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肺復蘇急救技術傳承與創新

2021-12-17 07:31張思森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 2021年5期
關鍵詞:專委會主委中醫藥大學

張思森

張思森,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導師,留英學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首屆國之名醫,河南中醫藥大學人民醫院(鄭州人民醫院)業務院長,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副院長,河南中醫藥大學心肺腦復蘇研究中心主任,中原心肺腦復蘇研究所所長,中國研究型醫院杰出中青年人才,河南省衛生健康領軍人才、中國心肺復蘇十大新聞人物?!吨腥A衛生應急雜志》常務編委,《醫學參考報心肺復蘇頻道》執行主編。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急癥分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全國常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委會副主委,中國微循環學會轉化醫學專委會副主委,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肺復蘇專委會副主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專委會全國常委,河南省醫院協會常務理事兼心肺復蘇分會主任委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3項,以第一完成人先后獲得包括國家級科技創新獎二等獎、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在內科技成果11項、主編或參編專著8部、發明專利8項,發表學術中文論文100余篇,SCI論文20余篇;先后招錄培養研究生及高層次人才28人,其中博士后4人,博士生3人,碩士生21人。

視頻簡介: 心肺腦復蘇(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技術是近年來引起廣泛關注和重視的“救命”技術,其在心臟驟停急救過程中已越來越引起關注,尤其是腦復蘇。本視頻重點講解了心肺復蘇技術的發展歷程、胸外按壓CPR及其設備、腹部提壓CPR及腹部提壓心肺復蘇裝置。對腹部提壓CPR進行了詳細闡述,該技術彌補了傳統胸外按壓CPR的局限性、缺陷性和片面性,以人體腹部、胸部解剖生理為基礎,通過對心臟驟?;颊邔嵤└共扛深A,引起胸腹腔壓力變化而產生的循環與呼吸支持效應,從而實現經腹途徑構建心肺腦復蘇并重。腹部提壓CPR新技術已進行過臨床研究并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該新技術填補了國內外針對心搏驟停傳統復蘇禁忌癥方面的技術空白。通過血流動力學、肺通氣、氧代謝、腦功能預后等方面詳細闡述腹部提壓CPR的有效性和優勢性。并介紹了聚焦心肺復蘇打造四大省級平臺,即學術平臺、研究平臺、培訓平臺、科普平臺的新模式,以期為臨床急救和心肺復蘇創新提供借鑒和參考。

掃描二維碼觀看講座視頻

猜你喜歡
專委會主委中醫藥大學
山東中醫藥大學科研創新團隊介紹
中國中藥協會石斛專委會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腎病二科簡介
民盟福建省委會向福建中醫藥大學捐贈《精正大醫圖》
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碳減排科技專委會成立
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科技編輯記者專委會成立
大亂斗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履行職責當好“四員”
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召開名廚專委會換屆大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