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識形態工作與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問題研究

2021-12-09 14:29張青張乃脆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3期
關鍵詞: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張青 張乃脆

摘要:在當下新媒體技術迅猛發展,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建設的前沿陣地,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建設的前沿陣地,其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校教師具有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任務,更要堅持育人者先育己,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提。

一、意識形態與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關系

(一)意識形態與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同一性

一方面,從橫向概念上來看,意識形態是以一定的階級或社會群體的利益、意志和要求為核心內容,并為其提供信仰體系、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反映社會政治制度、經濟形態和文化觀念的一種理論化的價值觀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樣看來,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與意識形態相對比,二者都具有階級性,都是傳達和反映一定階級或社會群體的根本利益。

另一方面從縱向過程上來看,統治階級所推行的主流意識形態建設,作為黨和國家發展建設的極端重要內容,在高校主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實現主流意識形態的廣泛傳播和認同感的提升,實現旗幟鮮明的批判和抵制非主流意識形態的侵害,實現保持主流意識形態的先進性,進而實現國家政權穩定、民族統一和社會和諧。也就是說,意識形態與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內容與方法的關系,兩者是緊密相連的。

(二)意識形態教育是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題和靈魂

在新時代、新形勢下,能不能建設好主流意識形態,培養理想信念堅定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教育尤其是與經濟社會發展緊緊相連并為其提供智力支撐的高等教育,發揮著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作用。正如習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是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陣地。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青年學生更加易于被西方披著“民主與自由”的剝削制度所迷惑,不能及時辯清是非。高校教師承擔著立德樹人和教書育人的使命職責,既要傳授相關的專業知識,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要引導學生堅定“四個正確認識”,培養和塑造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意識形態教育理應貫穿于其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項工作中,成為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靈魂。

(三)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意識形態功能

這就賦予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以意識形態功能。十九大報告強調,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這是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務提出了明確要求。高校作為知識分子的集聚地,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更應該向受教育者傳播和灌輸主流意識形態,并與受教育者一起形成社會所要求的政治觀點、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等體系。

二、加強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加強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還需從多方面共同著手,做到思想上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增強教師掌握并運用推進課程思政能力,使其在立德樹人過程中堅持“九個堅持”、實現“四個相統一”。

(一)強化組織領導,完備工作體系

全面落實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設任務,成立學校黨委教師思政工作部,各學院各二級單位黨委(黨總支)指定專人負責,形成強有力的上下聯動機制。如此,各二級單位黨組織的主體責任既能得到進一步強化,切實履行好政治責任、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同時又能提高教學、科研、管理等崗位教師的政治素養,使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政治原則、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二)創新教育形式,提升育人能力

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應依托學校黨校、二級單位分黨校,在現有的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體系的基礎上,重點圍繞理想信念教育、國情黨情教育、政策法規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開拓教育者思維,豐富教育者教育技巧和方法,為教師提供分類又專業的教育培訓。同時,通過“思政+業務課”、網絡思政、紅色主題現場教學、激情教學、現場教學等方式,不斷創新和豐富教育形式,積極提升教師自身的育人能力。

(三)樹立典型模范,注重示范引領

學校要始終堅持將思想政治工作擺在教師培養的首位,按照“四個堅持不懈”要求,以五一勞動之星和優秀教師評選為載體,好中選優,收集優秀教師尤其是黨員教師典型,充分挖掘思政教育中的先進事跡,將傳統模式和新媒體手段相結合,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網站發布、宣傳板展示等方式面向全體教師開展典型宣傳教育活動,積極發揮黨員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

(四)加強考核激勵,增加結果應用

把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以及學校黨建工作考核中,利用大數據優勢,在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添加思想政治教育記錄模塊,通過個人、二級單位以及校級主管職能部門等三個層面實現教師檔案數字化管理,實現從剛開始的學校人才引進和教師崗位公開招聘、到對新入職教師的工作考察、再到教師個人年度綜合考核和學校黨建工作年度考核形成全方面、多角度的考核機制,切實達到嚴把選人用人的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等要求。

在新時期意識形態視角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高校只有把握教師思想特點和發展需求,遵循教師教育、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強化評價考核與激勵機制,注重理論和實踐雙重育人,完善配套政策,形成強有力的校院聯動、部門協同機制,從而不斷提高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蘇國紅.把握高校意識形態主動權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5,7(02):4-8.

[2]茅曉嵩.和平發展視域下的國家意識形態安全[J].學海,2013(02):5-9.

[3]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劉曉哲,張凌.十九大報告“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重大思想如何在高校貫徹落實[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8,30(05):1-5.

[5]張地珂,喻芒清,劉國華.新形勢下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

基金項目:海南大學2020-2021學年基層黨建研究專項課題:“高校教師黨支部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實現路徑研究”(編號:hddj40)

作者簡介:

張青 (1992-)女,漢族,山西晉城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張乃脆 (1982-),男,漢族,安徽懷遠人,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管理等。

猜你喜歡
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網絡政治動員新思想闡析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習近平意識形態觀述論
建國以來高校校園流行文化變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意識形態工作只有進行時 沒有完成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