重融型花崗巖,由于地殼物質的部分熔融并且巖漿經歷了高度分異作用而成礦。

b.燕山晚期巖漿活動與成礦作用:該期的巖漿巖主要有白堊世的細?!⒘:谠颇付L花崗巖(約101Ma),主要出露于連平及翁源紅嶺一帶,呈小巖株產出。另外,該期還有一些中性閃長巖脈、基性輝綠巖和輝長巖巖脈等,主要分布于壩仔幅巖莊一帶。

與該期巖漿巖活動相關的成礦作用有大尖山鉛鋅礦(117Ma~98Ma)。燕山晚期的基性巖脈侵入,也促使早期花崗巖中的鈾活化遷移并富集成礦,形成了巖莊鈾礦。

根據華南花崗巖的成礦專屬性,與礦化有關的花崗巖體主要為燕山期所侵入的小巖體,特別是小巖株、小巖瘤、巖鐘等。對比測區燕山期中的W、Sn含量,依然具有相同特征。

(3)構造與成礦的關系。調查區主要構造形跡,以NNENE向褶皺及斷裂為主。其次為東西向構造帶—巖漿巖帶,主要位于測區北部貴東復式巖體,出露有印支期、燕山期的花崗巖及巖脈;南北向構造帶,主要位于測區的紅嶺熱水巖體;北西向構造(斷裂)帶,主要在巖莊—連平一線,出露有加里東期花崗巖。

由東向西,大的褶皺有陂頭向斜、水南背斜、壩仔向斜、翁城復向斜等;大的斷裂有翁源—臨塘斷裂、下莊斷裂、石角圍斷裂、黃陂斷裂、十二棟斷裂及官坪斷裂等。由于巖漿巖的侵入和通過斷層帶來較多的成礦物質,在這些背斜和向斜的軸部及斷裂的上下盤產布多處鎢、鉬、銅、鉛、鋅、金等有色金屬礦床。

(4)圍巖蝕變與成礦的關系。由于巖漿活動在測區活動頻繁,侵入期次多,圍巖熱接觸變質、交代變質均較普遍,尤其是交代變質雖然在測區未形成大的規模,但較發育,主要分布在巖體內接觸帶、巖體的頂部或斷裂帶附近,主要蝕變類型有云英巖化及云英巖。在紅嶺鎢礦處,細石英巖脈兩側均見云英巖化、綠泥石化等蝕變,圍巖具變余花崗結構,主要礦物成分石英、白云母,少量黃鐵礦、錫石、黑鎢礦、白鎢礦等,與鎢錫的成礦關系極為密切。

硅化:測區部分斷層破碎帶內較發育,蝕變較強處多為硅化石英巖,巖石為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成分石英含量大于90%,局部殘留有原巖礦物,硅化與測區的鉛鋅礦較密切。

矽卡巖化、大理巖化分布于巖體的邊緣,由于巖體的邊部為鈣質巖類,經受接觸交代產生大理巖化、矽卡巖化、透輝石角巖化等,一般呈脈狀、透鏡狀,寬數米至幾十米,長幾米至百余米,巖性較簡單,主要為石榴石矽卡巖、透輝石矽卡巖、透輝石角巖,它們與鎢礦關系密切,如樟田天鎢礦,有大理巖化—矽卡巖化。

除上述蝕變外,測區還見有綠泥石化、鉀長石化、鈉長石化、絹云母化、電氣石化等,它們與礦化關系次之。

3.2找礦標志分析

(1)測區鎢礦嚴格受區域構造控制,大都產布熱水南北向構造帶及其兩側,該南北向構造帶受后期北東向大斷裂經過,產生平行和斜交該斷裂的次一級裂隙發育,為后期成礦溶液的運移和儲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2)多期次的巖漿侵入,成礦物資由少到多,由量變到質變逐漸增多,堆積于構造部位,使之形成現今的鎢礦體。(3)由于巖漿巖侵入和多期次構造運動以及后期熱液的加入,測區賦礦圍巖蝕變強烈,尤其是細粒二云母二長花崗巖和細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加之云英巖化、硅化、綠泥石化使鎢的含量大大增加。(4)鎢礦床點的附近均有W、Sn、Mo、Bi綜合(組合)異常,且含量較高,范圍廣,級別高,推測是測區較多的含鎢石英脈(外接觸帶)及云英巖化含鎢石英脈(巖體邊緣)經風化剝蝕所引起。

3.3潛力分析

該區成礦地質背景優越。以南北向的紅嶺熱水巖體為中心,并有呈隱伏—半隱伏巖漿巖;熱水巖體內存在多組北東向斷層,溫泉的存在說明北東向斷層仍在活動。區內的已知礦,多數與巖漿巖有關,多期次的巖漿活動,為成礦提供了豐富成礦熱液、熱能及成礦空間等。鎢鉬錫鉍區內重點找礦目標礦種,錫、多金屬、鐵、稀土、鈾是應關注的找礦目標礦種。在遠景區中部找“五層樓”式的鎢、鉬礦前景好,最主要的成礦因素是隱伏—半隱伏巖漿巖和北東向斷裂共同作用;在燕山期早期花崗巖中找稀土前景好;在遠景區邊部巖體與地層接觸帶找鎢、錫、鐵礦等;在坪楓林場一帶已有相關隊伍進行找鈾礦的工作。根據區內已知成礦地質條件、區域地球化學特征,參考區域成礦規律等綜合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該區內具有一定的找礦潛力。

猜你喜歡
紅嶺巖漿巖燕山
燕山水庫
硬厚巖漿巖下采動地表沉陷規律研究
燕山水庫
屢曝壞賬風波卻能有驚無險 紅嶺創投周世平的秘密
紅嶺創投宣布明年3月將停發大標 過渡期內如何轉型面臨多重考驗
重磁資料在巖漿巖綜合解譯中的應用
巨厚堅硬巖漿巖不同配比的模型試驗研究
家在燕山
燕山秋意圖
株柏井田巖漿巖侵入煤層規律的探討和在找煤開采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