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技術研究

2021-12-13 07:58鐘振輝
工程技術研究 2021年18期
關鍵詞:曝氣池溶解氧處理工藝

鐘振輝

惠州市惠陽區建設工程質量事務中心,廣東 惠州 5162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迎來了蓬勃的發展,污水站的建設也從無到有,數量上也有了快速的增長[1]。但是,我國的水污染還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江河、湖泊的水質下降明顯。近幾年,國家將環境保護放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全國各地新建和擴建污水處理廠,增加了污水處理設備,改進了污水處理工藝等,對減少污水排放、改善水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傳統的污水處理廠在運行過程中仍面臨諸多的問題,影響污水處理的效率和效果[2-3]。為了解決污水處理技術中的常見問題,筆者通過調查污水處理廠的主要問題,根據該廠的具體情況,結合最新的技術,提出了相應的處理和改進方案。

1 污水處理廠現狀

甲市污水處理A廠是該市近十年興建的環?;A設施之一,位于甲市的東北部,日處理能力為50000t。該廠采用百樂克懸鏈曝氣處理工藝,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1.1 污水處理廠表觀觀察

經過觀察發現,污水處理A廠現有的鼓風曝氣系統主要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原因如下。

(1)氣泡不斷從曝氣池的底部向水面涌出。經過詳細觀察發現,懸浮鏈曝氣管道破損,降低了曝氣的效率和氧的傳質效率,影響污水處理的效果。

(2)曝氣管道堵塞且曝氣不均勻。曝氣的不均勻使得整個生物處理系統長期處在非穩定狀態,打破了正常的生化反應的平衡,污水處理的質量得不到保障。污水處理廠一般采用加大曝氣量的方式來解決該問題,但是效果不理想,不僅增加了能耗,還破壞了微生物的平衡。

(3)懸浮鏈曝氣技術應用不到位。原設計的意圖是讓曝氣管道隨著曝氣而擺動,保證氣泡可以長時間停留在水中,繼而提高氧的轉移效率和利用率。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曝氣管道大部分保持靜止不動狀態,無法充分地挖掘該系統的優勢,污水治理效果不明顯。

1.2 曝氣系統的充氧能力

在進水流量為70200m3/d的正常運行狀態下,測試污水處理A廠好氧池的曝氣系統充氧能力測試點的位置如圖2所示。

圖2 充氧能力測試的點位分布

(1)進水端附近。根據測試結果,位置1和位置2的溶解氧水平<0.15mg/L,溶解氧低于要求的0.5mg/L,該區域的結果已經低于標準值。經過分析,該系統中由于采用曝氣均勻布置的方式,存在曝氣管堵塞的現象,降低了曝氣充氧的能力,影響處理效率。另外,該測試是在有機污染物濃度較低的情況下進行的,若水量不足,會發生供氧嚴重不足的問題。

(2)水池中間。根據測試,在24h內位置3和位置4溶解氧變化分別在0.41~1.85mg/L和0.60~3.63mg/L,平均值分別為0.87mg/L和2.30mg/L。在好氧區的中部,由于有機負荷下降明顯,其溶解氧消耗速率也隨之下降,溶解氧的水平通??杀3址€定。同時,位置3和位置4為位置相同,其溶解氧值理論上應基本相同,但是就測試結果來看,兩者的平均值的差別較大,進一步說明了該曝氣系統中存在曝氣嚴重不均的問題。

(3)出水端附近。根據測試,24h內位置5和位置6的溶解氧變化分別在0.08~0.34mg/L和0.16~3.36mg/L,平均值分別為0.14mg/L和0.96mg/L。一般來講,在好氧區的后部,由于系統的有機負荷值降低得非常明顯,可以保證溶解氧水平較高,一般可在2~4mg/L。

總體來看,污水處理A廠在進水端、中部、出水端的溶解氧水平均未達到標準值,即1mg/L、2mg/L、2mg/L,在溶解氧的控制上還存在明顯的不足。經過對水質的化驗和對系統的測試得到,水質不達標的原因包括進水的CODCr、SS濃度過高,可生化性差,曝氣系統堵塞和曝氣不均,二沉池沉淀結構缺陷,百樂克工藝本身脫氮除磷能力低,等等。

2 升級改造技術

根據污水處理A廠現有的工藝缺陷及水質的特點,要對其進行升級改造就需要在充分利用現有建筑物的前提下,解決出水COD、SS過高的問題,同時具有完善的脫氮除磷功能。

2.1 一級(強化)處理工藝

目前,污水強化一級處理工藝主要采用化學、生物、化學-生物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其原理和特點如表1所示。

表1 污水強化一級處理工藝

2.2 二級生化處理改造工藝

若不重新建設廠房,要想強化對污水脫氮除磷的處理功能,可以將現有生化處理單元改造為倒置的A2/O系統,通過向好氧區投加懸浮填料或投加復合鐵鹽實現。

(1)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通過在曝氣池中投加浮動載體,使曝氣池中同時存在附著相和懸浮相,以便于微生物的附著生長,可以形成一種復合生物處理的過程,其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懸浮生物載體工藝處理流程

(2)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法。該工藝通過將鐵鹽化學絮體與活性污泥系統的微生物絮體有機結合,提高污泥內微生物生化反應的活性,可以使用于去除沉淀池中難降解污染物、在低溫條件下提高生物硝化作用的場合,其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復合鐵酶工藝處理流程

2.3 三級深度處理技術

(1)高效斜板斜管沉淀。斜板斜管沉淀是在沉淀池內安裝斜板斜管,平行斜板之間或平行管內會形成類似于沉淀池的形式,即可以將沉淀區分割成為多個沉淀淺層。利用層流原理,通過縮短顆粒沉降的距離、增加沉淀面積來縮短污水中顆粒的沉淀時間,可以明顯提高污水處理能力。采用該技術后過流率可以達到35m3/(m2·h),處理能力可提高8倍。

(2)濾布濾池。濾布濾池主要用于深度處理廢水和過濾中水回用,可以明顯去除總懸浮固體,配合投加藥劑可以實現污水的除磷和脫色。應用該技術后出水水質高且狀態穩定,基礎設施的投資較少,運行費用低,操作和維護保養便利。

3 結束語

為了解決污水處理技術中的常見問題,通過調查可知污水處理廠存在曝氣池底部有大的氣泡、曝氣管道堵塞和曝氣不均勻、懸浮鏈曝氣技術的應用效果不好等問題。文章根據案例污水處理廠的具體情況,結合最新的技術應用,提出了一級到三級的處理工藝,為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提供技術參考。

猜你喜歡
曝氣池溶解氧處理工藝
東平湖溶解氧及影響因素分析
曝氣池污泥發黑的原因及處理辦法
淺析水中溶解氧的測定
穩定輕烴脫硫處理工藝進展
脫硫廢水零排放一體化處理工藝研究
污水活性污泥處理過程的溶解氧增益調度控制
城市河道洲灘對水流溶解氧分布的影響
J75鋼的時效處理工藝
螺旋曝氣特性與流場分析
污水處理廠曝氣池運行管理常見問題處理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