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互動關系芻議

2021-12-18 13:03劉高嵐
大學·課外閱讀 2021年11期
關鍵詞:互動關系校園文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受到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化又能反作用于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本文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互動關系進行了系統的分析,重點對促進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協同發展的措施加以論述,旨在借助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政教育的有效互動,提高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建設;互動關系

中圖分類號:G41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44-0014-03

作者簡介:劉高嵐(1976—),女,碩士,江西警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中,高校校園文化是重要的輔助力量,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能全面促進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優化開展,并且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系統推進,能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創新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高校在人才培養工作中,要正確定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從促進二者協同發展的角度對教學改革進行準確的定位,從而提高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效果,促進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大學生思政教育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互動關系

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緊密的聯系,對二者的互動關系進行準確定位,促進二者在教育實踐中協同發展,能進一步提高育人效果,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全面系統的提升。下文對思政教育與高校校園文化體系建設的互動關系進行系統分析: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發展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行系統的挖掘,并構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能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保證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優化開展。具體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實施能使校園文化建設保持正確的方向,能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進行系統的挖掘,有助于促進校園文化建設體現出國際化發展態勢,能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品牌效應,增強校園文化的育人影響力,從而提高學校教育的整體效果,為高校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空間[1]。

(二)校園文化建設能優化大學生思政建設質量

在高校建設實踐中將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作為基礎工作,從多角度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全面創新,能對思政教育工作的系統推進產生積極的影響。具體來說,高校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并有意識地從思政教育改革的角度對校園文化建設體系進行開發,能有效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價值,對學生起到積極的文化引領和思想引導作用;有助于彰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激勵和文化激勵作用,充分調動師生群體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有助于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形成良好的情感教育功能,引發學生的思想共鳴和精神共振,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促進大學生思想境界的逐步提升,在高校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協同互動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增強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效果[2]。

二、有效促進校園文化與大學生思政建設協同發展的措施

校園文化建設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本身存在一定的協同互動關系,高校在育人工作中,要想提高育人質量,促進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創新開展,就要有意識地推動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政建設的協同發展,發揮二者的互動作用和協同作用,增強學校教育質量[3]。

(一)與時俱進更新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思政引領作用

高校探索校園文化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文化內涵就是大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和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文化和精神力量整合,不僅涉及對校園文化的傳承,還與文化的創新存在直接的關系[4]。高校在實際推進育人創新發展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傳統文化思想的繼承,并有意識地結合時代背景,引入創新文化元素,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思想內涵。在此過程中,高校要注意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進行挖掘,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合理滲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引領下,促使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向,促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在文化建設中倡導和傳播主旋律,使思想政治教育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在推陳出新中形成巨大的影響力,為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做出積極的引導。

例如在對校園文化進行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思政教育的要求,盡量篩選能體現思政特征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時代精神文化,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思想,凸顯文化建設的特色,充分發揮思政引領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高??梢院Y選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關的內容,在校園中采用校園廣播故事會的方式向學生分享,使學生能受到中華傳統美德思想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還可以挖掘與新時代工匠精神、航天精神相關的內容,以新時代先進的精神理念豐富思政建設的主要內容,提高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的綜合影響力,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在先進文化熏陶下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促進思政教育與文化建設協同,形成融會貫通效應

對于高校人才培養工作而言,人才綜合素質的提升需要文化環境的熏陶,也離不開高校思政建設的合理化支持。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要對思政建設與文化建設的內容進行準確的定位,有意識地促進二者融合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在融會貫通中提高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

首先,挖掘深層校園文化,夯實思政教學基礎。高校校園文化活動與時代文化和時代精神的聯系緊密,一般具有高層次、高活躍性的特點,能對復雜的社會文化生活狀態進行集中的反映。高校校園文化中既蘊含著師生群體對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的思考,也蘊含著師生對現實生活的追尋,因此能表現出一定的哲學思想。從這一點進行分析,校園文化建設將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作為主要目標,能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有益補充,促進大思政發展格局的構建,從而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綜合效果,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5]。

其次,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形式,促進思政工作形式的創新。在發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高校思政教師將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基礎,積極探索多元化、趣味化文化活動的構建,能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政教育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的成長做出積極的引導。從這一點上看,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能承擔促進思政教育有效滲透的重要任務,能對思政教育的改革創新產生重要影響,有助于促進思想政治教育靈活化發展,對學生的學習成長產生積極影響,從而促進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

最后,突出校園文化建設特色,構建校園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增強高校育人的綜合影響力。在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思政教育有效互動的過程中,高校重點對特色校園文化建設進行分析,突出校園文化的特色,挖掘豐富的教育資源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能進一步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綜合影響力,促進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形成品牌效應,在學校思政教育實踐中兼顧共性教育和個性教育,使學生的個性化思想成長需求得到滿足,對學生做出積極的引導,切實維護學生全面發展,為高校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空間[6]。

(三)建立健全協同互動工作機制,構建協同育人體系

高校在積極探索思政教育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協同互動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完善工作機制。一般情況下,對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互動機制建設的構建可以凸顯思政教育科學嚴謹的特點,從多角度對組織機制進行創新,能為思政教育的有序開展和高校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保障和支持,增強互動的和諧性和有效性,能為學校育人工作的開展和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高校在積極探索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協同育人機制的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地保障高校思政教育的組織實施與學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內容和主要方法保持一致性和協同性,從而促進二者實現有效互動,凸顯協同育人效果,為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系統推進創造良好的條件,加快高校人才培養工作高質量、高效化發展的進程。

首先,高校應該積極構建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協同互動的動力支持機制,有意識地從利益驅動、政策推動以及心理影響驅動的角度使二者呈現出協同互動的發展狀態。在利益驅動方面,學??梢员M量為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思政教師提供相應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調動教師參與二者協同互動的積極性;心理驅動主要是借助心理層面的教育引導,提高校園思政建設和文化建設協同推進參與者的思想信念,激發他們參與多元互動的熱情;政策驅動主要是學??梢詮乃颊逃c校園文化協同互動的視角,制定相關政策規定,為二者實現良性互動創造有利條件。

其次,高校需要構建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協同互動的運行機制,促進二者積極互動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顯著增強思政教育與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協同發展的長效性和系統性。在實際工作中,高校應該盡量從二者協同互動的角度提供軟硬件設施的支持,完善思政教育機制,強化校園文化體系建設,對教師的互動觀念進行有效的培養,使師生能共同參與到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協同互動工作中,提高互動效果,為高校育人工作的優化開展奠定基礎。

最后,高校要構建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協同互動的保障機制,從精神保障和物質保障角度入手維護協同互動工作的開展;同時要注意完善二者協同互動的組織架構和制度體系,盡量發揮監督保障、制度保障、經費保障和組織保障的作用,為思政教育與高校和諧校園文化互動體系的構建提供多方位的支持,保障協同互動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真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空間,提高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整體效果。

(四)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和思政文化,實現共同育人目標

在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環境的過程中,高校要注意有意識地結合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發展方向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進行準確定位,使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能為思政建設工作做出積極的引導,從而提高人才培養效果,促進人才培養工作的系統推進,實現協同育人目標。在具體工作中,高校應對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內涵進行充分挖掘,在開展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過程中,使文化內涵與思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價值取向教育等有機融合,營造適合高校師生群體身心健康發展的成長環境。在高質量校園文化建設體系的支撐下,也能對思政教育工作進行全面改革創新,從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促進育人工作的開展,保障和諧校園文化與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為高校教育工作的全面推進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對人才培養工作進行全面改革的過程中,應對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政教育的關系進行準確的定位,借助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協同發展,促進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新時期在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互動關系進行系統分析,通過二者的協同發展和有效互動形成良好的學校教育力量,逐步增強學校育人綜合效果,使高校教育質量得到逐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郭桐卉. 高校校園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與教育策略[J]. 黃河.黃土.黃種人,2021,32(09):44-45.

[2] 許平. 大學生廉潔教育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J].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29(02):21-24.

[3] 郭蘋蘋. 信息化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究[J].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21,37(S1):51-55.

[4] 劉茜,周家華. 思政教育視角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策略研究[J].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1,41(01):8-13.

[5] 錢樹斌,宋恬. 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J]. 邊疆經濟與文化,2021,28(01):70-72.

[6] 張巖,李新綱,齊文彬. 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調查及原因分析[J]. 教育觀察,2021,10(02):36-38.

(薦稿人:肖齊,江西警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互動關系校園文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
我國傳統政治文化與協商民主制度的互動關系探析
安徽省產業集群與城鎮化的互動關系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校園文化建設在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