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距離能源危機有多遠

2021-12-13 08:34陶冬
投資與理財 2021年11期
關鍵詞:供應發電天然氣

陶冬

美國WTI原油價格沖上了每桶80美元,上次見到這個價位是2014年的事情。歐洲天然氣價格從去年低位暴漲了八成。中國則因為煤電價格倒掛,有超過20個省市出現突發性限電。能源問題舉世矚目,對經濟、民生、市場都是巨大的不確定性。

在過去一年,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的價格出現了連環飆升。這三種能源背后的供求關系各有各的邏輯,價格上漲幅度也不同,不過其核心特質是能源,彼此之間有替補性,因此價格上關聯度頗高。

這一波能源漲價有幾個大的原因,如經濟重啟、流動性過剩帶來的炒作等。不過在筆者看來,最大的原因是各國一起轉向清潔能源,大力淘汰或限制煤炭發電、核能發電,希望用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加以取代。這種政策思路是好的,也是長遠方向,但是也許人類還沒有準備好。這些替代能源發電能力波動很大,儲能的基礎設施又跟不上,令能源供應出現很大的缺口。

比如德國一口氣關掉了核電站和煤礦,但是寄以厚望的風電卻無法擔大任,不得已,要大量增加天然氣發電、取暖??墒侵饕烊粴夤潭砹_斯卻以此要挾,試圖迫使歐盟盡早批準北溪2輸氣管投入使用。挪威增加了對歐盟的供氣量,不過如果俄羅斯不配合,歐洲今年的冬天會很難過。最近美國也出現了大面積停電,中國也拉閘限電,一場全球性能源危機已經開始了,世界不少地方的冬天今年都不好過,筆者希望不要出現冷冬。

這場危機早就埋下了伏筆。歐洲是世界上追求脫碳的先鋒,各國在能源政策上大幅向風能和太陽能傾斜,對化石燃料的投資則嚴加限制,環境政策更逼迫燃煤電站與核電站關閉,主動封死了后備發電能力。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卻因為儲能技術和基礎設施建設未能跟上,而陷入尷尬境地。不刮風或沒有陽光的日子,電力供需缺口龐大。今年以來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電價起碼翻了一倍,而且每個月都在繼續攀升。

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亞洲在拼命地爭奪、囤積液化天然氣。美國海洋大氣管理署預測,今年冬季大概率會發生拉尼娜現象,太平洋西岸可能遭遇寒冬。澳大利亞出口煤每噸售價今年扶搖直上,已經是去年最低位的10倍。焦炭等供需缺口很大,庫存處于歷史低位。

無獨有偶,中國的停電、限電現象也在迅速蔓延。中國的限電是多因素造成的,其中煤電價格倒掛在筆者眼中是核心。市場化的煤價和計劃管理的電價,導致能源產出上利益錯位,不僅煤炭供應受阻,電站也一發電便虧本,于是出現了大量電站旺季檢修的奇景。

各國政府聯手實施碳中和政策,這從應對氣候變化上看是正確的、必須的,不過也會墊高能源成本,改變能源生產與消費的業態和結構,過渡期內因為改變而發生各種混亂很正常,愿景與現實之間出現落差并不稀奇。

全球能源價格暴漲,除了供需失衡原因外,還有流動性泛濫的因素。疫情之下,各國央行均大幅放寬了貨幣政策,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更翻倍有余,造成了游資追捧有限資產的局面,迅速拉高了能源價格。

最近的OPEC+會議決定不增加原油產量,石油價格應聲大升。筆者認為目前的原油供應和需求大致平衡,市場上并不缺油。然而,如果今年遇到冷冬,天然氣不夠用或者價格過于昂貴,燃油作為替代用來發電、取暖的可能性很高,那就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全新的場景了。

全球天然氣供應肯定不夠用,石油供應差不多夠用,煤炭供應則有結構性錯位。我們距離一場全球性的能源危機有多遠?差一個冷冬。

猜你喜歡
供應發電天然氣
“發電”
氮肥供應充足 春耕生產有保障
檸檬亦能發電?
春節畜產品供應面較為寬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應有保障
第六章 意外的收獲——石油和天然氣
石油和天然氣
搖晃發電小圓球
摩擦發電
我國天然氣真的供大于求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