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鮑坑金多金屬礦地質特征及控礦因素

2021-12-20 21:23張咸超張贛敏
西部資源 2021年3期
關鍵詞:硅化

張咸超 張贛敏

摘要:礦區位于江南過渡帶和江南隆起北東段的結合部位,區域上重要的周王斷裂、旌德斷裂在礦區東北交匯,礦體主要產于區域性斷裂次級構造中;賦礦圍巖主要為泥盆系觀山組;與礦化有關的蝕變硅化、綠泥石化、絹云母化、高嶺石化、黃鐵礦化等,以硅化最強。

關鍵詞:周王斷裂;旌德斷裂;溪口鎮;硅化

1.區域地質背景

溪口—鮑坑金多金屬礦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鎮境內,隸屬揚子陸塊下揚子地塊的東南部,江南元古代造山帶的北東端,夾持于江南斷裂帶與江(山)—紹(興)斷裂帶之間,南東為華南陸塊,本區具構造過渡帶特征,區域上的重要斷裂周王斷裂、旌德斷裂在礦區東北交匯,地質構造復雜。地層區劃屬于揚子地層區江南地層分區,主要出露有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地層,其中以志留紀地層最為發育。區域巖漿活動集中在燕山期,均為侵入活動,沒有火山活動。燕山期巖漿侵入活動形成酸性深成巖體和以中酸性巖類為主的脈巖,主要集中分布在績溪斷裂的西北部。

2.礦區地質特征

2.1地層

礦區處于“江南古陸”北側,地層區劃屬于揚子地層區江南地層分區,區內出露地層主要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目前發現的異常點帶主要產出于泥盆系觀山組地層?,F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志留系唐家塢組:該地層在查區的南部和西部出露,主要出露為唐家塢組上段中部和下段上部,上段中部巖性為灰黃色、紫紅色中厚層泥質粉砂巖夾灰黃色薄—中層細砂巖,為潮汐相沉積;下段上部為紫紅、灰黃色泥質粉砂巖、粉砂巖、巖屑砂巖呈不等厚互層,泥巖發育水平層理,砂巖發育平行層理及楔狀交錯層理,為瀉湖相沉積。

(2)泥盆系觀山組:該地層出露于調查區的中東部位,為礦區內的主含礦層位,下部為淺灰白、乳白色厚層—塊狀石英砂巖與含礫石英粗砂巖、石英粗砂巖呈不等厚互層,上部為灰白色中厚—厚層石英細砂巖夾中粗粒石英砂巖、薄層泥巖;發育平行層理、單向斜層理及交錯層理;其中礫石成分主要為石英質巖,大小為0.2cm~0.8cm者為主,呈次棱角—次圓狀,大多分布于含礫石英砂巖的底部,顯底沖刷,與石英砂巖組成韻律,其與下伏地層(唐家塢組)呈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觸。擂鼓臺組:該地層出露于礦區的中東部位;該組厚134m;其與下伏地層(觀山組)呈整合接觸。

(3)石炭系:石炭系地層在查區的北部有小面積出露,金陵、高驪山組并層:下部為雜色粉砂巖、粉砂質(泥)頁巖、黑色頁巖夾少量薄層細砂巖及煤線;上部為紫紅、灰黃、灰色薄—中厚層細粒石英砂巖、粉砂質泥巖夾少量粉砂質頁巖、頁巖,頂部夾一層透鏡狀鐵質細粒石英砂巖;老虎洞組:為青灰色略帶粉紅色厚層微晶白云巖、淺灰色厚層粉晶白云巖、白云質微晶灰巖,表面具刀砍紋。該組總厚44m;黃龍組:為淺灰色厚層生物屑灰巖和微晶灰巖組成韻律;船山組:下部為灰—深灰色厚層生物屑微晶灰巖與微晶灰巖呈不等厚互層;上部則主要為淺灰、灰色厚層含生物屑微晶灰巖與“船山球”生物屑微晶灰巖相間互,該組總厚大于79m。

(4)二疊系棲霞組:該組可分為五段,該組總厚度大于172m。(見圖1)

2.2構造

礦區位于東西向周王深斷裂南側,北北東向旌德大斷裂東側。周王深斷裂為區域性深斷裂,沿斷裂巖石硅化、角礫巖化強烈,形成于早志留世,燕山晚期或喜馬拉雅早期再次活動,屬殼斷裂,對區域內礦產的形成有一定控制作用。受周王深斷裂和旌德大斷裂的影響,礦區內斷裂構造發育。

礦區主要控礦構造為北東向構造F9和次一級構造F10:

F9構造,北東45°走向,地表槽探揭露長度為200多m,斷續看到地表出露長度約2km,寬5m~20m,傾向南東50°~75°,局部地段傾角較陡,構造角礫明顯,角礫為棱角狀、次棱角狀和次圓狀,角礫成分主要為石英砂巖,膠結物多為硅質、部分為粘土質和鐵質,主要蝕變有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綠泥石化、云母化和高嶺土化,該構造主要含礦以金、銀為主,該構造寬度、產狀、含礦品位變化較大。F10為F9的次級構造,走向北東約40°,南東傾,傾角45°~60°,地表槽探控制約100m,鉆探控制構造長度約300m,巖石碎裂,裂隙發育,局部破碎強烈,角礫呈棱角狀,硅鐵質膠結,該構造含礦以鉛礦為主。

2.3巖漿巖

礦區內巖漿巖不發育,沒有較大巖體,礦化與蝕變均不明顯,暗色礦物較少。查區北側礦權范圍外有燕山期石英斑巖侵入體,西側有較大的花崗閃長巖侵入體。

2.4圍巖蝕變

查區內的熱液蝕變主要表現為硅化、黃鐵礦化、云英巖化、赤鐵、磁鐵礦化、絹云母化、白云母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其次為粘土化、高嶺土化、褐鐵礦化等。區內與礦化關系最密切的熱液蝕變為硅化、黃鐵礦化、綠簾石化、絹云母化、白云母化、高嶺土化,礦體礦化最好部位除見上述幾種蝕變疊加外,還見有鉛礬、鐵礬、褐鐵礦化、赤鐵礦化、綠泥石化等。

3.礦體特征

通過礦區揭露工作,礦區共發現金、銀、鉛工業礦體13個,其中金工業礦體5個,銀工業礦體4個,鉛工業礦體4個,金、銀、鉛為共生關系,金、銀礦體賦存于F9構造蝕變破碎帶,礦體嚴格受構造破碎帶控制,其礦化強度與構造蝕變程度正相關,鉛主要礦體則賦存于F10構造破碎帶中,部分賦存與F9構造破碎帶中,礦體受構造破碎帶控制,且具有往深部礦化變好的趨勢?,F將礦體特征作簡要介紹(見圖2):

(1)Au-1礦體

天竺山成礦帶構造發育,北北東向的天竺山構造出露于礦點西部,該構造走向北北東,傾向東約75°,該構造切割兩側地層;

北東向構造為主要含礦構造,一條為F9,走向北東45°走向,地表槽探揭露長度為200m,斷續看到地表出露長度約2km,寬5m~20m,傾向南東50°~75°,局部地段傾角較陡,構造發育于泥盆系觀山組,構造角礫明顯,角礫為棱角狀、次棱角狀和次圓狀,角礫成分主要為石英砂巖,膠結物多為硅質、部分為粘土質和鐵質,主要蝕變有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綠泥石化、云母化和高嶺土化,該構造主要含礦以金、銀為主,槽探揭露金最高品位達12g/t,銀最高品位達708.30g/t;該構造寬度、產狀、含礦品位變化較大。

另一條北東向構造為F9的次級構造F10,距離F9南東約60m,走向北東約40°,南東傾,傾角45°~60°,地表槽探控制約100m,鉆探控制構造長度約300m,巖性為泥盆系觀山組石英砂巖,巖石碎裂,裂隙發育,局部破碎強烈,角礫呈棱角狀,硅鐵質膠結,該構造含礦以鉛礦為主。

(2)Au-2礦體

Au-2礦體由ⅡTC-5、ⅡTC-7兩個槽探工程控制,礦體長120m,賦存標高+700m~+748m,礦體產狀約130°∠65°,礦體平均厚1.48m~2.05m,礦體金金屬量31.62千克,礦體平均品位4.18g/t;礦體受F9構造破碎帶控制,呈層狀產出,賦礦圍巖為構造蝕變角礫巖,礦石巖性破碎,主要蝕變見硅化、褐鐵礦化、黃鐵礦化、綠泥石化和白云母化。

(3)Ag-1礦體

該礦體由ⅡTC-5、ZK301、ZK101、ZK102、ZK202五個工程控制,礦體長約200m,礦體賦存標高+644m~+745m,延傾向最大延伸約100m,品位最高達708.3g/t,礦體銀金屬量5.89噸,礦體平均品位203.43g/t;厚0.6m~2.97m,產狀150°∠70°,礦體受F9構造破碎帶控制,呈透鏡狀產出,賦礦圍巖為構造角礫巖,礦石巖性破碎,角礫多為石英砂巖,呈棱角狀、次棱角狀,硅、鐵質膠結,蝕變見硅化、褐鐵礦化、赤鐵礦化、白云母化。

(4)Pb-3

該礦體由ZK103、ZK104、ZK202、ZK401四個鉆孔控制,礦體長約260m,賦存標高為+610m~+680m,傾向最大延伸約70m,礦體厚度0.67m~8.95m,平均厚2.32m,礦體鉛金屬量1081.28噸,礦體平均品位1.19g/t;礦體受F10構造硅化破碎帶控制,產狀130°∠45°,賦礦圍巖為硅化蝕變構造角礫巖,礦石巖心較破碎,硅化強烈,并見有黃鐵礦化、褐鐵礦化、赤鐵礦化。

礦石結構主要為它形微粒狀,粒狀結構,交代結構,包含結構固溶體分離結構,鑲邊結構,交代殘余等結構,礦石構造主要為角礫狀、浸染狀、小脈狀、條帶狀、團塊狀等。

礦石礦物成分主要為微粒自然金,自然銀,方鉛礦,及鉛礬,硫酸鉛礦、白鉛礦;其次為磁鐵礦、鈦鐵礦、褐鐵礦、針鐵礦、黃鐵礦等。分別呈塊狀、粒狀、細粒狀、微粒狀、脈狀、微細脈狀、環狀、枝杈狀、浸染狀,膠結角礫狀分布于硅鐵化構造蝕變角礫巖中。脈石礦物主要由石英巖中的蝕變角礫巖,含金及多金屬礦的構造角礫巖。角礫為石英少量泥質角礫占60%~80%,膠結物有泥質碎屑巖、硅質、鐵質組成占約20%~40%。

4.控礦因素

查區的多金屬礦化,主要受構造、地層和圍巖蝕變等因素的控制。

區域上的重要斷裂周王斷裂、旌德斷裂在查區西北交匯,經歷了多期構造活動,深大斷裂的深斷、深熔作用,從地殼深部提供了成巖、成礦物質,區內次級構造較發育,這些次級構造控制著區內的金多金屬礦化。泥盆系觀山組地層,斷裂構造和層間破碎帶發育,為金多金屬礦的礦化富集提供了較好的通道。圍巖蝕變的發育程度和類型決定了礦化類型及礦化程度。

4.1構造的控制作用

區內北東向和近東西向發育的次級構造是主要的控礦構造。

目前發現的較好的礦帶和礦體主要受北東向構造控制,如區內北東向構造F9,地表出露約200m,其為金、銀礦體的主要含礦構造,與F9平行的次級構造F10為鉛礦體的主要含礦構造。通過目前資料來看,該類構造在區內發育規模和產狀變化較大,F9構造產狀較陡,構造寬度變化幾米至十幾米不等,F10構造產狀整體較緩,但在構造東段產狀較陡,兩個構造在石英砂巖地層中發育規模相對較大,控制較大、較富礦體,當構造在粉砂巖和泥質砂巖地層中時,構造的規模變小,蝕變減弱,礦化變差。

4.2地層的控制作用

泥盆系觀山組地層主要為石英砂巖,在區域構造作用下,該組地層極易形成構造破碎帶,并伴隨有硅化、黃鐵礦化等蝕變,斷裂構造和層間破碎帶為金多金屬礦的礦化富集提供了較好的通道,目前發現的主要異常點、帶及礦體多發于在該組地層中。在觀山組地層中,主要賦礦巖性為石英砂巖,當含礦構造穿過石英礫巖進入粉砂巖巖石中時,礦化蝕變弱。

4.3圍巖蝕變的控制作用

區內與礦化關系最密切的熱液蝕變為硅化、黃鐵礦化、綠簾石、絹云母、白云母、粘土化、高嶺土化等。礦體礦化最好部位除見上述幾種蝕變疊加外,還見有鉛礬、鐵礬、褐鐵礦化、赤鐵礦化、綠泥石化等。蝕變疊加強烈部位也是礦化礦體較好部位,反之礦化礦體則差,另外與金礦化關系較為密切的蝕變為硅化和微細脈的黃鐵礦化及綠泥石化,與銀和鉛關系較密切的蝕變為硅化、黃鐵礦化和鉛礬、鐵礬。

5.結語

綜合上述結論調查區地層主要含礦地層為泥盆系觀山組地層,該組地層主要為石英砂巖,在區域構造作用下,該組地層極易形成構造破碎帶,并伴隨有硅化、黃鐵礦化等蝕變,斷裂構造和層間破碎帶為金多金屬礦的礦化富集提供了較好的通道。

參考文獻:

[1]常印佛.長江中下游銅鐵成礦帶. 1991

[2]唐永成.安徽沿江地區銅金多金屬礦床地質. 1998

[3]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安徽省江南過渡帶銀多金屬找礦研究. 2001.

[4]安徽省核工業勘查技術總院.安徽省宣城市溪口蟠嶺—鮑坑地區金多金屬礦普查報告. 2016.

猜你喜歡
硅化
硅化作用對煤低溫氧化特性參數的影響規律
巴西桑托斯盆地鹽下碳酸鹽巖油藏硅化作用成因及其對儲層的影響
穆棱陸角嶺金礦礦圍巖蝕變特征及其找礦標志
漠河大雷子山銻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探討
東寧暖泉金礦床地質特征與成礦關系探討
希臘萊斯沃斯硅化森林特點與成因探析
古木硅化處理對其物化性能的影響
電法勘探在瓊庫都克銅多金屬礦勘查中的應用
丁基膠塞免硅化清洗工藝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