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因論關照下《紅樓夢》章回名的英譯傳播研究

2021-12-16 14:29原芳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4期
關鍵詞:模因紅樓夢

原芳

摘要:模因論是一個比較新的理論,2003年國內才有相關文章出現。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語言則是模因跨文化進行傳播的載體。作為對文化進化規律及傳播進行闡釋的一門新理論,模因與文化和翻譯有著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聯系。本文擬從模因論的視角,對《紅樓夢》英譯本章回名進行探究,進而探討《紅樓夢》英譯本中章回名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模因? 《紅樓夢》章回名

一、引言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其在中國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會圖景、建筑、衣食、詩詞歌賦等各領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其語言藝術和藝術表現力更是達到了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在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紅樓夢》被譯為不同語種的譯本,其中以楊譯和霍譯的英譯本成就最為顯著。而模因論作為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新理論,為推動中國文化的傳播、進一步增強和展示中國文化軟實力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本文主要從模因論的角度,分析《紅樓夢》英譯章回名的模因復制和傳播現象。

二、模因論和語言模因

1. 模因論和語言模因

模因論是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一種學說。1976年,牛津大學著名動物學家、行為生態學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使用meme一詞。他認為有一種新的復制因子,它能夠表達出文化傳遞的基本單位或模仿行為的基本單位,這個單位就稱之為“meme”。隨后,道金斯的學生布萊克摩爾(Blackmore)在著作《模因機器》(The Meme Machine)中將meme的概念具體化為“儲存于大腦(或其他對象中),通過模仿而被傳遞的、執行各種行為的指令?!?/p>

模因論認為,任何一個信息,只要它能夠通過廣義上的“模仿”而被復制和傳播,那么,它就可以稱為“模因”。在這一理論框架下,攜帶模因的人叫“宿主”,宿主繼續攜帶模因,進行傳播的過程叫做復制。

模因可以是單個模因或者模因復合體。比如,某個網絡熱詞的流行就是一種單個模因。模因與模因之間相互支持,形成關系密切的模因就屬于模因復合體。我們從外界學來的單詞和語句,在交際中通過不斷復制傳遞給他人,這就在復制的過程中形成了模因。

何自然先生在《語言中的模因》一文中指出,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可以分為基因型和表現型兩種,基因型是指“內容相同形式各異”的傳播,而表現型為“形式相同內容各異”的傳播(何自然,2005)。何自然(2008)認為,語言模因的形式和內容的復制和傳播方式基本上是重復與類推。其中,重復有直接套用與同義異詞,而類推包括同音類推和同構類推。

芬蘭學者切斯特曼(Chesterman)在其專著《模因翻譯論——翻譯理論中的思想傳播》中首次將模因引入翻譯,提出了翻譯模因論。他把翻譯的觀點、概念、策略及翻譯理論都稱為翻譯模因。模因翻譯論認為翻譯的過程就是語言不斷復制和發展的過程,翻譯即是把源語模因以翻譯譯文為表達向目的語模因復制傳播的過程,翻譯語言是模因跨文化進行傳播的載體。在翻譯時,譯者要么基于英語習慣直接復制目的語模因,要么基于文化差異復制核心語義,要么根據心理期待不譯或巧妙地復制文化信息,以最終實現跨文化交際的目的。譯者要將源語言翻譯出來,首先必須解讀源語言模因,成為這些源語模因的宿主,然后譯者再用目的語模因對源語模因進行重新編碼,以另一種載體來傳播源語模因。

就語言單位來說,字、詞、詞組、句子、段落、篇章、譯本都可以通過模仿而得以復制和傳播,都可以視為是一種模因。以文化作為負載內容而進行復制、傳播的模因,就稱之為文化模因?!都t樓夢》英譯本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模因,文化模因的傳播現狀代表著文化的傳播狀態。Heylighten認為,模因從新的宿主選擇后到被傳播,要經過同化(assimilation),記憶(retention),表達(expression),傳輸(transition)四個不同的生命周期。依據Heylighten提出的模因生命周期的選擇標準,模因的成功傳播需要滿足客觀標準、主觀標準、主體間標準和模因中心標準在四個生命周期對模因的選擇。只有符合更多的標準,文化模因才能順利傳播出去。反之,如果文化模因出現不符合選擇標準的情況,那么就會對文化模因的傳播造成影響,甚至無法傳播。

2. 模因的選擇與競爭

模因具有模仿、復制和傳播的能力,然而模因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布萊克摩爾認為模因在進化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選擇壓力,在數量極大的潛在模因中,能夠生存下來的只是一小部分。為了能從選擇和斗爭中脫穎而出,模因必須拼命地使自身得到復制,而根據自身復制能力的差異,模因可分為強勢模因和弱勢模因。那些在自我復制和傳播過程中被成功復制、脫穎而出的語言模因就是強勢模因;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再為人們所使用,從而逐漸消失了的模因就是弱勢模因,或稱之為死模因。

三、模因論視角下《紅樓夢》英譯章回名的復制與傳播方式

1. 模因基因型翻譯

模因基因型翻譯直接復制和傳播原文思想與內容。對于同一原文內容與信息,模因表現形式在復制和傳播過程中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其內容在復制前后始終保持同一(羅倩,2018:52)。

1.1同形同義

在合適的場合下,信息載體可以通過不改動原文信息的形式和內容直接傳遞。

例1:原文: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第一回)

楊譯:Zhen Shiyin in a Dream Sees the Jade of Spiritual Understanding

Jia Yucun in His Obscurity Is Charmed by a Maid

評析:原文選自《紅樓夢》第一回章回名,甄士隱在睡夢中,見識了通靈寶玉;賈雨村顛沛流離之際,懷念一位閨秀。其中,閨秀指的是甄家的丫鬟嬌杏,這里直譯為了“maid(女仆)”,原文想表達的內容通過同形同義的方式表達了出來,未做改動又符合中英雙方的語言使用習慣,讀者可以接收到譯本傳達出來的信息。同樣的原文,霍譯則是:Zhen Shi-yin makes the Stone's acquaintance in a dream? And Jia Yu-cun finds that poverty is not incompatible with romantic feelings。從中可以看出,霍譯將“閨秀”意譯為了“romantic feelings”,雖“異形”,但兩者傳達的基本內涵相同,均不影響讀者對信息的接收。

例2:原文: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第十五回)

楊譯:Xifeng Abuses Her Power at Iron Threshold Temple

Qin Zhong Amuses Himself in Steamed-Bread Convent

評析:原文選自《紅樓夢》第十五回章回名,其中,鐵檻寺,是秦氏停靈的地方,鳳姐送靈暫住這里。而饅頭庵,本叫水月庵,是離鐵檻寺不遠的一座寺廟。停靈在鐵檻寺后,鳳姐、寶玉及秦鐘未立即回城,而是住在饅頭庵中。老尼凈虛為了幫長安府太爺的小舅子搶親,答應熙鳳三千兩銀子;鳳姐便通過關節暗地使長安節度云光逼婚,結果迫使一對青年男女自盡。秦鯨卿,就是秦鐘,他在饅頭庵和小尼姑智能兒幽會被寶玉撞見。此事為何會和王熙鳳弄權鐵檻寺相提并論?在同一個饅頭庵里,一邊是違法,一邊是縱情,但它們都在講一個共同的東西:欲望。寺廟的取名,意在表現“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的思想?!睏钭g將“鐵檻寺”譯為“Iron Threshold Temple”,“饅頭庵”譯為“Steamed-Bread Convent”,順利傳達了作者想表達的基本信息。至于“鐵門檻”和“土饅頭”背后的深層含義(即,人的壽命不管多長,終究是要死的?!拌F門檻”比喻人壽命的極限,“土饅頭”是指人死后的墳墓。出自南宋詩人范成大的《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要不要加注進行解釋呢?筆者認為無需加注。倘若加注,恐會給外國讀者徒增閱讀難度,閱讀難度的上升會造成讀者數量減少。要知道這些目的語讀者即是模因的宿主,若模因宿主數量過少,則不利于《紅樓夢》譯本的傳播。

1.2異形同義

這種傳播方式也是以復制信息為主,縱向遞進地傳播,翻譯傳播過程中信息形式會出現變異,但原文初始信息并不會因此受到改變,復制后的部分在內容上仍然與復制前保持一致(何自然,2007:158)。

例3:賈寶玉初試云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第六回)

楊譯:Baoyu Has His First Taste of Love

Granny Liu Pays Her First Visit to the Rong Mansion

霍譯:Jia Bao-yu conducts his first experiment in the Art of Love

And Grannie Liu makes her first entry into the Rong-guo mansion

評析:原文選自《紅樓夢》第六回章回名,其中,“云雨情”是男女纏綿情愛之事的說法?!霸朴辍背鲎运斡瘛陡咛瀑x》,其中說到楚王夢與巫山神女相會,神女臨去之時說:旦為行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后人即用“巫山,云雨”指男女歡會之事。這個詞是有歷史典故的,文化背景較強,若字對字地直譯“云雨”,目的語讀者定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所以翻譯該詞需要“舍形取義”,楊譯和霍譯均把“云雨情”譯為了“love”,如此有利于目的語讀者更通俗、更直接地接收源語信息。若譯為“sex”,不符合原文“委婉語”的用法。若執意保留文化模因,將“云雨情”譯為“the love of cloud and wind”,再加注進行闡釋,又勢必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因為英語中沒有“the love of cloud and wind”這樣的表達,在英語中這樣類似的表達是“弱勢模因”,或稱為“死模因”,“弱勢模因”不利于譯本傳播。再者,根據衡量復制因子質量高低的指標(復制保真度,多產性和長壽性)來看,它也不具備發展成強勢模因的潛力。因此,根據模因論,“love”的譯法更有利于模因的復制和傳播。

例4: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 (第十三回)

霍譯:Qin-shi posthumously acquires the status of a Noble Dame

And Xi-feng tak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 neighbouring establishment

評析:原文選自《紅樓夢》第十三回章回名,其中,“龍禁尉”的翻譯值得注意。首先,“龍禁尉”中的“龍”指代的是皇帝,而“dragon(龍)” 在西方是邪惡的象征。所以譯文要避免出現這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其實“龍禁尉”,這是一個表職位的稱謂,在英語中并沒有對等詞,霍譯譯為了“Dame”,牛津詞典對于“Dame”的解釋是:(in Britain) a title given to a woman as a special honour because of the work she has done,也就是“女爵士(英國授予有貢獻的女性的榮譽稱號)”。在英語讀者看來,“Dame”是一個比較強勢的模因,而 “Dame”和“龍禁尉”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可成為模因寄主。

2. 模因表現型翻譯

如果模因基因型傳播方式無法滿足原文的傳播需求,可根據不同需求將原文按照同一形式復制成不同內容,其方式有同形聯想嫁接和同構異義橫向嫁接等,這是模因表現型傳播(何自然,2005)。

2.1 同形聯想嫁接

這種傳播方式,語言形式沒有改變,但嫁接于不同場合,產生不同聯想意義,讀者可由字面形態聯想到源語的語境意義。

例5:訓劣子李貴承申飭 嗔頑童茗煙鬧書房(第九回)

霍譯:A son is admonished and Li Gui receives an alarming warning

A pupil is abused and Tealeaf throws the classroom in an uproar

評析:原文選自《紅樓夢》第九回章回名,其中的“鬧”即“打鬧,打斗”的意思。在楊譯版本中,“鬧書房”譯為了“Brawl in the Classroom” (楊譯:Devoted Friends Join the Clan School? Mud-Slinging Boys Brawl in the Classroom)。而霍譯的則為“Tealeaf throws the classroom in an uproar”,聯想一下當時打鬧的場景,“throw”這個表具體動作的詞就顯得更生動、更有畫面感,所以更具聯想意義。此外,“throw”一詞也有“發脾氣,耍性子”的含義,此含義下常用的搭配是“throw a fit”或“throw tantrums”。此處將“throws”嫁接到the classroom的場合之下,讀者可由字面形態聯想到源語的語境含義,是同形聯想嫁接的傳播。

2.2 同構異義嫁接

這種傳播方式,語言模因的結構和形式都不變,但改變內容,用另外的詞語替代。語言模式一旦定格,模因就可以被復制、被模仿,達到語言傳播的作用(羅倩,2018:55)。

例6: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第四回)

霍譯:The Bottle-gourd girl meets an unfortunate young man

And the Bottle-gourd monk settles a protracted lawsuit

評析:原文選自《紅樓夢》第四回章回名,這一章講到:賈雨村剛剛到任,就受理英蓮被拐一案。本地的一個小鄉宦馮淵買了一個被拐賣的丫頭英蓮,還未領回家,那拐子又把丫頭英蓮賣給金陵一霸薛蟠家。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搶奪英蓮并殺死原買主。賈雨村十分憤怒,正準備緝拿要犯時,被手下門子止住。隨后門子拿出一張 “護官符”給賈雨村,并向他講述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密切關系。賈雨村懼怕四大家族的勢力,不思甄士隱贈銀之恩,亂斷了此案。章回名中的薄命女指的便是英蓮,薄命郎指的是被薛蟠打死的馮淵,而葫蘆僧指的是葫蘆廟里知道賈雨村最窘迫時期的小沙彌門子。這里霍譯將“葫蘆”處理為了“Bottle-gourd”,屬于英語合成詞的構成法則中“名詞+名詞”的構成法,是同構異義的嫁接。

例2:原文: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第十五回)

楊譯:Xifeng Abuses Her Power at Iron Threshold Temple

Qin Zhong Amuses Himself in Steamed-Bread Convent

評析:“饅頭”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食品,而英語中沒有現成的對等詞,“bread(面包)”于英語讀者來說是一個“強勢模因”,是人人知曉的,而且“面包”和“饅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稱為模因宿主。楊譯將“饅頭庵”譯為“Steamed-Bread Convent”,采用了“過去分詞+名詞”的合成法,也屬于同構異義的嫁接。

參考文獻: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論與社會語用[J].現代外語,2003(2):200-209.

[2].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6):54-64.

[3].Dawkins,R. The Selfish Gen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4].Susan Blackmore. The Meme Machin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5]. 曹雪芹,高鶚. 紅樓夢[M].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

[6].王宏軍.論模因論與語言學的交叉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外語版,2007(4):72-76.

[7].徐曼,陳玉紅.國內模因研究述評[J].外語教育,2009(4):7-14.

[8].韓江洪.切斯特曼翻譯規范論介紹[J].外語研究,2004(2):44-56.

猜你喜歡
模因紅樓夢
《紅樓夢》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細品《紅樓夢》中的養生茶
假如《紅樓夢》也有朋友圈……
續紅樓夢
作家閱讀的方式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基于模因論的大學英語口語習得研究
基于模因論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構建
新聞標題與模因傳播
英語教學中模因復制現象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