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藥茶方劑發展與運用

2021-12-13 11:42
福建茶葉 2021年4期
關鍵詞:藥茶專著劑型

夏 征

(河南推拿職業學院 針灸推拿系,河南 洛陽 471023)

1 藥茶方劑的發展歷程

我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多元化的茶文化存在形式也促使我國茶文化呈現出了博大精深的特征。藥茶方劑,是我國茶文化中重要的存在形式之一,同時也是我國中醫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種文化從形成到得以繁榮發展,經歷了悠久的歷史。具體而言,藥茶方劑的發展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唐朝時期的萌芽階段、宋朝時期的成熟階段以及元明清時期的繁榮發展階段。對藥茶方式的發展歷程做出了解,能對對我國藥茶方劑的燦爛文明做出深入認知。

1.1 藥茶方劑發展的萌芽時期

晉唐時期,飲茶之風日益盛行,茶葉逐漸走入尋常百姓之家,對社會大眾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而藥茶方劑的發展,也起始于這個時期。茶圣陸羽所創作的《茶經》,對茶文化特別是茶葉烹煮做出了詳細的論述,從這一茶葉專著也可以看出,茶葉以及茶文化已經對唐朝時期社會風俗、生活習慣等產生了深淵的影響。與此同時,許多記載藥茶方劑的著作也得以產生,雖然這一時期醫學家、文學家對藥茶方劑的記載并非是醫藥專著以及文學作品的核心內容,但是卻在藥茶方劑發展過程中發揮出了啟蒙作用。如孫思邈對食物與中醫藥的結合做出了深入研究,并通過《備急千金要方》對食療主張進行了論述,而茶葉作為唐朝時期食品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自然也出現在了這一著作當中。孫思邈認為,利用茶葉等食物,可以達到預防疾病、獲得健康的目的,與此同時,孫思邈認為食療需要放在藥物治療之前,即當食療無法解決問題時,才使用藥物開展治療。當然,雖然《備急千金要方》是最早記錄藥茶方劑的專著,但是由于此時的藥茶方劑發展仍舊處于萌芽時期,作者并無較多前人經驗可以借鑒,因此,出現在《備急千金要方》中的藥茶方劑僅有兩首,分別出現于“傷寒下·瘧疾第六”與“大腸腑·痰飲第六”當中。另外,唐朝時期記載藥茶方劑的醫學專著還有《外臺秘要》、《食醫心鑒》等,分別記錄了三首藥茶方劑以及六首藥茶方劑。自唐朝之后,藥茶方劑在中醫領域得到了更高的重視,許多醫學家都通過對茶與其他中藥進行搭配的方式,進一步提升茶所具有的藥用價值,這促使藥茶方劑實現了從單方向復方的轉變,其應用領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由此可見,雖然唐朝時期醫學專著對藥茶方劑的記載數量有限,應用領域以及治療方案等也較為局限,但是卻在藥茶方劑的發展中發揮出了引領作用,為此,唐朝在藥茶方劑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1.2 藥茶方劑發展的成熟時期

宋朝時期,藥茶方劑發展進入了成熟時期。這一時期的藥茶方劑方法呈現出了三個特征,首先,藥茶方劑的概念得以提出,藥茶劑型得到確立。藥茶方劑的概念首先出現在宋朝大型方書《太平圣惠方》當中,這一專著由宋代醫官王懷隱主編校正而成。在卷九十七當中出現了藥茶一詞,在此之后,醫學專著中所出現的藥茶則皆有所指,即方劑中含有茶成分或者對造茶的方法進行了使用等。另外,由于《太平圣惠方》中的藥茶方劑主要是對前朝藥茶領域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藥茶方劑概念以及藥劑類型的確立可上溯到更早的時期;其次,成品藥茶得以出現。在宋朝時期,《和劑局方》對“川芎茶調散”進行了記錄,這是一種成品藥茶,并且沿用至今。雖然“川芎茶調散”具有非典型性,但是通過茶清調早就可以發揮出藥茶作用;最后,藥茶得到了更大范圍的推廣應用。在宋朝時期,隨著藥茶方劑種類的提升,藥茶方劑也得到了醫學家以及社會大眾的廣泛中,其應用范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從宋朝藥茶方劑發展的三個特點可以看出,較前朝而言,藥茶方劑得到了較為明顯的發展,逐漸步入了成熟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官修方書為藥茶方劑的發展發揮出了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如在《太平圣惠方》之外,《圣濟總錄》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同樣記錄了大量的藥茶方劑,其中,《圣濟總錄》中的藥茶方劑達到了391首,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藥茶方劑雖然相對較少,只有56首,但是藥茶方劑在專著中所占據的比例達到了7%以上。另外,相對于唐朝時期藥茶方劑所具有的劑型,宋朝時期的藥茶方劑也得到了多元化的發展。如唐朝時期的藥茶方劑多為湯劑,而在宋朝時期,煮散則更為盛行,丸劑則成為了藥茶劑型中最為常見的形式,在藥茶方劑中所占據的比例達到了一半以上,其次則是散劑,在藥茶方劑中所占據的比例達到了三成以上。

1.3 藥茶方劑的繁榮發展時期

宋朝時期藥茶放方劑的成熟發展,為后世藥茶方劑的繁榮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正因為如此,元明清時期,藥茶方劑呈現出了更快的發展速度并取得了更多的發展成就。從元朝時期來看,元朝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方書為《御藥院方》,雖然這一專著所記錄的藥茶方劑數量僅為34首,但是由于這一專著的創作是為了滿足宮廷內需,因此,其權威性與有效性較高。在34首藥茶方劑當中,治療風病的藥茶方式數量為20首,其余藥茶方劑則主要針對痰飲、眼疾等,展現出了較大的應用范圍。從34首藥茶方劑的用法來看,這些藥茶方劑主要以“食后”實用為主,其數量達到了15首之多,劑型仍舊是以丸劑為主,數量為23首;從明朝時期來看,明朝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方書為《普濟方》,這一方書所記錄的方劑數量十分龐大,達到了61739首,而藥茶方劑數量也達到了1345首,這些方劑中不乏一些前朝方書意境出現的藥茶方劑,如《太平圣惠方》中的許多藥茶方劑就在《普濟方》中得到了收錄,而對前朝藥茶方劑進行收錄的行為,也證明了這些藥茶方劑已經在明朝時期得到了較高程度的認可。這一時期的藥茶方劑所具有的應用范圍主要包括諸風門、頭門、眼目門、瘡腫門等。近半數的藥茶方劑并沒有說明服用時間,剩余藥茶方劑中的286首沒有對服用實踐進行明確要求。與前朝相同的是,丸劑在這一時期藥茶方劑的劑型中仍舊占據著最高比重,接近半數,由此可見,丸劑意境成為了最為主要的藥茶方劑劑型使用形式;從清朝時期來看,清朝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方書為《醫宗金鑒》,汲取前朝方書精華是這一專著所具有的重要性特征。所收錄的藥茶方劑數量為57首。在劑型方面,清朝時期藥茶方劑沒有與前朝藥茶方劑呈現出了明顯差別,但是在服用方法方面,57首藥茶方劑要求“空心服用的數量達到了18首。

2 藥茶方劑的運用

2.1 藥茶方劑應用范圍

隨著藥茶文化的發展以及藥茶方劑的傳承,藥茶方劑所具有的應用范圍也呈現出了逐步拓展的發展趨勢。具體而言,藥茶方劑所具有的應用范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藥茶方劑在風病治療方面體現出了較高的應用價值。從藥茶方劑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出,各個朝代中的藥茶方劑都在風病中的治療中各有妙用,這是藥茶方劑主要的應用方向。如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所記錄的丸劑“鐵彈丸”,不僅可以在“一切風、癱緩卒中”的治療中發揮作用,而且也可以產生提神醒腦的作用。與此相類似的還有《圣濟總錄》中所記錄的“烏蛇散”,同樣可以在風病的治療發揮出作用;其次,藥茶方劑在眼目疾的治療中體現出了較高的應用價值。藥茶方劑在多種原因引發的眼目疾中都能夠發揮出作用,在這類方劑中,茶葉經常與草決明、石決明進行搭配,具有明目清肝的療效。如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所記錄的菊花散以及《圣濟總錄》中所記錄的“蟬花散”等,都可以治療眼疾;再次,藥茶方劑在積聚治療中能夠發揮出一定作用。下氣消食是茶所具有的重要功效,而茶與青皮、丁香等藥材的搭配使用,則能夠在消食化積的過程中發揮出重要作用。其中,《太平圣惠方》中記錄的“礞石圓”和《圣濟總錄》中記錄的“沒藥丸”都適用于此類病癥。

2.2 藥茶方劑服用方式

在藥茶方劑的服用方面,藥茶方劑的劑型以丸劑與散劑為主,這兩種劑型都需要使用茶飲進行送服,《中國茶葉大辭典》對“以茶送藥”做出了這樣的論述,水沖泡數分鐘后,取湯汁候溫送服藥物。以茶湯送藥,從漢至清數代沿用。一般常將中草藥等制成散劑、丸劑,以茶湯送服?!睆倪@種服用方式的目的來看,首先,在藥茶方劑得以成熟發展的宋朝時期,成藥開始出現,這些成藥能夠有效省去煎藥環節,可以使用茶水送服,這對于簡化藥茶方劑的服用流程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其次,飲茶在唐朝時期就已經風靡社會,之后更是得到了繁榮發展,到宋朝時期,飲茶已經成為了社會大眾生活中重要的組成內容,這則為以茶做引以及以藥送茶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另外,藥茶方劑在服用過程中也具有一些禁忌,如元朝《飲食須知》就對茶的引用禁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當然,古書當中記錄的禁忌并沒有得到科學的驗證,一些禁忌可能是因為體弱之人在特定情況下飲茶出現的不良反應。但是無論如何,這些禁忌在藥茶方式的使用中得到了傳承,并成為了藥茶方劑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綜上所述,藥茶方劑在唐朝時期進入萌芽階段,在宋朝時期得以成熟,并在元明清時期得到了繁榮發展。隨著藥茶文化的發展以及藥茶方劑的傳承,藥茶方劑所具有的應用范圍也呈現出了逐步拓展的發展趨勢。通過對藥茶方劑做出持續的研究與探討,能夠為現代飲茶方法以及疾病治療等帶來一定的啟示作用,為此,茶文化領域專家學者以及醫學領域專家學者都有必要將其作為重要課題。

猜你喜歡
藥茶專著劑型
河南藥茶
專著《眾神狂歡》節選(評論)
晉滇企業聯手做好藥茶“文章”
一杯藥茶振興一方經濟
小藥茶撬動大產業——山西藥茶的“長治實踐”
不同中藥劑型,藥效有區別?
厲震林和他的電影研究
益母草不同劑型臨床應用優勢淺析
翻譯專著與教材的成功嫁接
抗感冒藥的藥學分析與合理選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